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娘子,有你是我的福气

孙员外前脚刚走……

他三叔三婶又来了……

他这一大家子,现在是越来越热闹了。

来询问的自然是要不要去北地的事情。

毕竟他三叔,实实在在地在他三族内啊。

“子期。”

“我要是不走,文轩的事情暴露之后,我们一家子会被赐死吗?”

“要是赐死的话,肯定得走了。”

“哎!”

“你大伯一直说我走了狗屎运,去了北地就能跟着文轩享福了。”

“但是…但是我是真不想享这份福啊!”

“谁愿意享谁享,反正我不乐意享。”

“这好好的日子过着,不知道多潇洒,非要跑去叛军那折腾什么?”

“北边还有鞑子,万一哪天黄角跟鞑子闹翻了,这黄角能打得过鞑子吗?”

“到时候还得经历一次逃荒不成?”

“哪里都没这应天府来得安全。”

方叔信此刻唉声叹气的,脑瓜子很疼啊,顶不住啊,头皮发麻……

站在他的角度上他是真不想折腾了。

应天府的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叛军那重新打拼是吧?

这房子买了还没多久呢!

房子买了,就算是在应天府扎下根来了。

“子期…你怎么说?”

“我同你三叔都没读过书,见识也粗鄙……”

“这到底要不要跟着文轩走?”

“子期!我同你三叔都听你的。”

“要不是子期你,我同你三叔早就死在叛军手里了。”

“现在三婶谁也不信,就信你!”

三婶王氏抬起头,满目唏嘘。

“三叔三婶。”

“我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反正我不走。”

“若是三叔三婶待在应天府,我自当竭力保住三叔三婶一家。”

“另外,三叔三婶回头将分家文书带给我,我有用。”

“哦对了,还有爷爷奶奶那一份分家文书也带上。”

“爷爷奶奶那边,要走吗?”

方子期询问道。

“他们肯定不想走啊。”

“但是不走又怕被诛连了。”

“若是没什么生命危险的话,他们定然是不愿意走的。”

“说到底…文轩那边也是叛军啊!”

“这叛军谁知道长不长久。”

“好好的舒心日子不过,去投靠叛军?”

“其实大家都不太乐意。”

三婶王氏回答道。

“嗯!”

“三叔三婶,你将我的话同爷爷奶奶也说一下吧。”

“去留随意。”

“但是只要留下,我定然能保一家平安。”

方子期坦然道。

这点把握他还是有的。

他老师柳承嗣现在都入阁了,只要提前安排好,问题不大。

“成!”

“子期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面就有底了。”

“那我就不走了。”

三婶王氏点点头,下定决心道。

三叔三婶刚走……

他大姑方玉茹一家子又来了。

方子期原话说了一遍。

最后还是他大堂哥周守业下定决心道:“子期,文轩那边靠不靠谱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子期你是靠谱的,所以…我们一家都跟着子期你!”

“反正多活了这么久,都是赚的!”

周守业咧嘴一笑道。

大家心里面都有杆秤。

都清楚自家有今日的好日子,皆是因为方子期之故。

这种日子过得多舒坦,自然不想挪窝去那虚无缥缈的北地。

最后是二姑方秀云和二姑父陈景行……

值得一提的是……

他二姑父陈景行来了应天府后,虽没有直接购房,倒是盘了一家粮铺自己在经营,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子期你的意思是…你同二哥都不走?”

“成!”

“子期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原本我这心里面还在打鼓。”

“有子期你这句话,我心就安了!”

陈景行连忙道。

他现在经营的粮铺刚在起步阶段,自然不想就这么抛家舍业地离开。

“相公,我听大哥说,只要咱家去北地,马上就能成为皇商,专门给官方供给米粮,到时候发家可容易了……”

“相公,我觉得还是应该搏一搏……”

“富贵险中求……”

方秀云眼眸中露出贪婪之色。

“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陈景行脸上露出喜色道。

“嗯!是的!”

“相公你也动心了?”

方秀云很高兴,自家相公总算是开窍一次了。

“嗯!”

“你说要去北地,那这北地定然是不能去的了!”

“听完子期之言,我原本还有那么一丁点犹豫……”

“多谢娘子,将我最后的顾虑也打消了!”

“娘子啊!有你可真是我的福气!”

陈景行咧嘴一笑,此刻心情大好。

方秀云:“……”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劲?

……

因为堂哥方文轩的事情,所以最近几天方子期都很低调。

但是前往刘宅的次数变多了。

他老师刘青芝是鸿胪寺卿,专门同那些使者打交道,所以有什么一手消息,他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

刘宅。

“这鞑子和黄角根本就没有和平谈判之心!”

“非但要我大梁承认黄角色即将建立的新朝,甚至还要我大梁称臣!”

“还要我大梁每年上供五百万两白银和百万匹绢!”

“每年还要进贡一千名美人和五十万石粮草!”

“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这谈判根本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

“若非我身上还穿着这官袍,真要将他们臭骂一通!”

“这不是戏耍于人吗?”

“没有谈判之意,使者跑来做什么?耍猴呢?”

刘青芝此刻被气得不轻,眼珠子不停地跟着翻转,脸色此刻也逐渐黑如锅底。

“老师。”

“既然谈判不成……”

“鞑子和黄角那边是不是要兴兵了?”

方子期连忙询问道。

刘青芝微微沉默,随即叹了口气。

“嗯!”

“应当是如此了。”

“好不容易太平几个月,怕是又要打仗了。”

“好在现在朝廷上的几派都不同意鞑子和黄角的和谈条件。”

“真要是打起来的话,应当能够拧成一股绳,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只要朝中三派能同心协力……”

“依仗着长江天险,鞑子和黄角其实也束手无策。”

刘青芝笃定道。

方子期点点头,如此就好。

“对了老师。”

“我听说黄角的使者来自宁江府?”

“你觉得此人如何?”

方子期随口道。

“你是说那个朱正恩吗?”

“此子看起来虽然很年轻,但是城府极深。”

“我同他说过几次话,都有些摸不着他的底。”

“黄角有此人辅佐,倒是贻害无穷!”

“话说起来……”

“根据调查,这个朱正恩似乎同黄角的经历还有点像。”

“黄角是因为考秀才的时候屡试不第,再加上山岱省大旱,遂生反心。”

“这个朱正恩据说之前在宁江府的府学读书的时候被打瘸了腿,失去了考秀才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