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东北黑土谜影:苞米地的人形》(下)

矿灯惨白刺目的光束如同凝固的舞台追光,死死钉在那具焦炭般诡异的“人形残躯”上。¢我?地¢书?城¨ !埂,芯!嶵\全-浓烈到令人窒息的焦糊恶臭像一张有形的网,裹着蒸腾的黑烟和细微火星,在闷热的苞米地中央弥漫、扩散。几个后生终于忍不住,冲到旁边剧烈地呕吐起来。

李卫国强忍着胃里的翻腾和眼睛的刺痛,掏出那个屏幕磨损得厉害的旧手机,大拇指颤抖着按下三个数字。他几乎是吼着对电话那头喊:“110!我们是靠山屯!老苞米地里!挖出不得了的东西了!不像人!不是人!但是样子吓死人!带法医!要快!地点就是西头老韩家那片靠河沟地!”他喘着粗气,紧接着又拨通了乡卫生院的号码,声音嘶哑:“老林!赶紧开化验车带家伙事来!我们这儿……这儿……像是烧焦的怪东西……可能有……化学污染……那味道能把人熏死!”

他又急转向脸色惨白的村会计:“快!骑摩托车去小学校!把张老师请来!她是咱屯最有文化的!请她务必来认认!”会计哆嗦着应了一声,踉跄着冲了出去。

王建国带着两个还算镇定的民兵,紧握着手里的武器和那两盏矿灯,灯柱纹丝不动,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混着黑灰往下淌。灯光下,那焦黑“残躯”在最初的几声密集爆响后沉寂了下来,但谁也不知道它还会不会“发作”。

等待的每一秒都无比煎熬。被割开通道的苞米地里,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偶尔抑制不住的干呕声。黑暗中,整个靠山屯仿佛都在屏息凝神,不安的空气压得更低。

首到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急促的警笛声才撕破凝固的夜,由远及近,像救命符般刺入所有人耳中。,咸?鱼\墈¨书,徃? /勉?肺\跃,毒+警车的红蓝光芒在晨曦微光中闪烁,停在割出来的路口。几位穿着警服的民警和两位提着箱子、带着防护口罩的专业法医迅速下车。紧接着,乡卫生院那辆小面包车也颠簸着赶到,老林和助手穿着白大褂、拎着简易化验设备冲了下来。

“李书记!怎么回事?”带队的派出所所长秦海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穿过众人,第一眼就看到了矿灯聚焦下的那团焦黑。饶是他经验丰富,也被那扭曲诡异的形态和触目惊心的焦糊痕迹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秦所!你们可来了!”李卫国声音沙哑,像破锣,他快速把事情经过说了个大概:从老韩头撞见人形影子,到民兵几次看到,再到昨晚组织人手强光搜寻,最终发现这东西的经过。“强光照过去,那影子就缩了,像烧着了一样,噼里啪啦响,还出黑烟出火星,全是燎猪毛混着烧橡胶皮的呛人臭味!这……这东西到底是啥?”

老林己经戴着厚口罩和手套,靠近了些,仔细嗅了嗅空气中残留的焦臭,脸色越发严肃:“强光照射能诱发反应……伴随爆燃臭气……像有机材料不完全燃烧的特征……有化学品残留风险!赶紧把无关人群疏散开!戴上口罩!”他迅速指挥助手在稍远下风口处设置警戒线,架起简易的空气采样设备。

法医则更为谨慎,他们在强光下开始仔细勘查那“残骸”周围的地面,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刮取着焦黑地面上的黑色残留粉末样品,装入不同的样本袋密封、编号。其中一位法医注意到“残骸”腰部及下方粘附的那些焦黑块状物,用镊子极其小心地夹取了一点碎屑:“高度碳化,有油脂渗出……不排除有微量生物组织成分。·午^4!看·书^ *已`发_布+罪~新_漳?劫!”这声音很轻,但李卫国听得真切,心又是一沉。

就在这时,小学校长张月华老师也坐着会计的摩托车赶到了。她是六十年代的老中专生,学农学的,在靠山屯教书几十年,威望很高。她走到警戒线边,戴上了老林递过来的口罩,隔着几米远,在矿灯和晨曦的光线下眯着眼睛看。

看了好一阵,张老师的眉头越皱越紧,她忽然拍了拍腿:“哎呀!李书记!秦所!你们看这位置!再往前走二三十步,不就是前些年乡里在这片勘测说可能有点煤层露头的地方吗?”

