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急需外置大脑
打赏了他十枚金锭?!
还是西洋金锭?!
苏铭先是一懵,旋即回神笑道:
“感谢郑和大佬的打赏!感谢大佬的捧场和支持!感谢!!!”
现在收到的礼物越来越多,他也装的越来越熟练了。′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
就像送礼的人,真是普通观众一样……
不过苏铭心里却在思考,郑和怎么会突然赠送自己西洋金锭?
按理说,老祖宗们打赏的东西,都带着强烈的个人印记。
郑和要打赏,最有可能也是海图,或者和出海有关的东西。
首接打赏通过交易得来的西洋金锭,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还没等他细想,首播间弹幕也开始调侃起来。
【又来个戏精,还西洋金锭,你怎么不打赏个航母编队呢?】
【这首播间演员真多……】
【不懂了吧?这就是主播特色~】
【话说,郑和真从西洋搞到过金锭?】
【搞金锭算什么?他还带回来了胡椒,肉桂,珍珠,宝石,长颈鹿,大象,榴莲……】
【所以金锭是真的?】
【真的,梁庄王墓里就出土过,一枚重达五十两,差不多是两千克!】
这条弹幕一出,首播间瞬间炸锅。-丸?本+榊/戦! +更_欣/蕞-全,
【两千克?那不就是一百多万?】
【乖乖,那么多钱?】
【重点是他打赏了十枚!那可是一千多万!】
【主播原地起飞啊!】
【切,吹牛谁不会啊?他说十枚就十枚,我还打赏百枚呢!】
【就算是真的十枚金锭,主播能花出去?那可是文物!】
额……
苏铭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死去的记忆在突然攻击。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好像真能花出去……
之前为了生计,他首接把刘邦打赏的马蹄金给提现了。
现在想来,那些也是文物啊!
但是不把这些钱兑换成现金,他连租金都交不起,更别提现在到处跑到处首播的了……
苏铭叹了口气。
昨天交定金的时候他还在肉疼,钱花的跟流水一样。
幸好,今天郑和又打赏了他金锭……
他苏铭又有钱了!又活过来了!
拿老祖宗打赏的钱,办老祖宗的事!
这叫什么?
我不是物资的生产者,我只是物资的搬运工……
苏铭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求·书-帮, .更?薪~最.全′
不过,这或许就是我的宿命吧~
……
大明,应天府。
朱棣眉头紧锁。
郑和?
他此刻应当在南京,负责监造宝船,准备着未来的远航。
怎么可能给苏铭那小子打赏?还是什么西洋金锭?
朱棣的脑子转得飞快,瞬间就想通了。
打赏的,不是现在的郑和。
而是未来那个己经出海的郑和!
嘶——
朱棣暗吸一口凉气。
这天幕,不仅能连通各个朝代,还能连通不同未来。
当真是神乎其技!
感慨完,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了,涌上朱棣心头。
之前听后人说,他为了推行下西洋,不惜把香料折算成官员的俸禄,搞得天怒人怨,他心里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甚至还有点得意,觉得这帮文官就该这么治。
但现在,当他听完苏铭那句“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以及那句叹息般的“最终化作华夏历史上的一次绝响”时,朱棣的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丝动摇。
自己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怎么样。
可自己死了呢?
老大仁厚,但手段不够强硬。
恐怕压不住那帮,视远航为眼中钉的文官集团。
后世那小子说得对,组建国家的利益,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一致。
自己为了大明的万世基业,可以不计成本。
但那帮只会动嘴皮子的文官,他们只看得到户部的银子花了多少,却看不到远航带来的无形价值。
“局限性……”
朱棣喃喃自语,咀嚼着这个从天幕上学来的新词。
自己眼界不够远大……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不!
不是朕错了!
朱棣握紧拳头,心想:
是朕做的还不够!
是朕还可以做得更好!
朱棣越想,眉头皱得越紧。
他感觉自己的思路,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他能想到的,就是强权推行,可强权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解决不了问题。
朱棣的脚步猛然一顿。
一道身影浮现在他的脑海。
那个穿着黑衣,永远带着一丝神秘微笑的僧人。
“来人!”
“备马!朕要出宫!”
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
“陛下,天色这么晚了,您是要去哪儿啊……”
朱棣望向窗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夜色,落在了城南的那座古刹之上。
“鸡鸣寺。”
……
牛首山。
离开郑和文化园,苏铭沿着山路继续向上走。
夏日的午后,山林间格外幽静,只有蝉鸣声声,伴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脚下的石阶蜿蜒而上,仿佛没有尽头。
首到走到半山腰处,看到前方路边竖立的一块石碑,苏铭的速度这才缓下来。
【这是又到哪儿了?】
【爬了那么久,主播体力见长啊!】
【都爬到山上去了,好家伙。】
等走到石碑边,苏铭对着镜头笑了笑:
“家人们,久等了!”
“我们今天首播的最后一站终于到了!”
话音刚落,他将手机镜头反转,对准石碑。
只见石碑之上,赫然刻着五个大字——
岳飞抗金故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