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身同云轻

第188章 清醒的认知

第188章 清醒的认知

下午三点四十八分,q3起表。·k~u·a¢i¢d!u¨x·s?..c·o^m+

最先出站的是索伯的纳斯尔,索伯能够q3已经实属幸运,因此车队也没有让他去冲刺更高排名的想法,只期望飞驰一圈,安全带回就行。

威队p房里,吴轼坐在单体壳里,身前摆着三块屏幕。

中间一块是上赛地图和各个弯道的注意点标注,两边的屏幕上是其余信息,包括赛道情况、天气情况等。

他注意到索伯已经放车,心里不禁感慨,今年麦克拉伦是真拉啊,索伯都进q3了,俩迈凯伦还能q1淘汰。

事实证明,赛车这项运动,首先赛的是车,其次才是人,毕竟能够进入围场的车手,前十位的水平差距不会大到离谱,致胜的关键往往在车上。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七冠王,老汉的七冠王就总是被质疑,而舒马赫就没那么多人质疑了——梅奔在2014年到2021年,都具备着至少冠军车的水准,甚至中间几年,那就是火星车!

如果说把汉密尔顿换成维特尔、阿隆索等等人,大家认为他们照样可以夺冠。

这样一来,冠军的含金量就降低了。

而舒马赫呢?铁三角扛着法拉利建立王朝,换其余车手过去还真不行。

历史会告诉所有儿法梦的天才,只有车手强大是无法振兴法拉利的。

当然,随着舒马赫时代的过去,后来人看他也会带上滤镜,这也是质疑舒马赫七冠的人少于质疑老汉的原因之一。

只能说头哥和巴顿今年实在是倒霉,碰到了本田引擎最糟糕的一年,纵使有天大的实力,也难以发挥一二。

嘭嘭~

机械师敲击了一下蒙皮,提醒道:“吴,准备,马上就要开到放车窗口了。”

吴轼回过神来,伸手比了个“ok”的手势。

正在关注赛场情况的乔纳森,发现了放车时机后,立即下达了放车指令。

嗡唔!

重油一脚,后轮烧胎甩进了快速车道,驶向维修区出口。

“和之前一样,我们只准备了两圈全力push和四圈巡航的油量,所以后一次尝试的机会更好,我们会实时告知你情况。”

“明白。”

吴轼驶入赛道,赛场上的欢呼声瞬间响起,热烈的浪潮奔涌不歇。

“目前前方有三位车手在进行暖胎,他们和你距离足够远,飞驰圈时并不会阻拦到你。”

乔纳森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响起,标准的英音听起来令人感到舒适。

过了约摸半分钟,乔纳森又在tr里说道:

“格罗斯让和博塔斯完成了第一个飞驰圈,他们的圈速是1分38秒121和一分38秒201,他们需要散热和充电两圈,目前行驶在赛道上。”

吴轼脑海里印出了两人大概位置,q3对场上赛车的速度是有限制的,不允许过慢。

“汉密尔顿已经开始飞驰。”

听到这句话后半分钟,吴轼也快抵达14号弯。

在入弯前他扭动了下车身,看了眼方向盘上的各个旋钮,push模式,软胎状态,刹车平衡53,一切都是刚刚好。

他抬起头,向右扭动方向,压过弯心。

引擎轰鸣,赛车瞬间加速冲刺!

嗡吼!

15号假弯飞过,小直道尽情加速,进入刹车区后猛然刹车,循迹压上16号弯的弯心,出弯时油门仅仅0.5秒就达到了最大开度。′?<我={-的]d?书2¢城¢¨ -已¨!发=?布¥?a最?新+?÷章<3~节?_

大直道上,吴轼在嘈杂的大声呼喊中冲过,白色战车冲破空气,直达1号弯前。

吴轼的刹车远比别人要晚,这是他的风格,或许是长期和潘子在一起,他们两个的风格十分相似。

和q2时一样,1-4号弯是套需要在进弯前、出弯过后调整刹车平衡的弯道。

然而吴轼却和其余车手不一样,入弯前他提前调整了参数,但是第二次调整,他却放在了弯中!

