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绝对车感身同云轻

第196章 赛后

第196章 赛后

等到吴轼将车辆驶回维修区时,其余车手已经完成了赛后检查。/x·1·9?9-t^x′t+.+c,o_m¨

他将车停好,完成了称重,一路上大家都在向他祝贺。

穿过礼仪小姐站着的过道时,不少人用他熟悉的母语说道:“恭喜!吴轼!”

他对着她们挥挥手,跑进了休息室里。

汉密尔顿正不断薅着头发,和队友罗斯伯格之间没有什么交谈,倒是脸上的笑容说明他的心情也相当不错。

“哇喔,恭喜你,小家伙,主场登上领奖台的感觉怎么样?”汉密尔顿上来击掌。

“相当不错。”吴轼笑着点点头,说道:“也恭喜你,打破了上赛没有两连冠的记录。”

“哈哈哈,这确实是值得兴奋的事情。”

另外一边罗斯伯格也上前和吴轼击掌,并祝贺道:“恭喜,今天的比赛可真不容易,没想到你能够拦阻维特尔。”

“大家的轮胎都相当吃力,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吴轼说道。

因为吴轼本就晚进来,此时外面的颁奖台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喝了几口水,理了理头发,戴上帽子,就听到了外面主持人的呼喊。

“让我们有请今天比赛的第三名,吴轼!”

“哇哦哦哦哦哦哦!!!”

吴轼走出休息室,刚刚露面,就听到了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这足以见得本土车手登场后车迷们的热情。

这阵绵延的欢呼热潮让后续上台的罗斯伯格和汉密尔顿都感觉到意外。

三位车手就绪,身后电子屏上出现了三面国旗,从左往右依次是德国三色旗,英国米字旗,以及五星红旗。

可惜,这次唱响的依然是《天佑女王》,不过正如大卫所说,当吴轼站上这个讲台后,所有华国车迷都可以期待奏响国歌的时候了。

国歌奏毕,魔都副市长、f1华国大奖赛组委会主任赵雯给汉密尔顿颁发冠军,随后fasc副主席詹国军给罗斯伯格颁发亚军。

按照章程,季军也应由后者颁发,但是主场季军有时候就能够享受到赛会流程上安排的特权。

赵市长端着季军奖杯递给吴轼,吴轼连忙躬腰接着。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再接再励!”

“谢谢,我会继续努力!”

“好,好。”

吴轼将奖杯对着观众举起,场上再度传来欢呼声。

随着颁奖结束,兴奋的汉密尔顿拿起香槟就要喷,两位领导急忙避开。

好在汉密尔顿也不是要偷袭,他最先对着场下梅奔车组站着的位置喷射,罗斯伯格也跟他一块儿过去了。

吴轼则是摇了摇后,先喝了口。

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喷台下的队友,立即都跑来对着吴轼狂喷。

“哈哈哈,这下他可以喝个够了。”兵哥笑道。

香槟之后,由福克斯体育的记者进行例行采访。&{看@?书?|屋?? ˉ!无&#错?})内¢?\容¢?

记者上来,跟汉密尔顿握手后,用沉稳的声音说道:“恭喜你,刘易斯。”

汉密尔顿笑容满面,和记者握手后,对着全场说道:“你好!”

十多年来,国内也积攒了不少老汉的粉丝,这声“你好”依然引起了大量的欢呼声。

汉密尔顿随即说道:“谢谢!”

并且挥手致意。

等老汉表演完,记者问道:“这又是一场精彩的ptw,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你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车队给了我一辆非常好的车”

常规的回答,吴轼静静听着。

随后,记者第二个问题就问道:“刚刚你用中文和广大车迷们打了个招呼,这相当不错,想问问你这是和谁学的吗?”

老汉依然带着笑,仅仅顿了下,就立马将身侧的吴轼揽了过来,说道:

“如大家所见,我身边有个非常棒的华国小伙子,我们很早就建立了友谊,能够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多亏了吴轼的帮助。”

吃瓜的吴轼愣了,好家伙,为了吸国内粉,老汉这也太突然了吧!

不过他跟老汉关系本来就不错,所以也就配合的对着欢呼起来的人群挥了挥手。

记者点点头,结束了对老汉的采访,转头看向罗斯伯格,问道:“今天你以第二名完赛,能跟我们现在的感觉如何吗?”

“yeah,跑在第二名还是有些难受的。”罗斯伯格直接说道。

另外一边,老汉对吴轼道:“后面你没有追近罗斯伯格吗?”

“太难了,尽管我感觉你在压车,但是这依然难以做到。”吴轼耸耸肩,车辆的性能差距真不是靠嘴巴说说就可以弥补的。

威廉姆斯本来就是围场第三快的车,他能够压制法拉利已经实属不易,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不可能比他开的更好了。

“你们一停说不定还有机会搏一搏。”

“really?别开玩笑了,轮胎不可能支撑完成一停的,不过我后面听乔纳森说,罗斯伯格抱怨你开的太慢,在压车?”

