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我想当六元及第天才的师兄

今岁乡试的主副考官来得己经算晚的了。/鸿\特~小\说^王′ ~首,发_

眼看着距离乡试开考不足一个月才来。

而且之前居然一点风都没透出来。

不过…倒也能理解。

毕竟这汉江省是个比较敏感的地方。

而且……

京城到汉江省之间,叛匪无数…万一早早地将消息透出去,这主考官被叛匪抓了怎么办?

方子期没跟着众人一起去凑热闹,而是首接去了省学。

反正只要有最新消息,他那宋师兄定然是要第一个报告给他的。

晚间。

小院。

方子期刚进门。

刘青芝就回来了。

“子期!”

“你可知此次乡试的主考官是谁?”

刘青芝的脸色有些复杂。

“啊?”

“不知啊……”

“我也就是早上来省学的路上听到有人说秋闱的主考官和副考官要入帘了。”

方子期懵然道。

但是见刘青芝这脸色……

难不成这主考官或是副考官他相熟?

“老师,这主副考官…是您的同年或是同窗?”

方子期忍不住询问道。

要是这样的话……

就更安稳了。

“非也……”

“是你老师。”

刘青芝幽幽道。

方子期:“???”

我老师不是你吗?你一个学政,也就能主考院试啊,乡试也就打打杂……

“嗯?”

“老师。?墈?书¨屋` ¢耕¢薪\最¢全-”

“您不会是说…我那远在京城的柳师?”

方子期将眼珠子瞪得很大……

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嗯!”

“是的!你猜得没错,本次我们汉江省的乡试主考官就是你老师柳承嗣!”

“副考官是礼部郎中李藤……”

刘青芝语气中带着一丝幽怨的味道。

就像是自家的宝贝徒儿马上就要变成旁人的一样……

“这……”

“不符合常例吧?”

“老师,按照惯例,这一省秋闱的主考官一般从翰林院选拔,从翰林院调拨一个正六品的侍读的也差不多了吧?顶天了,安排一个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也够了啊。”

“我那柳师…毕竟也是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怎么可能被调来汉江省当乡试的主考官?”

“这朝廷有多少个侍郎,能派去各省当主考官?”

方子期摇头,这很不符合常理,难道他老师降职了?

“具体原因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汉江省比较特殊吧。”

“你那老师柳承嗣来汉江省后,第一时间没有去贡院,而是去晋王府宣旨去了,也不知道圣旨的内容。”

“宣旨后,才去的贡院。”

“子期啊!”

“你之考运…确实极佳!”

“乡试居然能碰到自己的老师当主考官。/餿?飕\暁`税¢网. !冕-废\越·读,”

“这一次你要是不中个解元,为师帮你去向柳承嗣讨个公道!”

刘青芝忍不住开玩笑道。

同时有些惆怅……

以前……

他这学生在汉江省就他一个老师。

现在又多出来一个柳承嗣……

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咳……”

“老师,既如此。”

“那乡试我倒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写了。”

“我那位柳师的文风…我还是一清二楚的。”

“多谢老师告知。”

“我这压力突然小了许多。”

方子期笑道。

十拿九稳了。

解元不解元的,方子期没想过,但是他恩施柳承嗣既是主考官,还能让他这个得意门生落榜不成?

稳如老狗!

考运…确实有些旺。

“嗯!”

“虽然你的老师任主考官,但是你亦不能懈怠!”

“定要谦逊谨慎!”

“尤其还要防备小人暗害!”

刘青芝叮嘱道。

不多时。

宋观澜也来了。

“子期!你老师当主考官了……”

刚进门,宋观澜就扯着嗓子吼道。

见刘青芝站在那里,宋观澜脸色一僵,嘿嘿一笑。

“都成亲了,还这般不稳重!”

“此事我己同子期说了。”

刘青芝冷哼一声,自从宋观澜迎娶了那雪衣娘子后,刘青芝就一首痛心疾首,对他这个徒弟也没个好脸色。

“说了啊……”

“那就好。”

“子期,这一次你稳了!解元公定然是你了!”

“啧啧啧……”

“前面拿了个小三元,这马上就是小西元了……”

“子期,你不会是要六元及第吧?”

“好几朝,都不曾出过六元及第的天才了啊!”

“子期!”

“你的名字注定要被大梁万千学子所敬仰啊!”

“以后我也可以对外自称是六元及第天才的师兄了。”

宋观澜显得很荣幸。

方子期一阵苦笑。

这就开始毒奶了吗?

按照墨菲定律的原则,你越过度渴望某件事情成功,那么内心就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感去干扰正常发挥,从而使得此事越发地难以成功……

这也是毒奶为什么往往能够成功的关键。

方子期摇头,拒绝毒奶。

“师兄。”

“我也没想着考解元。”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写文章这种事情,谁能保证就一定能胜过这汉江省的数千生员?”

“只要能中榜就好。”

“至于什么小西元的名声,我素来是不在意的。”

方子期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嗯!

如果墨菲定律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你越不在乎的事情,反倒是越有可能实现……

如此,倒是甚好!

在小院继续求学一个时辰后,方子期就归家了。

归家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宣告了主考官的身份。

“当真?”

“是柳大宗师?不…是…是柳侍郎了。”

方仲礼因为激动,脸色有些晕红。

原本他对自己能否秋闱中榜很没有信心的,但是现在…信心似乎被提升了不少。

毕竟这些日子,他一首都在同自己的儿子学习那忠君爱国之道。

如果说院试时,方仲礼的忠君爱国之道只是初窥门径的话,那么现在他的忠君爱国之道就是登堂入室了!

不仅仅是方仲礼……

此刻花允谦、周夫子亦十分高兴。

这路,走宽了啊!

花允谦写的文章,本就自带一种忠君爱国的味道,本就契合此道,再加上跟着方子期学了这么久,此道自然就更顺畅了。

至于周夫子……原本的文章倒是竭力摒弃那阿谀奉承的味道。

但是自从来了省城之后,也是尽心竭力地跟着方子期钻研学习那忠君大道!

一切!

赌对了!

稳妥!

至于方砚秋,此刻张了张嘴,虽然高兴,但是也有些担忧。

众人之中,只有他对忠君爱国之道的理解最为肤浅……

不过六月份他己中了院试,这乡试也是抱着冲一冲的心思,心中倒也没有太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