第一百二十一章晨光熹微,法则映照人间烟火
晨光,是这片永恒家园中唯一遵循着古老节律的事物。
它不是某个恒星的光芒,而是所有宇宙中最纯粹、最温和的“初生”之力的汇聚。当这缕光穿过四合院窗户上那片经历了无尽岁月却依旧一尘不染的玻璃,落在罗念和罗希脸上时,它便化作了最温柔的唤醒。
罗念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他继承了母亲娄晓娥的缜密逻辑与父亲的深邃,即便在睡梦中,他的意识也在构筑着复杂而有序的法则模型。而另一张床上,罗希的嘴角则挂着一丝甜美的微笑,她更像母亲秦淮茹,天生便能与万物生命产生共鸣,梦里尽是与星辰花海为伴的喜悦。
他们都已长大成人,拥有着普通生命无法想象的智慧与潜力,但在父亲罗晓军的意志守护下,他们依然能享受到这份凡人世界中最奢侈的安宁——无忧无虑的睡眠。
厨房里,罗晓军正在准备早餐。
他没有动用任何惊天动地的力量,只是像一个最普通的父亲那样,挽起袖子,系着围裙。他从墙角的小花圃里随手摘下一根青翠的黄瓜,这片小小的土地早已与他的本源核心相连,其上生长的任何一株植物,都蕴含着足以滋养一个初生星系的生命能量。
淘米,下锅。锅里的水,是所有宇宙生命之源的凝结;锅里的米,每一粒都完整地记录了一次从播种到丰收的生命循环。他只是简单地搅动着,每一个动作都遵循着最完美的轨迹,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能量消耗。这本身,就是对“效率”与“和谐”法则的极致展现。
很快,一股朴实却又沁人心脾的粥香,伴随着切黄瓜的清脆声响,飘满了整个院子。
“爸,早上好。”罗念揉着眼睛走出房间,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邻家大男孩。
“早。”罗晓军回头笑了笑,将切好的黄瓜拌上简单的调味汁。
“爸爸,我昨晚梦见一只五彩的蝴蝶,它带我去了好多好多没有去过的地方。”罗希也跑了出来,亲昵地从后面抱住罗晓军的腰,声音里还带着刚睡醒的慵懒。
“那一定是你的思绪,随着某个新宇宙的生命一同旅行去了。”罗晓军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语气温和。
早餐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娄晓娥和秦淮茹为孩子们盛着粥,她们的动作优雅而自然,眼中的爱意与智慧交织,既是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也是与丈夫共同引导着万物演化的永恒伴侣。
“爸,我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罗念喝了一口粥,那股温暖纯粹的能量让他纷乱的思绪瞬间平复,他开口说道,“我梦见自己在搭建一座通天的巨塔,用了宇宙中最坚固的材料,计算了所有完美的角度,但每次快要封顶的时候,它都会从最下面开始崩溃。”
娄晓娥看向儿子,眼中带着鼓励:“你觉得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所有的数据都是对的。”罗念有些困惑。
罗晓军夹了一块黄瓜放进他碗里,平静地说道:“小念,你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一座建筑,无论多高,多宏伟,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它脚下的大地,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整体。你只考虑了塔本身的坚固,却没有让它学会如何将压力传递和分散给整个大地。它的力量太集中,太自我,所以大地无法承载,最终只能被自己压垮。”
罗念的身体微微一震,他低头看着碗里的粥,父亲的话像一道光,照亮了他意识深处的某个盲区。他喃喃自语:“不是塔不够强,而是它与基础的连接太弱……原来,真正的强大,不是个体的极致,而是与整体的和谐共存。”
“就是这个道理。”罗晓军欣慰地点了点头。他没有说这是宇宙平衡的根本法则,只是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将这份智慧种在了儿子的心里。
“爸爸,我也有问题。”罗希举起手,“我感觉院子外面,傻柱伯伯和许大茂伯伯好像又不开心了。我能感觉到他们心里都很烦躁,为什么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好好坐下来吃顿饭呢?”
秦淮茹温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说:“因为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衡量对错的尺子,而且,两个人的尺子刻度不一样。他们都想让对方用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所以才会争吵。”
“那……我们能帮他们把尺子变成一样的吗?”罗希天真地问。
“傻孩子。”罗晓军笑了,“强行把尺子变成一样,那不是帮助,是抹杀。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发现,除了用尺子量对错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今天天气很好,或者,中午的红烧肉会很香。”
说话间,他的感知已经笼罩了整个四合院。他“听”到前院,傻柱正叉着腰骂骂咧咧:“许大茂你个孙子!又把鸡毛扫我窗台上了是不是!”
许大茂的声音随即响起:“嘿!你哪只眼睛看见了?那是风刮的!你家那破窗户,就该多落点灰!”
对如今的罗晓军而言,这种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争吵,远比观测一个星系的生灭要有趣得多。这是一种鲜活的,充满了无序与偶然的“生命力”。
他的心念微微一动,一股无法被察觉的意志悄然散开。
正在吵嘴的两人忽然同时打了个喷嚏。傻柱揉了揉鼻子,骂人的气势顿时泄了一半。许大茂则感觉后脖颈有点痒,伸手一摸,发现是一片不知从哪飘来的槐树叶。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天,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嘿,今儿天不错啊。”许大茂鬼使神差地冒出这么一句。
傻柱愣了一下,也抬头看了看天,撇撇嘴:“是不错,正好晒被子。”
一场即将升级的战争,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偃旗息鼓了。
罗晓军收回感知,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这就是他新领悟的乐趣——“人间法则微调”。不需要毁天灭地的力量,只需要在最恰当的时机,引入一个最微小的变量,就能让原本走向冲突的“因果线”,拐向一个更和谐的方向。
看着父亲脸上那洞悉一切的笑容,罗希和罗念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好奇。
“爸,”罗希放下碗,凑到罗晓军身边,仰着头问道,“你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解决。你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像神话里写的那样,经历过好多好多不可思议的冒险啊?”
“我分析过所有关于您的历史记录,”罗念也放下了筷子,他的表情很认真,“从一个普通人到现在这样。中间的数据是断层的,不符合任何逻辑演化的模型。我很好奇,最初的那个‘奇点’,究竟是什么?”
听到孩子们的问题,娄晓娥和秦淮茹都带着微笑看向罗晓军,眼中充满了温柔的期待。
罗晓军看着眼前这两个继承了自己与挚爱一切优点的孩子,他眼中的光芒,在那一瞬间,仿佛倒映出了亿万宇宙的诞生与轮回。但最终,所有的宏大都归于平静,化作了一个父亲最纯粹的慈爱。
他伸出手,一手一个,揉了揉两个孩子的脑袋,笑着说道:
“我的故事啊?其实很简单。”
“它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波澜壮阔,一切的开始,不过是在这个院子里,一片巴掌大的土地,和一个只想让家人能吃饱穿暖的,最朴素的念头而已。”
他的声音很轻,却仿佛蕴含着世间最深刻的真理,让罗念和罗希都听得入了神。他们知道,那片“巴掌大的土地”,和那个“朴素的念头”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远比任何神话都更加精彩的,属于他们父亲的,独一无二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