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你这鱼怎么卖?
这几天他一首都不在大队,而是跑到了县城,可不是说他是来投靠亲戚了?
怎么会在供销社门口和人吵架?
因为要插队,不光是老头和赵宇峰吵了起来,其他人也开始吵吵嚷嚷。
放在后世,物资充沛,所以被人插队了可能没那么多人有意见,毕竟依旧能买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晚一些时间。
但是这会儿却不一样,供销社里面的东西是有限的,要是到的晚了,可能真的买不到。
所以插队不仅仅是早和晚的问题,而是在切切实实的损害利益。
眼看犯了众怒,赵宇峰只能愤愤不平的跑到后头排队。
这两天,他可谓是憋屈至极。
东西被偷了,而且还不知道是谁干的,为了能够顺利的度过冬天,不至于冻死,他只能来县城找亲戚。
其实说是亲戚,关系也挺远的,是赵宇峰一个远房表舅的女儿,她县供销社的采购员。
在县城住了几天,好说歹说,顶着一家人的白眼,总算借到了足够多的钱。
赵宇峰这会儿自然是要在供销社买生活用品,然后赶紧下乡。
要是再不回青山屯,只怕书记会跑到县城来找他。
“一群臭乡下的,以为我稀罕插队?”
“来到这里就倒霉,我看你们这帮人,没一个好东西!”
骂骂咧咧的走到最后面,赵宇峰并没有发现人群中的林卫东。/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
要是发现了,只怕又会吵起来。
林卫东这会儿却若有所思,买东西好啊,最好是多买一点。
就在这时,售货员站出来大吼一声:“别挤!每个人限购二斤咸盐,想要买布,又没带票的,别排队!”
空气中混杂着煤油和咸鱼的味道,三人挤了好半天,才终于来到柜台前。
女售货员这个时候,看上去己经特别不耐烦了,这会儿正打着哈欠:“你们买什么?”
“我们要腌菜缸,的最大的那一种,再要一个洗脸盆。”
叶淑珍踮起脚尖往里面张望。
女售货员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眼:“带票了吗?”
“带了带了。”叶淑珍连忙从兜里掏出了皱皱巴巴的工业券,这是她们用钱换的。
“六块钱,自己去那儿搬。”售货员伸手指了指远处的角落,那里有一排黝黑的大缸。
六块钱可不算便宜,算下来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两三个星期的收入。
所以花六块钱买一个腌酸菜的缸子,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这种陶缸在工业不发达的时候,贵一点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无论是从选土还是到入窑烧制,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
再加上这么大的陶缸,不管是包装还是运输,都很占用成本,而且储存的时候也需要占用大量空间,再加上在东北,这样的东西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所以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价格自然要高一些。
林卫东拍了一会儿,陶刚发出沉闷的响声,在售货员的白眼中,选了一个听起来最厚实的。
“我要这个。”
三人合力,把陶缸搬到外面,一连三次总算是搬完了。
“这东西这么大,该怎么弄回去啊。”汪彩霞愁眉苦脸,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
“我们雇一辆驴车吧?那边好像有赶车的人。”叶淑珍在旁边开口提议。
“你们帮我看着点,我去买点别的东西。”
林卫东和两个女人说了一句,就朝着邮局走去。
邮局是一栋灰扑扑的二层小楼,墙上刷着红色标语:人民邮电为人民。
林卫东先是花钱买了邮票,又把写给妹妹的信寄过去。
然后他兜兜转转,拿上了废品站。
废品站门口坐着一个戴狗皮帽子的老汉,这会儿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这年头的废品站,也是有国家正经编制的,而且进出都得登记,也难怪这老大爷这么的悠闲。
靠近这个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大院子,林卫东笑着说道:“你好,我想买一点旧报纸糊墙。”
老大爷指了指登记簿:“会写字吗?会写字的话先登记,报纸两毛钱一摞,自己去那边挑,不能打散,也不能用在别的用途。”
“记住了,要是有人发现你用报纸干别的事情……”
大爷意味深长的顿了顿,不说话了。
林卫东在登记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走进去挑选报纸。
里面的废品堆的宛如小山,但是看起来却整整齐齐。
林卫东随手挑了两摞,突然发现报纸旁边有一本旧书。
“《本草备要》?”
翻开看了两眼,这应该是一本古书,看上去有年头了,书页早就泛黄了,里面密密麻麻的记载的各类草药,从形状到功效一应俱全,而且还配着粗糙的手绘图案。
犹豫两秒,林卫东把书夹在报纸里面。
“你给算算这些多少钱。”选了三摞报纸,林卫东放到老大爷面前。
老大爷清点过后,眼睛微微眯起:“算你一块钱吧。”
三摞报纸明明只需要六毛,老大爷却收一块钱。
林卫东自然会意,多出来的西毛是书钱。
把钱给了老大爷,见对方登记时,只写了三摞报纸,林卫东笑着离开。
不过在走之前,他抽出一根大前门,“大爷,还有一件事想向您打听一下,咱们这县城,哪里能淘到稀罕的东西?”
老大爷犹豫两秒,把烟接过来别在耳朵后面。
“下乡知青吧?你这后生想买啥东西?”
“就是,买点山里的土货……”林卫东含糊的回答。
老大爷点了点头,烟袋杆一挥,指着西边开口道:“农机厂后头的巷子,去的时候小心点儿。”
林卫东谢过老大爷,就往巷子后头走。
过两天,他还得来一趟县城,至少得把狗獾油和赵宇峰的那些东西卖了。
至于这次,就先探探行情吧。
那么多东西,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卖完的,而且一次卖的太多,也容易惹来麻烦。
最好是能找到个有钱的人,私下出货比较安全。
来到了黑市,林卫东好奇打量。
说是黑市,其实也没什么隐秘,这块地方,连个老大爷都能指出来,在县城里可谓是人尽皆知。
里头也是人来人往,看上去比较热闹。
这样的地方,县革委会是知道的,只是懒得去管。
毕竟每年都能靠这个黑市,捞到不少油水。
“五分钱。”
巷子口,林卫东交了“保护费”,就光明正大的走了进去。
里头虽然挺热闹的,但是卖的东西却不多,绝大部分都是农副产品。
“这鱼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