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知府垂青

沿途,方子期看到一众学子竭力作答的样子,心有感慨。¨2,芭.墈?书/旺. -首^发?

因为雨势太大,不少雨水首接通过考房的门户钻入进来。

不少考生的考卷被首接淋湿。

心理素质不好的考生,此刻首接就在考房内嚎啕大哭。

这个时候就会有胥吏面无表情地将其拖出考院,更有甚者,首接拖出去杖责!

咆哮考场,亦是重罪!

此刻的方子期不由得有些担心起自家老爹来了。

还有同行的方砚秋、花允谦和赵奎……

也不知道在如此骤雨的打击下,他们还能否承受得住。

经过若干考房后,方子期来到了正堂。

按照规定,府试就算是提前交卷了,也不能离开考院,必须要等到时间了,大家一起离场。

这也是为什么方子期不愿意在府试中提前交卷的重要原因。

因为提前交卷就意味着要来这正堂枯坐。

更让方子期感到难受的是……

此刻正堂内,只有他一个交卷的考生。

剩下的就是两侧考房内还在同狂风骤雨战斗的考生。

在正堂的高位之上。

还有一连排身穿官服的人。

位处于最中间位置的,就是宁江府知府王知廉。

“哦?”

“有人交卷了?”

“还是个孩子?”

知府王知廉本就等得心焦。?零,点′看*书` ·哽*鑫~最*全`

此刻好不容易来了个交卷的考生,多多少少会关注一些。

再加上第一个交卷的居然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这就更让王知廉感到意外了。

“知府大人。”

“这是禾阳县的案首方子期。”

一旁的府学教授郭秉聪提醒道。

“之前倒是听说禾阳出了个八岁的县案首。”

“就是这个孩子吗?”

“府试又是第一个交卷的。”

“难不成此子还想再拿个府案首不成?”

宁江府知府王知廉半开玩笑道,随即示意收卷官将方子期的试卷拿出来。

虽说这试卷收起来之后只有等到正式阅卷的时候才能打开。

但是在这宁江府,这位知府大人想要些特权还是很简单的。

当打开方子期的几份试卷后。

王知廉粗略了扫了一眼。

随即默默颔首。

“八岁稚童,字写得倒是有几分柳公的筋骨了。”

“实属难得。”

“文章内容详实,看来对西书五经的掌握和理解还是很不错的。”

知府王知廉粗略了扫了一眼方子期的两篇西书文章。

他的目光重点关注于那道策论题。

他虽然向往孔孟之道,但是更在意的还是实务。

这篇《如何禁私盐以安民生》的题目就是实务相关的。_0+7·z_w¢..c·o^m/

“盐者,百味之祖,国之大宝,维系生民性命,关乎社稷根基……”

“切题极好!”

“自三代以降,盐利便为官府所控,既充国库之资……”

“戕害黎民健康。此弊不除,则国课亏空难支公用,民生飘摇无以为安……”

“今欲破此局,当溯其源、究其理,明私盐泛滥之根由……”

“而后方能立良法、施重典,既堵其流,更疏其源,使盐利归公而民生得安……”

“其一曰严盐引之制,杜私源之流……”

“其二曰优官盐之质,广销售之途……”

“其三曰宽缉捕之网,化私贩之徒……”

王知廉下意识读出声来。

此刻虽在考场之上,也忍不住道了一句:“大善!”

“去!”

“将方子期带过来!”

“我要亲自问询于他!”

王知廉抚摸着胡须,脸上布满了笑容。

他实在好奇。

一个八岁稚童,若是天赋好,对西书五经倒背如流他倒是还能理解。

但是实务策论这些东西,他居然也能融会贯通手到擒来?

此子,少有宿慧!

很快。

方子期就在一阵懵懂中被提溜了过去。

然后一旁的胥吏轻声提醒眼前这位是知府大人。

方子期连忙行礼。

“学生方子期,拜见知府大人!”

方子期毕恭毕敬道。

“这篇《平私盐以固邦本策》,你写得不错。”

“你小小年纪,如何知道这么多?”

“还列举了这么多方法?”

“难不成你家也是盐商出身?”

王知廉道。

“启禀知府大人。”

“学生平日里喜欢看书,这些都是书中之策,让知府大人见笑了。”

方子期依旧恭敬道。

这位可是知府啊!

都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一府知府权限己是极大了。

在整个宁江府内,这位就是绝对的第一人。

“小小年龄,就有如此才气,属实难得。”

“既如此。”

“我考教你几个问题如何?”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王知廉看着方子期那故作大人的样子,此刻也不由得来了些兴致。

在自己的治下,出现了一位小神童,这也算是自己教化有功了。

方子期心中一阵苦笑。

你是知府大人啊。

你想考教我问题,我还能拒绝不成?

“能得知府大人赐教,是学生的荣幸!”

方子期一副荣幸之至的表情。

“嗯!”

“今岁夏涝,数县农田被淹,流民涌入府城,若委你暂掌赈济,当如何安置?”

王知廉问出问题。

方子期微微思索,随即开口道:

“首当速遣吏员勘灾,分三等流民:有亲可投者,令其投亲!无依者,择府学、城隍庙为栖所,派耆老管束!次启常平仓,按口授粮,每日一升,童子减半,同时晓谕富户捐米,许以旌表!”

“再募民夫修堤,给米代佣,既赈穷民,又固堤防。待水退,遣官送流民归乡,每户授种子二斗,缓征来年赋税,如此可安民心。”

方子期言辞清晰,思维清楚,言语间也没什么废话,基本上都是实打实的处置流民之策。

王知府眼前一亮……

无愧八岁之龄就能中县案首,才思确实不错。

“州府粮仓储粮将尽,需从邻郡调粮万石,然山路险峻,恐遇劫盗,如何保粮运无虞?”

王知府继续询问道。

“先牒告邻郡,约定运粮路线与时日,令其派衙役二十护送,至交界处以兵符验合……再令沿途驿丞,每十里设卡,白日鸣锣示警……夜则……”

方子期不卑不亢道。

“乡中里正报称,有巫祝惑众,谓 “饮符水可避瘟疫”,致使数人病亡,该当如何处置?”

“此等妖妄,当速禁绝。先拘巫祝至县衙……”

……

“府学风颓靡,生员多不务正业,甚至聚赌宿娼,如何整饬?”

“当从三端入手:一是令县学教授每月查课三次,记录生员出勤与课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