“这是车队指令,让我们收着跑,我们需要完成团队积分榜上的绝对领先,他在tr里发脾气那是他的事情,不过如果你不想听到他的抱怨,那可以不要给他那么多的压力。”汉密尔顿开了个玩笑。

“这怎么可能?我不追他,维特尔就要追我了,我都是被逼的。”吴轼实话实说,这站比赛开下来,属实是不比前两站轻松。

外人看来他就是在一圈又一圈的重复跑,可为了保障轮胎能够维持速度,他几乎耗尽了精力了。

如果不这样做,参考马萨,直接被甩开20秒,成为了前排和中游集团的分割线了。

这时,记者那边已经完成了对罗斯伯格的采访,转向吴轼。

还没开口提问,场上就又响起了欢呼。

“恭喜你,吴轼,可惜我不会说中文,不然我想今天在这里用中文采访你,一定是大家最乐意见到的事情了。?完+本.e神^<2站= ¤?>无`错|内)?[容¨;t”

“谢谢。”吴轼和记者握手点头致谢。

“我们看到你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再次登上领奖台,如果我没有计算错误,那么此时你的积分榜应该在第二的位置,这是相当出色的成绩,特别是今天你还在主场完成了一场优异的比赛,此时感觉如何?”

“yeah。”吴轼刚刚发了一个音,场上就响起欢呼。

他酝酿片刻,先用英文回了一遍记者的问题,这是国际汽联对车手的要求,必须采用官方语言接受官方采访。

不过在回答完记者后,他又切换中文将刚刚的发言再说了一遍:

“我现在的感觉非常好,真的非常激动,能够第一次在主场作战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在赛道上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车迷朋友们的热情,我想这种热情对于每位车手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支持。

“今天的比赛相对来说主要的难点在于轮胎控制上,我费了大量的精力在上面,但因为车辆性能的差距,我其实没有很好的办法去维持着追击梅奔的节奏,不过我认为今天做的已经很好,因为我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不管怎样,这样的成绩,车队和我都是满意的,我感谢车队为我做的一切准备,他们付出了很多。 “当然,最后,我也要感谢我的同胞们的支持,今天大家的欢呼和喝彩我都听到了,谢谢大家!谢谢!”

他说完,对着全场鞠了一躬,欢呼声炸响。

记者都做出惊讶的表情,将手贴在耳边,回身看向观众席。

“是的,每位车手拥有如此热情的粉丝都会和你一样激动,我很高兴再次与大家一起见证了历史,我相信,当你踏入f1赛场的时候,一定感受到了非常多的压力。

“但是现在,你坚强的顶住了压力,并且站在了这里,再次祝贺你!”

“谢谢!”

f1大奖赛第三站,完美落幕。

事后关于这场不算精彩的比赛的讨论度并不低,首先是殖人们在攻击上赛的运营拉胯。

维斯塔潘停在大直道边上的位置本可以直接拉开护栏,半分钟足以解决的事情,足足耗费了整整三圈的时间!

这让原本有机会追击维特尔的kimi直接败于安全车,不然最后几分钟,还可以看看法拉利内斗了。

其次就是罗斯伯格在tr里对车队发脾气,认为汉密尔顿故意压车,并且在赛后的发布会中公开表示,汉密尔顿只顾自己的节奏,让车队包揽冠亚军变得有风险。

这确实是如此,跟在罗斯伯格后面的如果是驾驶着法拉利的吴轼,说不定还真能够看到一场漂亮的追击赛——这是吴轼粉丝们大肆宣扬的观点。

在吴轼本人看来,他不喜欢去假设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梅奔的w06除了在雪邦时稍显不适应,其余时候表现的都令人绝望。

赛车界单圈0.5s的差距,就已经算是拉开一个级别了。

所以说,罗斯伯格的抱怨,本质上是他没法追上汉密尔顿,他能够追上,就不会抱怨这些。

吴轼自然是无比期望他们两个碰个面,说不定就能美滋滋在后面捡皮夹了,可惜这场罗斯伯格更慢是不争的事实。

令公众没想到的是,尼基·劳达站出来挺汉密尔顿了,他认为小汉的做法没错,每一位车手都是自私的。

虽然现在汉密尔顿仍然领先,但年度冠军可是1分必争的,所以利用各种方式试图击败队友的做法完全没有问题。

最主要是,他觉得每一位车手处在那个位置,都会那样去做。

这话说得没错,吴轼也很认可,在赛场上讲友谊?那干嘛来比赛啊,表演表演得了。

最后,则是关于吴轼本人的议论,和他同为新秀的维斯塔潘、赛恩斯,哪怕表现的也足够优秀,却完全比不上他。

魔都站后,吴轼的总积分超越维特尔,排在了第二位,这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要知道吴轼此时开着的赛车并不是围场里最快的车,甚至于不太像是第二快的车,但却能够拿到总积分第二名的位置!