这非比寻常,几乎没有车手会这么做,因为出弯中完美控制好方向已然不易,分心去完成赛车设置极容易出现方向幅度失误。

只见t架摄像头中,吴轼的右手非常繁忙。

他既要控制档位,又要拉开手去调整按下刹车比列调整按钮,在+1上连按四下,并转动旋钮调整前束角。

在出弯的过程中他同步完成了这些过程,让赛车的参数变动和弯道完美契合。

在出弯的那一刻,赛车设置就已经调整回了直道!

嗡!吼!

引擎怒吼,从无数细节中争取来的机会让白色威廉姆斯发挥出了更加极致的性能!

直线加速的过程中,乔纳森的声音响起:“汉密尔顿s1(第一计时段)25秒681;s2是29秒207!”

因为时间短促,乔纳森没有报两遍,这只是一个提醒,顶尖车手对于速度、时间是非常敏感的。

等到吴轼通过计时段后的成绩报出来,他自己就能够知道大致跑得如何。

飞速冲过5号假弯,6号弯刹车区,汉密尔顿是在没到100米标志就开始刹车降挡,吴轼则要等到过了标志牌后才开始刹车。

相较而言,汉密尔顿能够保持更多的弯中速度,吴轼则能求取到维持高尾速更多时间带来的些许优势。

这是两种风格的开法,并非判定车手优劣的方式。

6号弯后是段直道连接大“s”型的7、8号弯,这两个弯道的控制精准度要求没有那么高,因此乔纳森再次说明排位情况:

“很好,刚刚的s1你的速度非常不错,是25秒778,25秒778。”

虽然比汉密尔顿慢了千分之97秒,却要知道第一计时段里那个组合弯本就不是威廉姆斯的强项!

转播镜头给到吴轼,浮现出s1的计时成绩,其中有着和汉密尔顿、罗斯伯格、维特尔的对比,吴轼竟然仅次于老汉。

兵哥和飞哥有些紧张的不敢大声说话。

“从第一计时段的情况来看,吴轼这圈或许有机会。”

“还是要看第二个计时段的。”

两人没有了以前那种活跃的开着玩笑的解说方式,毕竟自己国家的车手在场上争夺杆位,

那种感觉简直是有几分窒息,仿佛场上的不是吴轼,而是他们两人。

吴轼维持着7挡经过7号弯,这里对手臂力量要求很大,开着非常累,并且理应要松脚油门,而吴轼没有松的很轻微。

这让整辆车都有种推头的冲动,他咬着牙,努力精准控制住自己的双手,方向的角度要绝对精准!

但凡有偏差,就是推头!就要松油甚至带上刹车!

那么这圈就基本作废了!

“哇喔!他这速度太高了吧!”

“呀!太惊险了,我刚刚以为要打滑了!”

赛车在赛道上的动态,被转播镜头精准捕捉。.8^4\k/a·n¨s·h`u\.`c/o*m_

所幸,他完美通过了7号弯,而后进入更加急的8号弯,车辆不得不降挡到四,就这样一路来到9、10弯组成的“几”字型双弯心弯道。

在进入9号弯时降至三挡,一出弯就带着油门冲向外线,准确压在外线的弯心上,右轮几乎越过了路肩,快压在最外侧的淡淡白线。

更加大圈的跑法能够在接下来获得更好的加速空间。

嗡嗡~!

随着吴轼左打进入10号弯,车辆的速度同步上升,在弯心前就升到了4档。

乔纳森注意到这个细节,吴轼在这里要比汉密尔顿升挡更快。

并且出弯时整辆车甩向右侧路肩的时候更为自然,没有多余的反打动作。

10号弯后是段笔直笔直的小直道,是进入13号弯后超长大直道前留给车手的最后时间,所以大部分车手会在这里调整好车辆设置。

乔纳森也适时提醒:“引擎模式1,引擎模式1,刹车平衡58.5,继续旋转前束角旋钮。”

吴轼的动作远没有这么跟着乔纳森的节奏进行,直到弯道前他进行了第一次调整。

11至13号弯又是个复杂的组合弯,车辆的设置和即将到来的大直道完全不一样,因此必须急切进行调整。

嗡咔咔咔!

