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反贼频出
趁这短暂的空隙,宇文成都强忍着伤痛,猛夹马腹,催动赤炭火龙驹转身向虎牢关方向疾驰而去。
“开关!”
关墙上的杨广失声惊呼,准备下令开弓掩护。
尚师徒见状,虚晃一枪逼退秦叔宝,立即策马紧随宇文成都身后,掩护他撤退。
伴随着虎牢关厚重的城门缓缓关闭,关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
毕竟这些时日进攻虎牢关,联军几乎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而今日这一战,不仅逼退了大隋鼎鼎大名的天宝将军,更是将其重创。
要知道,这天宝将军的威名仅次于武安王苏信。
这一战,极大地提升了联军的士气。
“伍将军,久疏战阵了啊。”
杨玄感方才在阵前观战,早已看出了些许端倪。
却并未直接道出,只是意味深长地说道。
“唉,是末将太想报仇了,这才失手。”
伍云召随口找了个理由。
他的父亲伍建章被杨广所杀,他痛恨杨广麾下大将,本就合情合理。
更何况,宇文成都当初私放他的恩情,知道的人并不多。
即便是杨玄感想发难,也拿不出什么证据。
不过今日过后,他和宇文成都算是各不相欠了。
“本盟主理解你。”杨玄感笑了笑,也不再多言。
随后,联军鸣金收兵。由于宇文成都这一败,各地观望的势力也相继收到消息。
原本还在暗中观察的人,纷纷加入到联军阵营。
一时间,联军再添兵马,声势浩荡,营帐连绵数十里,旌旗遮天蔽日。
虎牢关内,宇文成都拄着凤翅镏金镗,艰难地来到了杨广面前。
“臣,有负皇恩……”
未能战胜反贼,反而身受重伤,他自觉愧对杨广,愧对大隋。
“反贼以多欺少,朕苦于没有猛将,而让天宝将军一人血战四将。”
杨广说起这话的时候,满面愁容。
苏信这小子也不知道去哪了,为何这么久了还没有消息。
该不会是在草原迷路了吧?
“紧闭虎牢关,没有朕的命令皆不许出战。”
随后,杨广命人将宇文成都搀扶下去歇息。
虎牢关更是如同挂了免战牌,任凭反贼日日叫阵,辱骂挑衅,无一人出关应战。
……
与此同时,山东济南府。
“杨广暴虐,残害忠良,鱼肉百姓!”
“今日,我当替天伐之!”
镇台大将军唐壁高举手中的大刀,在演武场上振臂高呼。
“先入登州,取了杨林首级,再去虎牢关驰援杨盟主!”
“谨遵大将军之命!”
一时间,济南府将领齐齐响应,声势浩大。
就在此时,来护儿率领数十亲随赶到,大铁枪直指唐壁:
“唐壁!你食大隋俸禄,受皇恩深重,如今竟敢谋逆!”
“食我大隋俸禄者,随我诛贼!”
来护儿高声呼喊,希望能唤起将士们的忠义之心。
然而,来护儿和唐壁相比,两人官职差距巨大。
即便他振臂高呼,响应者也寥寥无几。
更有甚者,身旁的同僚见状,连忙倒退了数步,生怕被牵连。
“先斩来护儿祭旗!”
唐壁从台上跃下,抄起大刀便杀向这位不识时务的同僚。
见状,来护儿心知不敌,翻身便逃。
一路冲杀,终究是杀出济南府,却已身负轻伤,身边只剩寥寥数名亲兵。
等他到了登州想要投奔杨林之时,却发现登州已经被反贼团团包围。
“将军,我们不如绕道返回东都?”
身旁仅剩下的几个亲兵对其说道。
“登州就在眼前,我等若冲杀,靠山王定然会响应。”
来护儿扯下身上的战袍,用以包扎伤口。
随后,便再次杀向了包围登州的反贼。
登州城上,杨林正亲自督战,见城外一将率数骑拼死冲杀,仔细一看,竟是来护儿。
“开城门!随本王接应来将军!”
杨林当即下令,率领一众义子打马出城。
一番乱战,来护儿终于杀进了登州城内。
“唐壁谋逆,末将无能啊。”
见到杨林,来护儿半跪倒在地,痛心疾首。
他在登州之地,本就是先帝派来监视唐壁的。
奈何最终唐壁还是反了,他却没有任何节制的手段,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
“不说这些,可曾有东都的消息?”
杨林将他扶起,急切地问道。
他在登州被困,对他来说并未有大碍。
因为他的职责不是杀出去,而是防守登州。
只是无法得到东都消息,让他显得有些着急。
来护儿摇头道:“末将一路从济南杀来,沿途只见反贼四起,消息断绝。”
“不过听闻虎牢关方向战事紧急,杨玄感已率大军围攻,天宝将军宇文成都已受重伤。”
杨林闻言,面色凝重:“如此说来,局势颇为不妙。”
“来将军,你且先疗伤。”
来护儿抱拳应诺,心中却明白,如今的大隋,已是风雨飘摇。
杨林眉头紧锁,心中疑惑不已。
那位曾经破了高句丽、平定东突厥的武安王苏信,如今竟不知所踪。
按常理来说,大隋危在旦夕,他理应早已返回东都勤王才对。
正当杨林沉思之际,一男一女并肩来到他面前,躬身行礼。
“父王。“
“义父。“
来人正是杨林的义子殷岳和亲生女儿杨赛花。
殷岳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一双虎目炯炯有神。
杨赛花则英姿飒爽,虽为女子,却丝毫没有闺阁弱女的娇弱之气。
腰间悬着一个神秘的竹筒,引人好奇。
杨林看着这对儿女,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在众多义子中,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寥寥无几,而殷岳和杨赛花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东都至今没有消息传来,“杨林开门见山。
“为父必须镇守登州,不能轻离。”
“你们二人武艺高强,可为父分忧。我想派你们杀出登州,前往东都打探消息,如何?“
殷岳和杨赛花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坚定的神色。
“父王既如此说,女儿便杀一个来回又何妨!“
杨赛花轻抚腰间的竹筒,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