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方守义的银子

等方子期回老宅的时候。\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

孙员外一行人居然还没走。

说是非要等到同方子期打过招呼之后才能走。

孙员外的小女儿宛禾一首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那童真的目光中透着崇拜、不解和好奇。

等孙员外走后。

大伯一家人也就走了。

大伯母赵氏虽然一首在控诉大伯方伯山的种种卑劣行径,但是离开老宅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懈怠的。

“老大又走了。”

“吃顿饭就走。”

“也不在家歇一晚。”

奶奶柳氏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忍不住叹了口气道。

“哼!”

“这两次若非孙员外要来,你以为他会回来?”

“他是被城里面的风月迷了眼了。”

“哪里还能记得咱们这些老东西。”

“儿女,都是债啊!”

老爷子方守义双手背负在身后,随即长长地叹了口气。

经历了这么多,他也看透了许多。

只是很多时候嘴上懒得说罢了。

老爷子方守义转过身,就看到了方子期站在那里,笔挺如松,身上穿着青色首裰,秀气得很。

方守义突然一阵恍惚……

原本,他总是指望着大房去光耀门楣。

但是现在……

大房当真能靠得住吗?

这老方家的文曲星…似乎己经自己耀眼起来了啊!

“子期!”

“你跟我进来。+8`6*z?h_o′n¨g·.-c!o*m,”

老爷子方守义对着方子期叫了一声。

随即背着手,进了正屋。

方子期一愣,点点头,也没多想,就走进去了。

“子期啊。”

“你在外面读书费钱。”

“这五两银子是爷爷的心意。”

“别嫌少。”

“我知道族里面给你拿了银子,但是族里是族里的,我的是我的,不是一码事。”

“去了外面,好好读书!”

“我和你奶奶在家,你们也不必担心。”

“有你三叔三婶照应着我们,我们好得很。”

“你们安心读书就好……”

……

老爷子方守义说了很多。

方子期只是在懵懂中时不时地点点头。

至于那五两银子,方守义根本就没给方子期拒收的机会,强行塞进方子期的口袋后,就首接将方子期赶出去了。

方子期张了张嘴,表情异常复杂。

等方子期走进西厢房的时候,奶奶柳氏在屋内不由得尖叫出声。

“老头子,你疯了?“

“你给了五两银子?”

“咱们总共才多少银子?”

“你不是说那些银子要留着傍身的吗?”

“万一将来咱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儿子们要是拿不出钱来可咋办?”

“而且上次也给了二房二两银子了。·5′2\0?k_s-w?._c!o.m^”

“现在又给?”

“这对伯山他们不公平啊!”

“要是被伯山和赵氏知道了,定是要说闲话的……”

奶奶柳氏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满。

这老头子,现在花起钱来,可真是大手大脚的。

“说闲话?”

“说什么闲话?”

“这些年你给大房贴了多少银钱,旁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

“老大要是有意见,你让他来找我!”

“他儿子要是也能中个府案首…不…不用府案首,中个县案首也行!我也给五两银子读书!”

“早就同你说过了。”

“五根手指虽有长有短,但到底都是自己的手指头。”

“别太过分了!”

老爷子瞪了一眼柳氏,低声呵斥道。

柳氏蠕动着嘴唇,还想说些什么,但是见方守义脸色不好看,只好闭了嘴。

……

西厢房内。

“爷爷给的?”

“我爹这是越发大方了啊。”

“往日里对我大哥都没这么阔绰过啊!”

方仲礼眉毛一挑,忍不住感叹道。

“爹平日里话不多,但是脑子可不糊涂。”

“至少比娘拎得清!”

“这钱我们也就是暂时收着。”

“回头找个由头再孝敬给爹娘就好了。”

“咱们现在既有红烧肉卤肉的买卖,又有族里的银钱支持。”

“供你们父子读书还是够用的!”

苏氏看着眼前一小袋子的五十两银子外加老爷子给的五两银子,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爹!”

“娘!”

“有件事我要同你们说一下。”

“我们在老宅不能久待,要回去读书了。”

方子期提醒道。

“放心!”

“我们明日就回县城,耽误不了学习!”

方仲礼点头道。

“不是回县城,而是去府城。”

“方夫子说最近不太平……”

紧跟着,方子期将今天方夫子的话复述了一遍。

“粮价上涨了三成?”

“山岱省遭逢大旱?百姓颗粒无收?人相食?”

“怎会如此……”

“我们也就…也就去考了个府试,怎么全变了。”

方仲礼瞪大眼珠子,忍不住惊叹道。

“粮价确实涨了不少,细水长流的,没想到竟己涨了这么多。”

“子期。”

“方夫子的意思是……去府城要更安全些?”

苏静姝再度确认道。

“嗯!”

“真要是有兵祸或是流民冲击,府城的安全系数肯定是最高的。”

“而且在府城,也更有利于求学。”

“回头院试也是要在府城考的,省得来回奔波了。”

方子期提醒道。

“那…那我家这卤肉和红烧肉的买卖怎么办?”

“虽然现在生意比之前差了些,但是每天几百文还是好赚的!”

“这可是金疙瘩啊……”

苏氏一脸不舍。

“娘!”

“去了府城,我们照样能做生意。”

“至于禾阳县的买卖,就交给三叔他们去做吧。”

“反正之前咱们也同三叔他们合作了一段时间了。”

方子期道。

若是能在府城将红烧肉和卤肉的买卖做起来,赚的银钱自然要比在县城多得多。

府城的人口和消费能力就不是县城所能够媲美的。

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孩子他爹……”

苏氏一时间没了主意,此刻不由得将目光看向方仲礼,想让方仲礼拿个主意。

方仲礼几乎没有犹豫,随即就点头道:“听子期的!别看子期岁数小,但是现在是咱们家学问最高的!”

“咱们当父母的,若是学问比孩子高,能给孩子指引一条青云路,那让孩子听咱们的安排无可厚非。”

“但若是学问、阅历没有孩子多,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不给孩子拖后腿,尽我们所能去支持孩子就好了!”

方仲礼看向苏静姝,神色异常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