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东都有变,杨广返回

第163章

杨广一愣,随即大喜。

赵二虎是他曾经派给苏信的,最终成为苏信身边嫡系之一。

由他来送信,定是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

“你们的进展如何了?”

“回陛下,一切顺利。”赵二虎激动地说道。

“臣出发时,王庭已被我军攻破,始毕可汗被生擒,阿史那咄苾已被斩杀!”

“武安王特意让臣将这封书信交给陛下!”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封完好的书信,双手奉上。

杨广接过书信,他能想象到,信中定写满了捷报。

而旁边那十几名被押来的突厥人,此刻也战战兢兢地开口解释。

他们并非散兵,而是赵二虎从草原带出的向导。

杨广的目光掠过那些瑟瑟发抖的突厥向导,最终落回手中的书信上,嘴角的笑意愈发浓烈。

他抬手对亲兵吩咐:

“赵二虎一路奔波,劳苦功高,带他下去好生歇息,再备些热食酒水。”

“谢陛下!”

赵二虎躬身叩谢,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书信中的消息,定然让陛下极为满意。

待赵二虎退下,杨广迫不及待地拆开蜡封,展开书信。

目光扫过字迹,他原本带笑的眼神渐渐锐利,握着信纸的手指不自觉收紧 。

苏信竟仅用千人,便横扫东突厥腹地,连破数座营地,直至踏平王庭!

自大隋开国以来,何曾有过这般以少胜多的壮举?

东突厥王庭沦陷,意味着这个盘踞北方多年的草原霸主,彻底完了!

从此,长城之外的游牧部族,再也无法对大隋构成实质威胁。

古往今来,多少王朝被游牧民族拖垮、侵扰。

唯有大隋,在他手中彻底解决了这隐患!

而缔造这等功绩的,竟是个年仅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这般成就,足以横贯古今,怕是再无来者能轻易超越。

杨广越看心越热,胸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豪情与快意。

一旁的张须陀见杨广盯着书信出神,手指微微发颤,心中不禁咯噔一下。

莫不是苏信孤军深入遭遇不测,被突厥人围困了?

陛下这是心疼自己的女婿,又急又怒?

若是如此,那可就糟了!

张须陀暗自咬牙,就算自己这把老骨头扛不住,也得带千八百精锐冲一次草原!

未必能重创东突厥,但拼了老命把苏信捞出来,应当还能办到。

就在张须陀暗自盘算之际,杨广突然仰起头,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越来越响,带着压抑多年的畅快,震得周围亲兵都忍不住侧目。

谁能真正懂他?

懂他不甘活在隋文帝阴影下,懂他渴望建立超越父辈的伟业?

唯有苏信!

这个年轻人,不仅帮他扫平了边患,更送上了一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的厚礼!

“天可汗!天可汗啊!”

杨广颤抖着将书信甩给张须陀,胸膛仍因激动而剧烈起伏。

这消息太过劲爆,比他任何时候都要畅快千百倍 。

这是属于他的尊号,是东突厥心甘情愿奉上的、远超圣人可汗的荣耀!

“天可汗?”

张须陀双手接过书信,瞳孔骤缩。

他当然知道,上一个被东突厥承认的圣人可汗,是隋文帝杨坚。

可那尊号终究有憾 。

西突厥等部族从未认可,始终游离在外。

而天可汗 三字,寓意如天般至高无上的可汗,比圣人可汗的威慑力与尊崇感,不知高了多少层级!

更重要的是,先帝当年没有苏信这般能征善战的猛将,可当今陛下有!

若西突厥敢不承认天可汗尊号,以陛下的性子,定会举兵西征,打到他们俯首称臣为止!

张须陀快速看完书信,又将其传给身旁的将领。

一传十,十传百,御营中的将领们看完后,皆难掩震惊之色,纷纷交头接耳:

“仅千人便踏平东突厥王庭?这东突厥何时变得这么好打了?”

“哪里是东突厥好打,是武安王太猛!”

“先平吐谷浑,再破高句丽,如今又灭东突厥,这战绩,古往今来也没几人能比!”

“跟着武安王混,简直是捡功劳啊!”

“只可惜咱们来晚了,东突厥都降了,咱们岂不是白跑一趟?”

“话可不能这么说!陛下得了天可汗尊号,肯定会犒劳我们一番的!”

议论声中,既有对苏信战绩的惊叹。

有对天可汗尊号的振奋,偶尔夹杂着几分 错失战功 的惋惜。

但所有人都清楚,苏信这一战,不仅彻底解决了北方边患,更让大隋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位年轻武安王的孤军深入,始于他为陛下献上的天可汗尊号。

杨广看着麾下将领们激动的模样,心中的快意更甚。

他抬头望向草原深处,仿佛已看到苏信押着始毕可汗、称霸王庭景象。

更甚至是,耳边已听到草原各部高呼天可汗的声音。

“传令下去!” 杨广沉声下令:

“全军加速前进,赶往东突厥王庭!”

“朕要亲自接受东突厥各部的臣服,亲自见证天可汗尊号的诞生!”

“遵旨!” 将领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彻云霄。

御营中的气氛,因这封捷报、这个尊号,彻底沸腾起来。

隋军浩浩荡荡朝着东突厥王庭推进。

沿途的草原风裹挟着胜利的喜悦,连甲胄碰撞的声响都透着轻快。

可没过多久,远方尘土飞扬,一支快马从东都方向疾驰而来。

马蹄声急促得像是敲在众人心上。

“急报 !”

快马上的人声音嘶哑,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刚冲到前军便体力不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重重摔在地上。

张须陀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高声下令:

“快!扶他下去歇息,取些水来!”

他深知,从东都赶来的急报,又如此狼狈,定然是出了大事。

若是在大军面前当众宣读,万一动摇军心,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臣去与他问询详情。”

张须陀转向杨广,躬身请命。

杨广缓缓点头,眼底掠过一丝担忧。

他心中已有猜测,多半是东都的世家士族又在暗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