大家对此的总结是,吴轼太稳定了!

比起总会出现失误的新手,他完全没有失误!

除此之外,稳定还指向吴轼驾驶的风格,在魔都站整场比赛下来,精准的圈速控制,精准的轮胎管理,无不让专业人士惊叹。

外网上大都是分析吴轼未来将取得怎样的成就的讨论,不少人已经将他和汉密尔顿第一个赛季进行比较,甚至于有人认为吴轼这个赛季的表现完全是超越汉密尔顿第一个赛季的。

毕竟老汉当时驾驶的赛车绝对是围场数一数二快的,而吴轼此时驾驶的赛车有马萨作为对比,能够看出也就围场第三的水平。

人快还是车快,在有队友作为比较的时候,可以轻易得出。

有的车手争冠总是和队友争冠,那就说明是车快,有的车手争冠总是和其余车队的强者争,那就说明是人快。

吴轼此时毫无疑问符合后者的定义。

而在内网,专业性的车迷们毕竟没有那么多,更多是讨论吴轼此时的风头和表达对其未来可能获得世界冠军的期待。

世界冠军这种事情,想想就令人激动。

也因为吴轼的影响,f1在国内的热度进一步爆发,各路媒体争相报道,远比当时吴轼进入f1时各位热烈。

不少小白涌入后,也带动了老车迷去科普f1的小知识,诸如轮胎颜色和软硬程度的关系、每站要用两套不同配方的轮胎、为什么f1现在没有加油等等。

当然,吴轼是看不到这些情况了。

下一站巴林的练习赛将在4月17日开始,连续的比赛周,让车手们完全没有时间休息。

他连在国内逛逛的时间都没有,就前往了威队的总部,赛车的持续研发离不开车手们的反馈。

而更重要的是下一场比赛的调校。

每一站的赛道特性不同,所需要的调校也不同,而f1的调校往往非常复杂,有时候看到某车队神一场鬼一场,就是因为调校的问题。

短短四天的时间,吴轼和马萨都在加班加点工作,吴轼更累,他还要完成更多的体能训练,以此来强化身体。

周四中午,当吴轼和马萨休息时坐在一起,吴轼忍不住叹了口气。

“梅奔为什么能那么快?”

马萨看了眼自己的队友,喝着营养饮料,摇摇头道:

“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是没有办法强化一辆赛车的,我们能够做的已经是极限了,不,应该说你能做的已经是极限了。”

他拍拍吴轼的肩膀,说道:“没有人能够比你做的更好了,我并不是个服输的人,但我在你这里只感受到不如你。”

吴轼有些尴尬,感觉马萨会错意了,他实在不是在凡尔赛,而是确实对梅奔的速度感到吃惊。

雪邦赛道的表现,一度让人认为梅奔不行了,结果看来,那只是梅奔不适应太热的地方——

仅仅是不适应而已,那一站,如果梅奔提前预留好轮胎,让老汉和公主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绝对没有维特尔和吴轼什么事情。

可惜没什么如果,f1本就是赛车、车手、策略、运气等诸多因素共同竞争的赛事,其中任何一环都很重要。

“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再快些”

“孩子,并不是所有车手初来f1就能够坐进最快的赛车里,你能够进入中游偏上的车队,已经是种幸运。”马萨打断了吴轼。

对于这话,吴轼倒没有那么认可了,他是有机会坐进梅奔的单体壳的,只可惜被各种奇葩的事情影响了。

“是啊,好好准备比赛,想太多有的没的,也不会对成绩有任何帮助。”吴轼说道。

两人起身,回到了测试房里,工程师依然在测算着数据。

这时,乔纳森喊道:“吴轼,过来。”

吴轼走过去,看到了电脑上密密麻麻的各种数据,问道:“圈速预测、轮胎衰竭预测.怎么有两个数据?”

“这是采用不同公式计算你不同跑法时情况的模型。”乔纳森道。

“什么?不同跑法?”

“对,你自己应该也清楚,在你状态最好的时候,那种驾驶简直跟设置好了参数的机器人一样。”乔纳森道。

吴轼挠了挠头,确实,在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他的驾驶就是这么精准,那个时候他的大脑里除了眼前的画面是画面外,其余都是各种精确的数据。

他知道每个弯道要转多少,每脚刹车要踩多少,每圈需要根据情况变化改变多少。

这估计就是乔纳森说的状态最好时的跑法吧。

“你能够自己控制吗?”乔纳森问道。

“能。”吴轼点头,这没有什么隐藏的必要。

“很好!”乔纳森兴奋起来,说道:“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