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大明,永乐年间。-微,趣+暁.说, ?首+发.

朱棣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那颗悬了许久的心,终于在看到天幕那行字时,彻底死了。

该来的,还是来了。

父皇他……定然是知道了。

殿下,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全都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朱高煦仗着平日受宠,悄悄挪动了一下发麻的膝盖,对大哥朱高炽挤眉弄眼,压着嗓子蛐蛐。

“你看父皇吓得。”

“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被皇爷爷知道了就知道呗,挨打的又不是父皇自己。”

老大朱高炽看了他一眼。

“老二啊……”

“你就不怕,咱们三兄弟,全死在皇爷爷手里?”

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瞬间反应过来。

对啊!

要是洪武朝的父皇被杀,那他们……也就没了!

但转念一想,又不是自己本人,怕个什么。

朱高煦梗着脖子嘴硬:

“咱……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怕什么。”

旁边的朱高燧听得心惊肉跳,小声提醒。

“你们小声些……”

“父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他话音刚落,就感觉一道冰冷的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

朱高燧连忙把头埋得更低。

下一秒,朱棣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的响起。

“看来,你们很希望朕倒霉。”

“儿臣不敢!”

三个人齐刷刷地叩首。

朱棣冷笑一声。?精,武′暁?说!徃¨ -耕?欣¨醉\哙-

“朕平时给你们好脸色看多了,你们怕是忘了天威为何物。”

“你们几个,也就老大,在应天府时跟过父皇一段时间,知道父皇的脾气。”

他扫过一脸不在乎的老二和老三。

“你们几个,怕是不知道,什么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愈发森寒。

“放心。”

“父皇那边要是真想杀朕。”

“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别说你们,你们的母妃,你们的外公……”

“所有和咱们朱家沾亲带故的,一个都活不了。”

朱高煦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颤抖。

“不……不会吧?”

朱棣发出一声满是嘲讽的冷哼。

“你能比朕,更了解朕的老子吗?”

他缓缓抬起头,望着天幕,脸上竟流露出一丝茫然与怅惘。

“现在,只能希望大哥……能替朕求求情了。”

“若是母后还在的话,也许……”

……

苏铭过了马路。

他来到了午朝门公园的南门。

刚走几步,一座饱经风霜的古建筑,便撞入所有人的视野。

高达八九米的残破城门,静静地矗立在道路前方,像一个沉默的巨人,无声地诉说着六百年的光阴。

“家人们,我们眼前的,就是明故宫的午门。”

苏铭从左向右移动镜头,争取让观众们看清楚整个午门的全貌。

“午门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居中向阳,位当子午。′p,a¨o¨p^a?o¨z*w~w_.-c/o,m+”

“大家看电视剧,经常听到‘推出午门斩首’。”

“其实那是个误会,皇帝是不会在自家大门口杀人的。”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推出午门,到菜市口问斩。”

他指着正中间那扇最高大的阙门。

“这扇门,在当年是皇帝专用的。”

“当然,也有例外。”

“比如,皇后大婚那天可以走一次。”

“还有就是科举之后,新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也能走一次。”

“而旁边两道门,左边的文武百官走,右边的宗室王公走。”

“六百多年前,无数影响大明国运的官员,就是从这里,每天进宫打卡上班。”

天幕上的弹幕,适时地跳了出来。

【就这?】

【感觉就是一堵墙啊,光秃秃的。】

【那叫墩台!墩台上面原来有五凤楼的,全被拆了!】

【太可惜了,房子都没了,就剩下些地基和墙根。】

【我小时候就住中山门,那会儿这公园还是敞开的,经常跑过来玩,后来才修了围墙。】

【真的太可惜了,要是能完整保留下来……】

“没错,看来家人们都很懂啊……”

“现在午门剩下的,主要就是这个墩台了。”

苏铭没有反驳,反而走到了大门旁边,将镜头对准了下方精美的石雕基座。

“大家看,这是须弥座。”

“这种形制和上面的云龙纹饰,都是明初石雕的典型手法,非常珍贵。”

【和北京故宫的好像!】

苏铭说着,首接向最左边走去,迈步登上了通往墩台上方的石阶。

上来之后,镜头里的平台空空荡荡。

只有一排排外方内圆的石头,整齐地排列在地面上。

它们安静地排列在原地,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这些,就是柱础。”

苏铭走到一个巨大的柱础旁,用手比了比大小。

“当年,一根根几人合抱的巨大金丝楠木柱子,就立在这些柱础上,撑起了一座宏伟壮丽的五凤楼。”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五座重檐庑殿顶的楼阁,金瓦红墙,在阳光下该是何等的气派辉煌。”

镜头在空旷的平台上扫过,仿佛能看到昔日楼阁的幻影。

片刻的沉默后,苏铭又走向城墙侧面的砖块。

“这里的每一块城砖,上面都刻着铭文。”

镜头拉近,斑驳的砖面上,可以看见当年工匠留下的字迹。

苏铭指着砖块侧面模糊的印记:

“铭文记录了烧造这块砖的工匠、监工、以及地方官吏的名字。”

“一旦砖的质量出了问题,就可以根据铭文,层层追究责任,一个都跑不掉。”

饱经风霜的砖块,尽管在时光的侵蚀下,变得有些残破。

但依旧挺立在那里。

【这责任制,绝了!】

【可惜了,两侧的双阙在民国时期拆掉了,不然比现在壮观多了。】

【这可都是六百年前的原物啊!摸一摸都感觉能沾点龙气!】

【可惜只剩残垣断壁……】

苏铭在墩台上,靠着墙边站了一会儿。

镜头里,阳光明媚。

街道旁的高大树木随风摆动,枝叶的影子落在行人和车流上。

一阵风吹来,苏铭闭上眼睛。

也不知道这样的景色,落在古人眼里。

会有什么反应……

……

大明,坤宁宫。

宫内正一片混乱。

“母后,救救西哥啊!”

“母后!父皇要把老西抓去杀了!”

“母后,母后,呜啊啊……”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领着一众弟弟,连滚带爬地冲进了坤宁宫。

而年纪小的那几个,像一群受惊的雏鸟,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哭喊声撕心裂肺。

马皇后正坐在殿中,完全没有心思欣赏,天幕上那座她无比陌生的午门。

因为她还陷在刚才看到的弹幕中。

朱棣、迁都、北京……

为什么老西会迁都北京?

她的标儿呢?

她扶着桌沿,身体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孩子们的哭喊声。

她赶忙站起来,来到门外,看着跪在地上的老二和老三,她面露惊诧:

“你们说什么?陛下要杀老西?”

老二和老三,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刚才在翰书院内发生的事情,一股脑说了出来。

老五听哥哥们说完,急切地抓着马皇后的衣袖,催促道:

“母后,您快去救救西哥吧……”

“再不救,就来不及了!”

马皇后很快冷静下来,她知道天幕透露出来的事情重大。

更清楚朱重八会做什么……

看着跪了一地的孩子们,马皇后深吸一口气:

“别哭了,都起来!”

“随我去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