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四面楚歌的东洋

济南府司令部内,牛天赐通过系统提供的大幅面战略地图,清晰地看到了日本政府急调海外兵力的动向。

一支支运输船队正从华夏东北、朝鲜半岛的港口启航,汇聚成数股灰色的洪流,试图冲破海洋,回援那烽火连天的本土。

“想回来?问过老子没有!”牛天赐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笑意。

他绝不允许自己精心策划的“内乱”被这些海外归来的精锐部队扑灭。

这些部队一旦成功登陆,必将极大地增加他征服计划的难度和损耗。

“系统!”他再次发出指令,“我们的‘海蛟’旅团那几艘伪装炮舰,数量太少,肯定挡不住联合舰队的主力护航编队。

立刻,给我兑换一支能够执行破交、封锁任务的舰队!

不需要和联合舰队决战,只需要能拦截、击沉那些运输船!

同样,要做成看起来像是……像是某国暗中支持卖给‘叛军’的旧式战舰!”

【指令已接收,正在筛选符合“破交/封锁”任务的舰艇单位.…】

【筛选条件:外观老旧或可伪装为外国二手舰艇。

火力足以对付无防护或轻防护运输船及少量护航舰。

航速适中,兑换成本-优化。】

【推荐列表生成:】

【‘海狼’级伪装袭击舰】(辅助巡洋舰/商船袭击舰)

【描述: 以大型高速商船为蓝本,暗中加装数门150mm左右口径的旧式舰炮、鱼雷发射管和高射机枪。

外观保留商船特征,可悬挂假旗航行,接近目标后突然亮出武力。

擅长远洋破交,猎杀单独航行的运输船。】

【兑换单价: 40000000 造化值/艘 】(可兑换4-6艘组成袭击分队)

【‘礁石’级雷击舰队】(鱼雷艇/驱逐舰小队)

【描述: 由数艘伪装成旧式驱逐舰或大型鱼雷艇的舰艇组成。

装备主力鱼雷和中小口径速射炮。

航速较快,擅长夜间或恶劣天气下发起突袭,对运输船队进行雷击后高速脱离。】

【兑换单价: 2500000 造化值/小队 】(每小队含3-4艘舰艇)

【‘水鬼’袖珍潜艇分队】(特攻潜水单位)

【描述: 兑换数艘技术简单、隐蔽性高的袖珍潜艇或人操鱼雷。

由死士操纵,可提前部署在主要航线的水下,待运输船队经过时发起自杀式攻击,极其隐蔽,难以防范。】

【兑换单价: 1500000造化值/分队 】(含5-8艘单位及操作员)

“兑换!‘海狼’舰四艘!‘礁石’舰队两个小队!‘水鬼’潜艇三个分队!”牛天赐毫不犹豫地下令,“立刻投放至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以及本州岛以西的主要航线上!

任务目标:无差别攻击所有悬挂日本旗的运输船和商船!

最大限度阻止其兵力和物资回流本土!”

【指令确认,消耗造化值... 单位兑换中... 投放至指定海域...】

刹那间,在日本周边繁忙的海域上,诡异的“幽灵舰队”开始出现。

一艘看似笨重的“商船”在接近一支由老旧驱逐舰护航的运输船队时,突然撕开伪装帆布,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炽烈的炮火瞬间笼罩了毫无防备的运输船!

几艘看似锈迹斑斑的“旧式驱逐舰”利用夜幕掩护,高速逼近另一支船队,在极近距离上发射密集的鱼雷,海面上顿时爆起冲天的水柱和火焰,数艘运兵船被拦腰斩断,迅速下沉。

更可怕的是水下神出鬼没的袖珍潜艇,它们悄无声息地接近庞大的目标,用自杀式的攻击,将一艘艘满载士兵和装备的船只送入海底。

东洋赖以回援的生命线遭到了致命打击。损失惨重,许多运兵船连人带装备沉入冰冷的海底,生还者十不存一。

航速缓慢、防御薄弱的运输船队成为了最好的靶子。

“叛军”竟然拥有如此规模的海上力量?

这一消息比本土遭到攻击更让日本军部感到惊骇和困惑。

他们无法理解,这些舰艇从何而来?是谁在背后支持?

