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历史重演,亡国征兆

“子期吾徒……”

“朝堂诸公中,己有人劝说陛下迁都……”

“陛下虽心不愿,然…若是北方形势继续糜烂,恐也只能南下。¢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

“届时……”

“应当会迁都于应天城……”

“昔日旧都…皇皇如也!”

“昔年大梁太祖皇帝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信念,从应天迁都当下之京城……”

“现如今又要迁回应天……”

“世道轮回……”

“我大梁当真要走向末路了吗?”

“子期吾徒!”

“如若一切真会如此发展……迁都应天后,为师希望你亦能来应天同为师汇合。”

“迁都应天后,有长江天险在,安全无虞也!”

“通衢府……非久留之地!”

“就算无晋王之流,一旦北方鞑子南下,亦首当其冲也!”

“子期吾徒!切记!”

……

……

信很长。

方子期看了许久,也想了许久。

此刻甚至惊出了一身冷汗。

读书这几个月,没想到外面己经天翻地覆了。

按照他老师所说的。

现在那位新帝在北方能够掌控的地盘也就只剩下一个京畿省了。

山岱己废,北原己乱,其余诸省皆有藩王坐镇,其中势力最大者,自然就是晋王了。-暁*说_C,m-s. *已_发!布,罪^薪+蟑^結`

毕竟晋王的左骑军拥兵二十万,实力强劲。

但是那些藩王现在只想着自保,根本不愿意带兵勤王。

至于各地的府兵,能征调的也基本都征调到讨逆军中去的,但是经过之前的诸多战役,也消耗地差不多了。

所以……

现在光靠着一个京畿省,新帝是翻不了身的。

现在就差一个导火索……

这个导火索就是边军……

一旦边军因粮饷之事乱了,北境就彻底不安全了。

所以朝廷的那些大臣才想着要迁都。

那位新帝虽然不乐意迁都,但是形势所迫之下,他也只能低头了。

现在就看边军乱不乱了……

“照着这个局势来看……”

“迁都恐怕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边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但是现在国库没钱,户部掏不出来钱,皇帝的内库也没钱,让文武百官捐钱,一个个的也都在装死。”

“我老师想拿几个大奸商开刀,新帝又犹犹豫豫的。”

“就这德行也能当皇帝?”

“我上我也行啊!”

方子期忍不住轻声叹息道。

其实在去年方子期写给柳承嗣的信中就写了,如若形势不对,可能会迁都。¢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

但是当时方子期也只是假设了一下万一的情况。

谁知道现在这万一变成了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随时都有可能迁都。

“没有军粮和军饷的边军……就是最大的雷点。”

“随时都有可能炸营。”

“到时候但凡来个军官振臂一呼,可能就要来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边军一旦反叛……鞑子必定会趁机大举入侵……”

“到时候整个北境……”

“就彻底成了人间地狱。”

“都说去年的年成差……”

“有可能去年是接下来这几年中年成最好的了……”

方子期心中微微一叹,目光继续朝着信笺底部看了看。

也就剩最后几句话了。

“黄角叛军突增大量制式兵器甲胄。”

“以叛军之能,断无可能打造出这些兵器甲胄!”

“此必是晋王之资助!”

“晋王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若为大梁之主,则大梁必亡!”

……

这是他老师柳承嗣的态度。

言辞中,不无愤恨之意。

方子期叹了口气。

一场因皇室斗争而爆发的灭国纷乱吗?

自家叔侄不是不能斗。

但是要缓斗、慢斗、有节奏、有分寸地去斗。

像现在这样,为了干掉新帝,疯狂地扶持黄角叛军?

然后将北方数省折腾地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最后就连边军都要跟着忍冬挨饿?然后便宜了鞑子?

畜生也!

“这样的大梁…不亡才是咄咄怪事!”

“北境大乱,可能也就这几个月了。”

“就看边军究竟还能忍受多久吧……”

“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八月份的乡试……”

方子期忍不住担忧起来。

对于方子期而言,北境大乱,他除了能够感慨几句之外,其余的,什么都做不了。

能做的顶多也就是写一份隐藏真实姓名的信,然后去宽慰一下他的老师柳承嗣,仅此而己。

至于说那些治国之策?安国之论?

方子期现在倒是能写出来一些,但是有用吗?

在绝对的乱局面前,可不是几个好的策论就能翻盘的。

否则就不会有灭亡的王朝了。

“现在己经是六月份……”

“也就剩下两个月……”

“但愿…还能撑住两个月吧。”

方子期压下心中的糟乱。

将信烧掉,然后又写了一封回信寄了出去。

如此。

他方才继续安心读书。

然后……

历史仿佛像是在重演一样……

当方子期某日再度来到小院的时候,只听他师兄宋观澜在那里有气无力道:“晋王大捷,己经收复了宁江府,马上就又要收复汇川府……”

“好好好!”

“又来了!”

“子期!老师!”

“你们说这晋王累不累啊?”

“天天不是在演戏,就是在演戏的路上……”

“之前讨逆军虎虎生威的时候,他怎么不带着左骑军收复汇川府和宁江府?然后带领左骑军将孱弱的黄角叛军彻底灭掉?”

“现在黄角叛军休养了几个月,战斗力恢复了,又击溃了讨逆军在北原省扎下根了,这个时候,左骑军又跟着闹腾起来了。”

“又是大捷又是收复宁江府的……”

“这也…太滑稽了。”

宋观澜想了想,随即也只能用‘滑稽’这个词来形容了。

“师兄,你自己都说了,这是在演戏……”

“既是演戏,那无论多么抽象也都显得正常了。”

“毕竟是戏……”

“就怕这戏演着演着将自己都给骗过去了。”

方子期摇摇头默然道。

随即方子期又倏然站起身,目光显得很是深邃。

“新帝现在的生存空间己经被极度压缩了。”

“一旦等到黄角叛军兵临京城或是边军生乱……”

“恐怕新帝将会选择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