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姐姐的遗物

送走王翠兰,沈妙音才转向顾耀赫,将刚才遇到林哲瀚以及王翠兰带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她甚至拿出了那张只有名字和单位的名片。

顾耀赫听着,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沉了下来。

他接过那张材质精良的名片,指尖摩挲着上面凸起的印刷字体,“林哲瀚,省城经济政策研究办公室……”

这个单位名称听起来很普通,甚至有些边缘化,但配上那辆罕见的上海牌轿车和那人神秘莫测的态度,就显得极不寻常。

“他特意打听岳父,还去了西山坳……”

顾耀赫沉吟着,眼神变得深邃,“来者不善。”

【省城来的,直接找上妙音,还暗中调查,目的绝不单纯,难道和岳父那段模糊的历史有关?还是针对我来的?】

顾耀赫心中瞬间闪过数个念头。

他握住沈妙音冰凉的手,“别怕,这事交给我,从今天起,尽量不要单独出门,如果这个林哲瀚再找你,立刻通知我,或者想办法到人多的地方去。”

感受到丈夫掌心的温度和力量,沈妙音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但那份不安依旧萦绕不去。

“耀赫,他到底想干什么?我爸他会不会真的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她心里也没底了。

“不管是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顾耀赫语气坚定,“在没弄清楚对方底细和目的之前,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你安心养胎,厂里的事暂时放一放,西山坳那边我会让其他人跟进。”

尽管顾耀赫尽力安抚,但林哲瀚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顾家荡开了层层涟漪。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林哲瀚没有再出现,也没有任何异常发生。

但顾耀赫并没有放松警惕。他动用了自己在省城的人脉,悄悄调查这个“林哲瀚”的背景。

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有些模糊,此人确有其人,在那个政策研究室挂了个闲职,但背景很深,活动能量不小,具体是哪个山头的人,却讳莫如深。

这种神秘感反而加重了顾耀赫的疑虑。

沈妙音尽量待在家里,但孕期烦闷,偶尔也会在家属院里散步。

她总能感觉到一些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有时是陌生的面孔,有时甚至是平时还算熟悉的邻居,眼神里带着探究和一丝难以言说的意味。

【他们是不是也听说了什么?】

沈妙音心里憋闷,却又无从问起。

这天,食品厂的会计匆匆找来家里,脸色为难,“沈同志,县供销社那边本来谈好下一批货的款子这几天就结的,刚才来电话,说……说手续上有点问题,要再等等。”

沈妙音心里“咯噔”一下,“手续问题?之前不都审核过了吗?”

会计支支吾吾,“那边也没说清楚,就说是上面的意思,让暂缓。”

沈妙音立刻明白了,这恐怕又是那个林哲瀚在背后使绊子!

他甚至在不动声色地切断食品厂的销路!

她强压着怒火,“好,我知道了,这事我会向顾团长汇报,你先回厂里,稳住大家情绪。”

会计走后,沈妙音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无力。

她辛苦筹划,一点点做起来的食品厂,难道又要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原因陷入困境?

晚上顾耀赫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眼神冷冽如冰。

“看来,他是想从各个方面给我们施加压力,逼我们自乱阵脚,或者逼我们做出某种反应。”

顾耀赫冷静地分析,“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供销社的路子暂时走不通,我们就继续深耕部队内部和周边厂矿,质量过硬,不怕没市场。”

虽然这么说,但顾耀赫深知,失去供销社这个主要渠道,对食品厂的发展无疑是沉重打击。

就在顾家为林哲瀚的出现和食品厂的困境忧心时,西厢房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已经回来的陈景明工程师站在门口,他看起来更加清瘦憔悴,眼窝深陷,但眼神却比往日多了一丝清亮和决然。他姐姐的病暂时稳定了,但他心头的巨石并未落下。

“顾团长,妙音同志。”

陈景明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有件事我想我应该告诉你们。”

顾耀赫和沈妙音对视一眼,将陈景明让进屋里。

陈景明从贴身的衣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本子。

“这个是我姐姐临死前,挣扎着交给我的。”

陈景明的眼眶红了,声音哽咽,“她说,这是父亲临终前托付给她,让她务必保管好,将来若有机会,交给一个叫‘林哲瀚’的人,或者如果那人来寻,可以用它换取一家人的平安。”

“林哲瀚?”顾耀赫和沈妙音同时一惊!

陈景明沉重地点点头,打开了油布包,里面是一本纸张发黄脆硬的日记本,看样式是几十年前的旧物。

“我……我看了里面的内容。”

陈景明脸上露出羞愧和挣扎,“我知道不该看,但我姐姐说不清,我担心……没想到,里面记载了一些……一些关于沈建国先生,也就是妙音同志父亲早年的事情。”

沈妙音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陈景明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模糊的钢笔字迹,“这上面记录,大概在解放前夕,沈先生曾无意中帮助过一位陷入困境的地下工作者,并受托保管了一批重要的物资或者文件。”

“当时情况危急,交接仓促,后来因为时局动荡,双方失联,日记的主人,也就是我的父亲,似乎是那位地下工作者的联络人之一,他一直在暗中寻找沈先生和那批东西的下落。”

顾耀赫和沈妙音屏息听着,这简直像传奇故事里的情节!

“这和林哲瀚有什么关系?”顾耀赫敏锐地问。

陈景明指着日记后面一页的一个名字,“日记里提到,当时委托沈先生保管东西的那位同志,化名就叫‘林瀚’!而这位林哲瀚,年纪,来历都对得上,他很可能就是那位‘林瀚’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