这种未知加深了恐惧。

原本准备寻找“叛军”主力舰队决战的联合舰队,被迫分散力量,疲于奔命地为运输船队护航,并四处搜索这些神出鬼没的袭击者,却往往一无所获。

强大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在这种抓老鼠的游戏中有力无处使。

由于航线变得极度危险,剩余的运输船不得不采取更曲折、更耗时的航线,或者等待强大的护航编队,严重迟滞了海外兵力回援的速度。

牛天赐通过系统地图,满意地看着代表日本运输船队的符号不断减少、绕道甚至停滞不前。

海上的封锁线正在有效形成。

“哼,”他冷哼一声,“陆地上,我的军团在碾轧。

海洋上,我的幽灵舰队在猎杀。我看你们还能撑多久!”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本土战场,命令“岛津猛”加大攻击力度,务必在海外援军大规模突破封锁线之前,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牛天赐在日本本土点燃的战火,其影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向外扩散,猛烈冲击着日本帝国看似庞大却根基不稳的殖民体系。

朝鲜半岛。

这里距离最近,感受也最为直接。

随着驻朝鲜军主力(如第十九、二十师团)被紧急抽调和“幽灵舰队”对朝鲜海峡的封锁,半岛上的日本守备力量骤减,且与本土的联系变得极其困难且危险。

一直备受压抑的朝鲜民族独立运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各地的抗日团体,如“朝鲜义烈团”、“独立军”等,活动骤然频繁起来。

他们袭击警察驻所、破坏铁路和通讯线路、伏击小股日军和官员,甚至开始公开在一些偏远地区建立临时政权。

汉城(今首尔)、平壤等大城市虽然还在日军控制下,但暗杀、爆炸事件频发,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反抗的气息。

剩余的日本驻军和殖民官员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惶惶不可终日,深深感受到了“后方”不稳的切肤之痛。

台湾岛。

消息通过零星闯过封锁线的船只或无线电艰难传来,台湾岛内的抗日志士同样深受鼓舞。

虽然大规模起义仍因力量对比悬殊而难以发动,但小规模的破坏活动显著增加。

山林间的原住民抵抗武装、城市里的文化协会地下成员,都看到了希望,活动更加大胆。

东洋总督府不得不加强警戒,原本用于“理蕃”和镇压的军警力量被更多地牵制在维持内部秩序上,统治成本急剧升高。

关东州(旅大租借地)及南满铁路附属地。

这里是日本经营华夏东北的桥头堡,也是关东军的老巢。

如今关东军精锐被大量抽走,剩下的部队主要固守几个大城市和战略要点,力量空虚暴露无遗。

一直活跃在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土匪武装(其中不少有抗日倾向)、甚至秘密活动的共产党地下组织,都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

他们加强了对南满铁路线的破坏,袭击小规模的日军巡逻队和殖民据点。

张作霖的奉系军阀虽然表面上与日本合作,但其内部反日情绪也借此机会抬头,对东洋人的态度变得微妙和强硬起来,使得东洋在此地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遇到了更大阻力。

东洋本土的“内乱”及其在殖民地引起的连锁反应,迅速引起了其他列强的密切关注。

英美等国。

最初是震惊和困惑,他们无法理解日本为何突然陷入如此大规模的内战。

随后便是警惕,他们担心东洋的混乱会波及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和航运安全。

同时,他们也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看到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突然自顾不暇。

他们严格保持“中立”,并不打算掺和进去。

莫斯科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

东洋陷入内乱和殖民地动荡,极大地减轻了苏联在远东的压力。

济南。

通过系统不断反馈的、因殖民地反抗和袭击日军而获得的零星但持续的造化值增长,牛天赐满意地笑了。

“很好!非常好!”他在书房里踱步,“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本土乱,殖民地也跟着乱!这下小鬼子是真真正正的焦头烂额,四面楚歌了!”

他意识到,自己攻击东洋本土,不仅是在完成征服,更像是一脚踹倒了一个外表光鲜实则内部已被蛀空的架子。

殖民地的反抗浪潮,进一步牵制、消耗了东洋本就捉襟见肘的军事和行政资源,使其更加无法集中力量应对本土的“岛津猛”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