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快刀斩乱麻,金戈伴铁马

可这一路相处下来,反倒觉得顺眼了不少。

“好!回来后我们喝上七天七夜!”

罗成紧紧攥住令牌,对着苏信郑重地抱拳道:

“请王爷放心,末将定然会为大隋守住幽州之地。”

“纵然战死沙场,也绝对不会让反贼越过幽州一步!”

“主公,我等拜别!”

燕云十八骑的成员纷纷上前一步,齐声喊道,声音整齐划一,带着军人的肃杀之气。

他们原本是罗艺的部下,后来跟随苏信,便认苏信为主。

如今即便信物回到罗成手中,他们心中依旧以苏信为主,只是遵从命令前往幽州助战。

“好走。”

苏信点了点头,目光注视着罗成带着燕云十八骑转身离去,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

他之所以放罗成走,并且将燕云十八骑交还,不仅是为了让罗艺多一份助力。

更是为了让罗艺知晓,朝廷依旧信任罗家。

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候,必须得让这些手握兵权的将领心服口服,才能共同守住大隋的江山。

东都洛阳,皇宫书房内寂静无声。

杨广身着龙袍,坐在案几后,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隋朝郡县分布图。

地图上用墨笔清晰标注着各州各县的名称,只是不少区域已被朱砂点染,显得格外刺眼。

他拿起一支毛笔,指尖轻轻在朱砂墨碟里抿了抿,在地图上江淮一带的某个郡县轻轻一点 。

这意味着,又一处土地将不再受大隋掌控。

就这样,杨广低着头,一笔接着一笔地在地图上点画,动作缓慢而沉重。

许久之后,他才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目光扫过满是红点的地图,眼神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无奈 。

他从未想过,自己一手执掌的大隋江山,竟然会在短短时间内丢失这么多地盘。

更让他揪心的是,还有不少地方的战报尚未送到东都。

等消息传来,地图上的红点恐怕还会更多,大隋的疆域,只会愈发缩水。

“朕已经返回东都三日了,怀义还没到吗?”

杨广靠在椅背上,声音带着几分沙哑。

连日来处理各地叛乱的战报,早已让他心力交瘁。

这大隋的摊子,已经彻底烂了。

光是看着地图,他都觉得身心俱疲。

更别提往后还要依靠苏信,一点点将丢失的地盘重新打回来。

“回陛下,武安王应当快到了。”

“方才宫门处传来消息,登州那边的战事已经平息。”

侍卫接连说道。

“希望这小子别再瞎跑了。”

杨广轻轻叹了口气,提起苏信,他心里总是又放心又担忧 。

放心的是苏信的能力,担忧的是这小子的性子太过跳脱。

总爱招惹麻烦,用 “作死” 两个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每次放苏信出去征战,他都提心吊胆,生怕这唯一的指望出什么意外。

而现在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只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苏信身上。

一旦苏信出了什么事,大隋就只剩下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杨林,又岂能凭一己之力挽回天倾?

“陛下!武安王回来了!”

就在杨广陷入沉思之际,一名金瓜武士快步跑入书房。

“快!快请进来!”

杨广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疲惫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之前的忧虑仿佛被一扫而空,连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陛下,不用请了,臣已经来了。”

苏信的声音先一步传来,爽朗而有力,人还未到,熟悉的气息便已飘进书房。

一进书房,苏信的目光便被地图吸引。

视线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红点,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他早就知道大隋丢了不少地盘,却没想到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

“老皇叔在登州可好?”

杨广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同样是被反贼围困,他心里一直很担心杨林的安危。

“好得很呢!” 苏信笑着回应,语气轻松。

“臣离开登州的时候,老千岁还拉着臣喝酒,说下次见面要跟臣好好比一场,看看谁的酒量更好。”

他一边说,一边走到地图前仔细打量。

杨广刚要开口再说些什么,书房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内侍捧着一份密封的战报,小跑着进入书房,神色慌张地说道:

“陛下,江陵急报!”

杨广接过战报,拆开信封,快速浏览了一遍。

看完后,他非但没有发怒,反而轻笑了一声,语气中满是嘲讽:

“啧,这天下真是乱了,人人都能称王了。”

说着,他在地图上 “江陵” 的位置轻轻一点 。

方才的战报上写着,萧铣在江陵起兵反叛,自称 “大梁王”。

而近些时日,各地送往东都的战报几乎从未断过,每次打开战报,内容都大同小异。

不是这个称王,就是那个称王,大隋的江山,早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杨广放下毛笔,转头看向苏信问道,“怀义,你怕吗?”

他想知道,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局势,苏信是否会有一丝畏惧。

“怕什么?打便是了!” 苏信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笑容,语气坚定而有力。

“只要臣带着兵马,从这版图上杀上一圈,把那些反贼一个个都收拾了,天下自然就彻底太平了!”

杨广看着苏信自信的模样,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既然回来了,就先回府看看如意她们吧,你这一路也辛苦了。”

他最欣赏的,就是苏信这份无所畏惧的自信。

他看好的少年将军,就该有这般气吞山河的气魄。

苏信点了点头,上前一步,从杨广手中接过那支还沾着朱砂的毛笔。

指尖握住笔杆,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快刀斩乱麻,金戈伴铁马!”

苏信沉声说道,话音未落,他手中的毛笔猛地在地图上划了两下。

从东都出发,朝着江淮、河北的方向划出两道长长的痕迹。

墨迹如刀,凌厉而决绝,仿佛要将那些红点尽数斩断。

“收拾旧山河,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