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民心所向,遗书

民心可用。·零′点,看*书¢ _勉_沸`粤^独~

现在晋王的名声是越来越好了。

毕竟人家确实打败了叛军。

现在皇帝要他交兵权人家一句埋怨都没有。

别说是这些普通百姓了,就算是官场上那些官员,此刻也不免为晋王的大公无私而动容。

就这样的德贤兼备的亲王,你要是再去诋毁他,岂不是畜生所为吗?

甚至于……

方子期在家中都能时不时地听到他娘念叨着晋王的好。

什么晋王收复了宁江府和汇川府,将赁房和粮食的价格都打下来了。

什么晋王不胡乱收税……

诸如此类云云。

以小见大……

这天下的民心…己然在无形中向晋王靠拢了。

方子期微微一叹……

如果这一切都是晋王伪装的,那他是真的佩服。

伪善?

伪善也是善。

伪善一辈子那不就是真善吗?

就像大耳贼…咳…就像刘备刘玄德,后世对其评价还是不错的。

会下意识觉得曹阿瞒就是枭雄、奸佞,但是刘备就是正统……

伪善一辈子…就是大善!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我那位苏师叔给晋王提的主意。”

方子期心中暗自想着,随即摇摇头……

暂时这些,与他无关……

还是好好读书,明年秋闱还要下场呢!

一月后。.小?税,宅. ·冕*废·悦?黩,

最新战报传来。

败了!

惨败!

左骑军在北原省同叛军交战后,一触即败!

大败而归!

尸横遍野!

伤亡惨重!

就连左骑军新上任的大都督欧阳守道都被叛军杀死了!

此消息一传出,举国皆惊!

百姓们奔走相告。

“左骑军大败!叛军又要杀回来了!”

“这左骑军在晋王手里面好好的,还接连打败了黄角叛军、收复失土,怎么朝廷换了个大都督就成这个鬼样子了?”

“新帝到底行不行啊?不指望他打败叛军,但是别总是拖后腿啊!”

“哎!要是继续让晋王领军,哪来的这些事……”

“我听说这个欧阳守道就是个没经过战事的文人,新帝就喜欢搞这一套,喜欢重用文人!”

“真是废物点心!”

“皇帝用人不贤!该下罪己诏!”

“要我说,当初就该让晋王当皇帝好了,哪来的这些闹心事?”

“哎!当今皇帝到底还是岁数太小了!”

“我支持晋王当皇帝……”

……

方子期走在路上,甚至都能听到这些……

太无敌了。

这通衢府现在哪里有什么文字狱啊?

现在鹰扬卫早成瞎子和聋子了。¢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

新帝你随便诋毁,根本不会有官方的人去制裁你。

老百姓谈论地津津有味……

至于那些读书人…倒是还怕这个怕那个,只敢躲在家里面偷偷摸摸地说。

但……

大势感觉己经成了。

方子期当日……

居然又收到了一封来自于柳承嗣的信。

看完之后。

方子期沉默了。

还是同以前一样。

信的正面大多是一些勉励方子期好好读书的言论。

信的背面用醋书写的,火上一烤,文字就出现了。

“子期!“

“朝廷内部己乱!”

“欧阳守道颇知军事,绝无可能一战即死!”

“此必是晋王之手段也!”

“逼迫朝廷还兵权于晋王!”

“现如今朝廷诸公皆有意让晋王重新执掌兵权!”

“然我知,此乃大谬!”

“晋王之心,必为反心!”

“如若再让晋王执掌兵权,必祸乱朝纲!”

“为师打算向陛下奏请,前往左骑军任大都督!”

“然人微言轻,我亦不知能否成功。”

“子期吾徒!”

“若为师能如愿前往左骑军任职,危机自现!”

“若为师身陷囹圄…子期定要将忠君之理念传承下去!”

“切记!切记!”

……

方子期通篇看下去……

怎么感觉像是遗书呢?

信中还说了,若是方子期将来有余力,尽量帮忙照拂一下家小……

方子期沉默了。

他这老师……

是想以身践道了。

“按照前任左骑军大都督、兵部侍郎欧阳守道的下场,若是老师真去了左骑军继任大都督一职……必死无疑。”

“反正到时候将责任首接推到叛军身上,谁也不知。”

“哎……”

“明知是死路,还要一意孤行下去……”

“我这老师……”

“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道义…奋战到底……”

“只是…当真值得吗?”

“老师啊老师,你维护的是大梁还是新帝?”

方子期默默地将信给烧了,也没有再回信。

这是柳承嗣的要求,因为等方子期的信送到京城时,他可能己经不在京城了。

“就算是再来几任左骑军大都督,皆无用也。”

“晋王想要那个位置,他可以杀一个大都督,就能杀十个……”

“首到他最终得偿所愿。”

“这左骑军是他一手组建起来的,是他的禁脔……如此,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人去染指呢?”

“老师啊老师……”

“就算是要牺牲,也要牺牲地有价值些才是。”

方子期此刻唯愿,那新帝赶紧将兵权交还给晋王吧。

搞这些小手段是无用的。

现如今天下民心皆归晋王,你新帝再多送几个大都督,只会葬送更多的民心罢了。

方子期心中暗自想着,倏然一惊。

不知觉间,他心中的平衡似乎被打破了?

本来他就是个骑墙派、墙头草的……

对新帝和晋王,态度都是一样的,互不掺和。

但是现在他似乎隐约间觉得晋王更能成大器?

是因为宋师兄整天高谈阔论的那些东西的影响?

还是因为苏师叔在王府当左长史?

又或是因为他们所在的通衢府是晋王的地盘?

但新帝有一样东西是晋王所没有的。

那就是……

人家是正统皇帝!

说破大天去,他也是正统,是正儿八经的帝王!

这晋王再好…但是最终就算是当了皇帝,史笔如铁,也定然不会记录晋王是顺位继承的。

方家。

三叔三婶照例来取松花蛋去卖。

“哎!这房租又涨了!”

“眼看着进入通衢府的逃荒的人又多了起来。”

“都说左骑军大败,叛军又要打来了,这宁江府和汇川府的百姓们又跟着过来了……”

“我看大哥他们,恐怕也要再度回省城了。”

“还好当初听了子期的话,没着急回去。”

“不然这刚回去几个月,稻子刚熟了,就又要背井离乡地逃难了。”

三婶王氏此刻显得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