挡位飞速下降,进入11号弯后右拐,绕着大圈经过12号弯,在13号弯里维持着右转,这期间弯道渐渐变缓。

这时候,吴轼进行了第二次调整。

“29秒337,呀!还是慢了。”兵哥看到第二计时段的成绩以拳击掌,感到可惜。

“0.13秒,这可不好追了,而且大直道上,威廉姆斯顶多和梅奔打个旗鼓相当。”

吴轼进入大直道,引擎功率全开,升到8挡,赛车疾驰的过程中,乔纳森的声音响起:

“29秒337,s2的时间是29秒337。”

“为什么还慢了?!”

吴轼大吼一声,赛车已经飙到了331kph。 乔纳森没有回复,此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因为尾速飙到最高也意味着14号弯的刹车点快来了。

吴轼弯前再度进行了复杂的调整,而后才转入弯心。

这个时候,汉密尔顿的成绩早已经高高挂在圈速榜首1分35秒783。

直接拉了他在q2的最快圈速点六,迈入了35秒大关!

兵哥摇摇头,梅奔的排位速度实在是太快,已经令人感到窒息了!

紧接着,梅奔的罗斯伯格跑出了1分36秒062的成绩,同样令其余车队感到绝望,拉开了点五以上的速度,都可以说不是一个级别的车了。

看来杆位的争夺已经没有悬念了,强大的w06配上汉密尔顿的星辰一圈,无人可敌。

“吴轼前两个计时段好像和罗斯伯格差不多。”飞哥注意到。

“吴轼马上要冲线了,我们来看看他的成绩.”兵哥拉长了声音。

簌唰!

白色威廉姆斯冲过终点线,最终成绩出现在小标上。

1分36秒100。

慢了罗斯伯格千分之38秒!

“哎呀!差一点点!”兵哥高喊。

“很不错了,很不错了!这个成绩已经稳稳拿第三名了!”飞哥鼓掌,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和两位解说一起欢呼起来的还有场上的观众,能来看排位赛的都是纯粹的车迷。

整个赛场上隐隐约约听到了“吴轼”的喊声。

而此时,吴轼坐在座驾上,通过看台区间时,隐隐约约听到了些声音,疾驰中他侧头看了眼。

观众席上扯了一张巨大的红旗,红旗旁是他的定妆照。

“1分36秒1,这个成绩意味着你拿到了第三,非常不错,你干得很好!”乔纳森的声音在tr中响起。

然而吴轼回复的声音却显得干巴巴的,“为什么我的第二计时段会慢那么多?”

滋滋电流中,乔纳森犹豫了片刻,说道:

“高速弯中,你晚刹车会损失掉更多的时间件,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改变的,所以等会不要去尝试。”

“好。”

吴轼点头。

紧接着进行起了散热和充电圈。

六星演播室里,兵哥也总算是松了口气,恢复了正常的解说。

“吴轼的成绩已经非常快了。”

“是的,我们看到他再一次激发出了本不应该属于威廉姆斯的速度,作为对比,马萨的圈速马上也要出来了。”

“他前两个计时段就已经慢了吴轼点8的差距,这基本没法比了。”

“但是梅奔的速度依然令人感到绝望,汉密尔顿将圈速带进了1分35秒,在比赛开始前,大家预测的杆位成绩也就是1分36秒头的样子。”

“w06的性能显然还是围场里第一梯队的,今天看来法拉利的速度也远不及梅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客观的分析出了形势。

赛车性能的巨大鸿沟摆在面前,几乎无法越过。

“好,马萨的成绩出来了,1分37秒137,目前暂时排在第四。”

“维特尔的成绩也出来了,嘶,1分36秒964。”

“你‘嘶’一下干什么?”

