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马双喜献计
面对大家七嘴八舌的询问,他含糊其词:
“我只是运气好……碰巧找到一个好地方,看到蛤蟆都聚到一块了。”
“告诉你们也没用,蛤蟆己经被我抓光了。”
他说的相当敷衍。
一边慌张的把蛤蟆重新抓回去,一边赶紧招呼林卫东,让他来清点。
众人见他不肯说,虽然心里像是猫抓一样好奇,但也不好逼问。
只是那羡慕嫉妒的目光,几乎要把赵宇峰淹没。
统计结束完,人群渐渐散去,或是满足或是失落的回家。
赵宇峰离开时,给了林卫东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林卫东脸上带着捉摸不透的笑容,微不可察地冲他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宇峰能抓这么多林蛙,自然是有林卫东的帮忙。
目的是为了对付陈贵荣。
陈贵荣差点毒死他一池子林蛙,这件事情可没那么容易就算了。
只是这个计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引人上钩。
第二天,整个青山屯大队,掀起了抓林蛙的狂潮。
有的甚至是一家老小全出动,去山上抓林蛙。
林卫东只负责检查,收下雌林蛙,做好登记。
其他的事情他一概不管。
当天晚上,赵宇峰又带了一大堆林蛙下山。·天_禧_暁-税¢蛧! ′更,歆?嶵*筷/
这下子,他成了大队的红人。
不知道多少人明里暗里,想打听他是在哪里找到的林蛙。
在这样的火热氛围中。
茶余饭后,田间地头,几乎所有人都讨论着,什么地方蛤蟆多,怎么抓。
他们憧憬着卖大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还是刘少平发现苗头不对,提醒大家不要忘记生产劳动。
这才让大家稍稍的收敛。
……
马家堡子生产大队。
之前马双喜急急忙忙,从青山屯大队回来后。
越想越觉得林卫东不是一般人。
他到了家,还顾不上休息,就跑到了大队书记马向东家里。
“支书!马支书!”
“我和你说个事儿!”
马双喜自来熟的拿起桌上的缸子,灌了一口凉水,急切的开口。
马向东正在吃晚饭,见他火急火燎,把碗放到桌上,皱起眉头:
“双喜,有啥事儿这么着急?慢慢说。”
“支书,我今天赶车,去了一趟青山屯!”
“您猜我遇上什么事儿了?”
“青山屯有个知青叫林卫东,他在大队里养蛤蟆。”
马双喜脸上带着激动:“从蛤蟆里面取出来的那个什么……雪蛤油。”
“卖了整整七百五十块!”
“多少?!”马向东嘴里的菜差点喷出来。/幻!想,姬′ *芜!错\内¨容′
他眼睛瞪得溜圆,“七百五十块?!”
“双喜,你别跟我这吹牛了,什么蛤蟆能有这么金贵?”
“千真万确!是我亲眼所见!”
“人家大队广播里说的,他们整个大队都听见了。”
“人家还要买两头大肥猪,请全大队的人吃肉呢!”
马双喜见到书记不信,恨不得赌咒发誓:
“我要是骗你,让我以后赶车都翻到沟里!”
见到马双喜言之凿凿,马向东这才将信将疑,神色变得严肃。
“真有这种事儿?养蛤蟆居然能挣这么多钱。”
“这……这事儿听着咋那么玄乎呢!”
马双喜叹了一口气: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信。”
“支书,我养的那头病牛,不一首是大队里的老大难吗?”
“喂的东西不少,却干不了活!”
“这次我赶车的时候,林卫东好像对那头病牛挺感兴趣的,说兴许有办法能治!”
这才是他来找马向东的目的。
“他还能给牛治病?”马向东更加惊讶。
“一个下乡知青,养蛤蟆也就罢了,还有这本事呢?”
“双喜,这事儿你可不能瞎闹。”
“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要是出了岔子,公社要问责的!”
“我知道!”马双喜连忙点头:
“所以这事儿得从长计议。”
“我是觉得,林卫东是青山屯大队的赤脚医生,又是城里人,见多识广。”
“说不定有办法?”
“万一他能治好,那咱们岂不是能甩掉个大包袱?”
“就算治不好,把牛卖给他们大队也好啊!”
“再不济,也能多问问养蛤蟆的事儿,看看能不能跟着学。”
“支书,那可是七百五十块啊!”
马向东沉吟片刻,觉得马双喜说的有道理。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顾虑。
“哪有那么容易把牛卖掉?”
“先不说公社会不会批准,人家会愿意买一头病牛?”
“而且,你让人家来给牛看病,他就愿意来?”
“非亲非故,一般人可不会自找麻烦。”
“还真沾亲带故!”马双喜猛的一拍手,乐呵呵的说道:
“这林卫东,娶了一个媳妇儿。”
“他媳妇儿的亲哥哥,和咱们队的马文娟相看上了。”
“虽说关系远了点,但也勉强能攀上亲!”
马向东愣了一下:“你是说,马老歪家的文娟丫头?”
“就是她!”
“要是文娟能嫁过去,咱们求马老歪女婿办点事儿,请一请林卫东,不就行了?”
马双喜觉得,这简首就是天赐良机。
马向东琢磨了一下,觉得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他饭也不吃了,立刻站起来:
“走,咱们去马老歪家里一趟,问问情况。”
两人朝着屯子西头,马老歪家里走去。
马老歪家里刚刚吃完晚饭。
低矮的土坯房里,油灯如豆。
马文娟正默默的收拾着碗筷。
她母亲马张氏,在旁边喋喋不休。
恰好,他们也在讨论周家的事情。
“这周家,咋还不过来商量亲事呢?眼看这个月没两天了。”
马张氏语气有点不满。
原本说好了这个月会过来,她是天天等,结果等到现在也没个动静。
她觉得周家对这门婚事,有些不太重视。
“那周老三,我就见过一面,人看着倒挺壮实,也不知道性子咋样。”
“当家的,你说周家来订亲,会带些什么东西?”
“要是东西少了,我可不会轻易答应。”
“耀祖眼瞅着也到了娶媳妇儿的年纪了,家里正是缺钱的时候。”
马文娟的弟弟马耀祖,翘着二郎腿,坐在炕上:
“姐,我可就指着你帮衬我呢!”
马老歪蹲在门槛上,闷头抽烟,对于屋子里的话,他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就在这时,院子外传来了马向东的声音。
“老歪,在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