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私下告状
炕上铺着一床崭新的被子,是闫雪和汪彩霞等人,这两天在周家帮忙一起做出来的新被面,布料虽然算不上高档,但是看上去厚实暖和,上面绣着一对鸳鸯,大红大绿看着格外的朴实喜庆。
天还没黑,只是有点昏黄,林卫东就点亮油灯。
橘黄色的光线笼罩小屋,启辰一下子变得私密又温馨。
周晓白坐在炕沿上,看着这个完全属于她和林卫东的房子,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林卫东看了一眼,去外面打了热水,简单的和人洗了个脸。
脱下外面穿着的正式衣服,换上平常穿的普通衣服,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和羞涩起来。
虽然早就认定彼此,但真到了这一刻的人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
周晓白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不敢去看林卫东
林卫东也难得有一些紧张,走到炕边上,坐在旁边,轻轻的握住了冰凉的小手。
“你应该累坏了吧?”他声音不知不觉有些沙哑。
“嗯。”周晓白如同蚊呐,头垂得更加低了。
“晓白。”林卫东抬起她的下巴,让对方看向自己:“现在开始,我们俩就是真正的夫妻了。*5*k?a_n+s¨h¢u~.^c?o^m~”
周晓白脸颊红的像是能滴出血来,眼睛水汪汪的,轻轻的“嗯了一声,主动投入林卫东的怀里。
火光摇曳,夜色慢慢深沉,两人的身影投在墙上,渐渐重叠在一起。
窗外,一轮弯月皎洁如水,温柔的笼罩这一座白天经历一波一场盛大热闹,此刻又归于宁静的温馨小院。
院子里,响起几声狗吠,衬托的夜色更加深沉。
这一夜,油灯亮了许久,才被人吹灭。
……
时间稍稍往前,在大家还没散去时,王德凯喝的醉醺醺的,脸上带着酒后的红晕,心满意足的打算告辞先回县城。
林卫东趁着这个机会,在大哥周为民耳边,悄悄的耳语了几句。
原本周为民脸上还带着笑容,一听这话,表情迅速变得凝重,难以置信的看着林卫东。
“你说的可是真的?这……这种大事儿,怎么不提前和我说一声!我……”
“大哥,这件事情主要是刘队长发力,我只是让你在旁边帮着看着点。”
“而且我这不就和你说了吗?要不要去,你自己决定吧。”
周为民脸色顿时阴晴不定起来。
王德凯这会儿己经走到了门口。
他知道自己留在这里,大家伙放不开,就懒得再继续待下去。,微.趣~小`税_ ¨已^发*布_蕞*歆′璋/洁!
大队长刘少平和周为民两人抢着相送,一路上说着客套话。
“王主任,今天招待不周,还请您多多包涵。”
刘少平笑着递过去一根大前门,这烟还是今天从林卫东那里得到的。
“王主任,谢谢你能来参加我妹子的婚礼,这真是让我们老周家有了天大的面子。”
周为民也在一旁帮腔,语气恭敬。
王德凯摇了摇头,心情颇佳:“哎呀,你这说的是哪里话,卫东同志是优秀知青,和贫下中农子女结合,这是大喜事儿,是好事!”
“我过来,也能沾沾喜气。”
三人说着就来到了大队部门口,王德凯刚打算继续往外面走,刘少平却一把拉住了他,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许。
“王主任,你先慢着点,你看这天色还早,回去的路也不近。”
“刚才九中上,人多口杂,也没能让您清静的喝口热茶醒醒酒。”
“要不先到我家坐坐,喝杯浓茶歇歇脚,再回去?顺便给您打点热水,也好洗把脸。”
王德凯想了想,确实感觉有点酒劲上头,歇歇也好。
而且他觉得这刘少平,仿佛话里有话,便点头答应下来:“也行,那就麻烦你了。”
周为民本来只是想送送领导混个脸熟,但是听到了这话,又想到妹夫说的那些事情,咬咬牙也打算跟上。
“对对对,王主任,咱们先去刘队长家醒醒酒,待会儿自行车让我来骑,我送您回去保证误不了事。”
于是三人拐了个弯,来到了刘少平家。
刘家的院子收拾的干净利落,他媳妇儿也赶紧烧水沏茶。
一杯热腾腾,略带苦涩的浓茶下肚,王德凯顿时感觉胃里舒服了不少,脑子也清醒了很多。
他靠在椅子上,刚想客套的夸几句这茶叶不错,就看见刘少平神色凝重地关上房门,又从屋里的炕席底下,小心翼翼的摸出一个油布包。
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个小本。
“王主任,”刘少平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有件事儿,我憋在心里很久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要是让人再这么搞下去,咱们青山屯大队的家底都要被人掏空了,社员的心也要凉透了!”
“今天在您这儿,是个难得的机会,我……我想我必须得跟你反映反映!”
王德凯一看这架势,心中咯噔一下,酒意瞬间清醒大半。
他坐首身体,眉头微蹙:“刘队长……你这是什么情况?慢慢说,别急。”
刘少平将小本子双手推到王德凯面前,因为激动,手指微微颤抖:“王主任,您看看这些,这都是我暗中记下的账!”
“这里头全是咱们大队的徐振国书记,还有他那个当会计的弟弟徐振江,这些年干的龌龊事!”
王德凯拿过本子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的时间、事项。
虽然他并不主管经济,但是这里面的内容写的格外首白。
比如:71年10月,知青安置粮到位多少斤,徐振江紧紧放放玉米碴多少斤,差额不知所踪,知青需自行筹钱向大队购买高价粮度日。
这分明是在说,徐家人贪污。
又比如:69年7月,公社下发化肥指标10袋,徐振国批条,徐振江经手,实际分给社员5袋,剩下5袋不知去向。
69年12月,大队卖公粮收入103.4元,账面仅记95元。
除此之外,还详细记录了评工分的时候,徐家亲属普遍虚高,跟徐家关系不好的人,经常因为小事被记缺勤,克扣工分。
以及徐家经常“借”大队的东西,可是却从来没有归还过。
一桩桩一件件,虽然记得不是那么的清楚,但很多事情只要一查,就能水落石出。
王德凯猛地合上账本,脸色铁青:“你给我看这个是什么意思?!”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愤怒,却并不因为徐振国做的这些事而生气,反而看向刘少平。
对方真想告状,应该去公社,而不是找他!
无论何时,越级告状,都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