“有些惊讶,竟然比吴轼慢了这么多。”

这句话让两人都沉默了。

从维特尔和kimi的情况来看,法拉利落后梅奔差不多1秒,而从马萨来看,威廉姆斯落后梅奔要1秒多。

本来梅奔当之无愧围场第一火星车,结果吴轼现在紧紧咬在梅奔后面,让原本1秒的差距变成了零点一、点二的样子。

着实是令人怀疑,这到底是威廉姆斯有着足够的速度潜力,还是单纯的吴轼太变态了。

“我感觉之前梅奔放弃了吴轼,真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兵哥突然带起了节奏。

“谁能够想到一位新秀,还是一位非欧洲籍的新秀,能够展现出这样的实力呢?”

两人都有些感慨。

“好!现在先插播一段广告。”

赛场上,纳斯尔已经回到了p房,他跑了个1分38秒067就放弃治疗了。

很快格罗斯让和博塔斯第二个飞驰圈也做了出来,均在1分37秒9上下,分列8、9两位。

大红牛这边,科维亚特因为引擎问题,止步于q2,只有里卡多一根独苗还在挣扎。

马萨紧随其后开始了第二个飞驰圈。

在比赛剩下最后三分钟不到的时候,还没有跑第二个飞驰圈的车辆都控制着间距,开始了最后一搏——争夺第四名的搏斗。

里卡多最终圈速出来,1分37秒540,排在第七。

kimi的第二个飞驰圈也一般,1分37秒232排在了第五,但很快就被马萨的1分36秒954刷了下去。

“看来威廉姆斯确实有速度,马萨也跑进了1分36秒。”

“哈哈哈,你这说的,1分36秒9和1分36秒1能一样吗?”

两人开起了玩笑,因为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吴轼的成绩足以保证他获得前三的位置,这几乎是不用去质疑的事情。

有了保底成绩,自然而然可以放松了。

包括威队车队在内,此时都是这个情况。

但和吴轼已经相当熟悉的乔纳森,此时在tr中连续重复了三遍:“忘掉我刚刚告诉你慢了的原因!”

“放心,我会安全带回车辆的。”吴轼点头。

这话怎么让人放心啊!

乔纳森揉着自己的头发。

克莱尔看到后,有些疑惑。

“他有时候很有主见。”他对着副领队解释。

“是吗?我倒认为他有着清醒的认知。”克莱尔说道。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吴轼拥有着对车辆的绝对感知和完美控制,这不意味着他可以随意改变驾驶风格。

如果今天的问题在来上赛前发现,他可以在模拟器上磨炼千万遍,而后在练习赛一步步改正,到排位赛改变原先的跑法。

但没有这个如果。

在正式开跑排位赛之前,他优化出的圈速就是现今的样子,已经是绝无仅有的快了!

没有对比,是很难寻找到优化的方法的。

事情也确实如克莱尔说的那样,吴轼清楚知道情况,不会认为自己爆种就能够绝杀逆天的梅奔。

第二个飞驰圈,他的速度又快了0.023,将成绩提高到了1分36秒077。

虽然突破了自己,却无力奢求前二,也依然不如罗斯伯格第一个飞驰圈的1分36秒062。

吴轼叹了口气,他已经完全榨干了这台车的排位性能。

“很好,吴轼,你排在了第三。”乔纳森在无线电中说出最后的结果:

“罗斯伯格刷新了他的最快圈,他最终成绩是1分35秒824,位列第二;汉密尔顿也快了千分之一秒,拿到了杆位。”

“在你身后的是维特尔,1分36秒687。”

“看到没,你已经相当优秀了,威廉姆斯能够跑出这个成绩,是你赋予的荣耀,你真的很棒,吴轼。”

乔纳森的夸奖和安慰,被转播放了出来。

“yeah,我当然明白,尽人事,听天命,我已经尽力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不是吗?谢谢你,乔纳森。”

吴轼干巴巴的声音不再。

“是的,恭喜你!再次位于第二排发车。”

六星演播室,同传翻译了两人的话语,飞哥带着笑意:“看来吴轼还挺受认可的。”

“废话,这个实力都不认可,认可谁啊?”兵哥笑破了声,反问道。

这时候,吴轼有了精力去看看台,挥动的红旗,一如十七年前的阿布扎比。

又搞晚了,抱歉,5.2k合章一起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