这句话像一道电流击中了李卫国!他猛地瞪大眼睛:“煤层?!”前几年确实有过勘探队说这里地质构造复杂,有点劣质的薄煤层,但储量太少,不值得开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没人再想起这事!

张老师努力回忆着:“对!那勘探队的小本本上好像提过一句……说是附近要是有沼气或者其它易燃气体渗上来,碰上明火……就能燃……”

李卫国脑海里瞬间闪过昨晚那焦灼的“人影”:强光照射下剧烈收缩、爆燃、火星、浓烟、刺鼻的混合焦臭!这不就是气体在有限空间(那几颗密集苞米秆基部形成的隐蔽空间)内遇强光源(高强度矿灯)局部高温引发的瞬时爆燃现象吗?!那“人形”…那“人形”很可能是地质活动(煤层露头缓慢渗出的混合气体如沼气、甚至可能混有少量浅层油田伴生气或硫铁矿氧化生成的硫化氢?)长期在地下富集,并缓慢渗透到地表浅层后,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比如刚下过雨、天气闷热,植物根系呼吸产生的特定气体微环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气体浓度“包”!这个“气体包”因比重或温度原因,悬浮在地表植被根部附近。当有人无意中靠近或扰动,它就移动,看起来像“人影”;遇到强光源聚焦,局部温度瞬间升高,或者静电触发,它就爆燃了!昨晚爆燃后形成的焦糊物主要是烧焦的苞米须根、根际土壤有机质以及被瞬间点燃的微生物群?那些像“焦炭”的人形轮廓,其实是爆燃瞬间高温气流猛烈上升时,对周围空气产生的强烈视觉效果加上地面残留物粘连形成的某种巧合?

“沼气包?!”王建国也反应过来了,“那玩意儿真能害人!憋在个洞里,闷个耗子都能炸开!要是人点了火靠近……”

老林迅速采样分析结果出来了,他拿着检测仪的初步读数走过来:“空气样本检测到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显著异常,接近报警阈值!另外检出了硫化氢特征臭气!土壤残留物确实包含大量植物纤维碳化物和不完全燃烧的有机质炭化颗粒!强光照射引发区域瞬时气体燃烧的可能性非常高!”

秦所长听着几位专家七七八八的分析,心中的惊悸渐渐被科学的推断取代:“李书记,张老师,老林,你们分析得在理!从现场遗留的痕迹、气体检测结果和爆燃特征来看,这东西不是什么闹鬼!很可能就是一种特殊环境(地下浅层劣质煤层或油页岩露头伴生的可燃性混合气体、植物根系腐烂产生的封闭沼气等)聚集形成的、移动的‘气体泡’,在特定条件下被强光点燃爆燃了!”

李卫国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但随即涌起的是深深的后怕。“秦所!那这东西也太危险了!现在它炸开了,还安全吗?这地还能种吗?会不会还有别的泡?”

秦所长果断下令:“立刻把这片区域彻底圈出来!立好警示牌!老林,要辛苦你们,对整个受影响区域进行详细的土壤和空气成分测绘,确定气体来源范围和风险等级!后续看是否需要请地质队专门来处理!安全第一!”他又转向全体惊魂稍定的村民,语气严肃:“乡亲们!真相大白!是老地底下的脏气冒出来作怪!不是闹鬼!都别怕了!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这片区域,没有彻底排除危险前,谁也不许靠近!绕开走!”

人群彻底沸腾了,恐惧被巨大的释然冲散,随之而来的是嘈杂的议论和庆幸。压在靠山屯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被科学搬走了。

太阳终于完全升起来了,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驱散了最后的阴暗。包着警戒线的危险区域异常醒目。李卫国站在地头,看着劫后余生般忙碌着开始准备收割其他地块苞米的乡亲们,又看了看身边一夜憔悴但眼神重新坚定起来的老韩头和王建国,最后目光落在那两盏依旧刺眼的矿灯上。

“这次,”他用力拍了拍王建国的肩膀,声音不大,却像磐石一样稳,“是灯光把牛鬼蛇神照回了原形!是集体和科学的力量解开了谜团!以后啊,”他声音高了些,对着忙碌的村民,“咱们靠山屯,不光要种好地,还要看懂地!遇到啥邪门事儿,大伙儿团结在一起,更要靠科学说话!再不信那装神弄鬼的老黄历!”

他那件洗得发黄的老式军绿衬衫,在晨光下似乎也透出一股崭新的力量——那是破除迷信的坚定,是对科学的信赖,更是守护家园安宁、拥抱新风的决心。这土地上的秘密,终究要用理性的犁铧去翻开。

注:本文纯属虚构(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