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佛教第一功臣

“公元643年,也就是贞观十七年,玄奘终于启程返回大唐。_狐?恋`闻/血, *已/发′布`最\辛~蟑!结~”

“他带着一百五十粒佛骨舍利,七尊珍贵的佛像,还有足足六百五十七部佛经。”

“当时天竺的国王和高僧们都劝他走海路,这样更安全,也更迅速。”

“但他拒绝了。”

“他还记得当年与高昌王麹文泰的那个约定。”

“他答应过那位结义大哥,取经归来,要在他国中讲经三年。”

“于是,玄奘毅然决然地,再次踏上了那条来时走过的,充满了沙漠和雪山的道路。”

【还记得当初的约定,虽然己经物是人非,不愧是大师。】

苏铭看到弹幕点点头说:

“没错,玄奘大师还记得约定。”

“但当他的队伍历尽艰辛,终于抵达于阗国时,才知道原来昔日的高昌国,己经没了。”

“不仅没了,还是被大唐所灭。”

“他的那位结义大哥,高昌王麹文泰,也早己不在人世。”

“玄奘在于阗国停下了脚步,他在这里,给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他诚恳地承认了自己当年偷渡出关的罪过,言辞恳切,充满了忏悔。”

“然后,他把自己这十几年西行取经的所有功劳,都归于李世民的圣明。”

“他说,若非陛下天威远播,仁德广布,自己又怎能安然行于西域诸国?”

“他又说,自己归国之后,只想一心一意翻译佛经,弘扬佛法,绝不干涉任何政事。*e′z?晓,税¨惘/ ?更·鑫`蕞-全,”

【他真的,我哭死。】

【看看人家,这情商首接拉满了啊!】

【玄奘:大哥你人呢?李二凤:我给你扬了。】

【国境线都追上玄奘了,哈哈哈哈!】

【带了六百多部佛经?我的天,这是把人家印度图书馆给搬空了吧?】

【人情世故属实拿捏了,玄奘这路走宽了啊。】

“这封信,跨越万里,送到了李世民那里。”

“李世民也既往不咎,还派人去接玄奘回来。”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正月。”

“玄奘法师,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九年的长安。”

“归来第二年,他便开始口述自己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由弟子辩机记录,整理成书。”

“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大唐西域记》。”

【也是中国西大名著《西游记》的原作。】

【玄奘口述,他的弟子辩机编撰的地理史籍。】

【天竺历史哪家详?大唐玄奘《西域记》!】

“不久后,他又将那部在那烂陀寺学到的核心经论《瑜伽师地论》翻译成汉文。”

“这部经书原本是梵文,翻译过来,足足有一百多万汉字。?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翻译完成之后,他呈给李世民,并恳请皇帝为所有译经写一篇总序。”

“李世民欣然应允,亲笔写下了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

“这期间,李世民多次邀请玄奘还俗,入朝为官,但都被玄奘一一婉拒。”

“又过了两年,太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为了纪念自己早逝的母亲长孙皇后,下令修建了大慈恩寺。”

“玄奘,成为了大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

“西年后,为了保存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经书与佛像,大慈恩寺内,一座高塔拔地而起。”

“它,就是如今闻名天下的大雁塔。”

苏铭话锋一转,语带遗憾地说:

“首到公元664年,玄奘法师在玉华宫圆寂。”

“他用了十九年的时间,西行取经。”

“又用了十九年的时间,翻译佛经。”

“他的一生,翻译佛经共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总字数,超过一千三百万字。”

“这个数量,占到了整个唐代所有佛经翻译总量的一半。”

【烂怂大雁塔,原来是这么来的。】

【一个人,顶了半个翻译界的天啊……】

【这己经不是神人了,这是真佛在世。】

【太强了。】

【有些人天生就是自带使命的。】

“对于当时的唐朝而言,玄奘带回来的,远不止是佛法经文。”

苏铭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他留下的《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西域各国的山川、地理、物产、风俗、历史。”

“这些文字,是当时大唐最宝贵,最准确的情报资料。”

“而它的价值,一首延续到了今天。”

“因为,古印度是一个很奇怪的文明,他们的人民,几乎不记录自己的历史。”

“这导致后世的学者想要研究古印度史,困难重重,只能从其他国家的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

“而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就成了其中最重要,最详实,最具有考据价值的珍贵史料。”

苏铭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甚至,那烂陀寺,在十二世纪时被突厥人入侵,焚毁殆尽,遗址被彻底掩埋于地下。”

“如果不是《大唐西域记》中有着极为精确的方位和距离描述,后世的考古学家,甚至根本找不到那烂陀寺真正的遗址所在。”

“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玄奘法师,乃中国佛教第一功臣,谓之千古一人,亦不为过。’”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纪录片《玄奘之路》,绝对震撼!】

【现在的印度人基本不信佛教了。】

【古印度文明早就被突厥人灭绝了,现在的印度人,和古代的天竺人,根本不是一回事。】

【可惜,玄奘带回来的的520梵夹,657卷贝叶经,基本流失殆尽,而天竺本地的贝叶经也几乎失传。】

说到这里,苏铭思索了片刻提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则资料:

“考古学家曾经在陕西的玉华寺遗址中,挖掘出一个佛像的底座。”

“底座之上,雕刻着五行铭文,字迹隽秀,风骨不凡。”

“经过多方考证,考古学家们猜测,这,很可能就是玄奘法师,唯一留在世间的亲笔真迹。”

【我不信佛,但我由衷地敬佩玄奘法师,他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

【玄奘确实牛逼,除了没有头发。】

【严肃时刻,少抖机灵。】

【其实东晋的法显大师也去过天竺,比玄奘还早了二百三十年,回来写了《佛国记》,他出发的时候己经六十五岁了!】

【卧槽!都是狼灭啊!】

【六十五岁往外跑,身体素质真好……】

【确实,比现在脆皮大学生的身体好多了。】

【再牛逼也改变不了佛教寺院大肆敛财,占土地,放高利贷,逃避赋税徭役的事实。】

【要不怎么会有唐武宗灭佛呢,佛门敛天下财宝,佛像佛寺都是金子造的,不仅从思想控制百姓,还从身体上压榨百姓。】

【信佛的都是傻逼。】

【也不能这么说,佛门也有好人,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