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糙汉要绝嗣?沪上娇娇一胎接一胎一颗大大白菜
第93章 他有钱又有权,你可别心疼他了
王姐听她问起孙小梅,也扣了扣头:“这事儿我也不太清楚,就晓得是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军区的乐首长,昨天下午人直接被首长办公室的警卫员给叫走了,再也没回来。”
办公室里另一个耳朵尖的女老师也凑了过来,她拿手里的备课本扇了扇风,撇着嘴加入了话题:“什么得罪首长,还不是她自己作的。”
刘梅梅这人最是藏不住话,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孙小梅的老底都给掀了。
“仗着自己爹是烈士,整天跟军区要这要那,要优待。他爹活着的时候,在老家给她定了个娃娃亲,她倒好,嫌人家是乡下种地的泥腿子,死活不嫁,直接跑咱们军区来,赖着不走了。”
“我可听说了,”刘梅梅越说越来劲,“她那个定了亲的汉子,前两年还经常跑来军区大门口闹呢,扯着嗓子喊,让军区还他媳妇儿!那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这儿是拐卖妇女的人贩子窝呢,多难看!”
“最后还是乐首长亲自出面,也不晓得跟那汉子说了啥,才把人给劝走。
这不,为了安抚她,才把她塞到咱们学校来了。”
旁边一个刚分配来没多久的年轻女老师听了,小声嘀咕道:“可我觉得孙老师挺有勇气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包办婚姻那一套,是该反抗。”
刘梅梅立刻瞪了她一眼,嗤笑道:“勇气?你知道个啥,我听人说,是孙小梅把人家男方给的彩礼,攒了多少年的老婆本都给卷跑了,人家那汉子才追到军区来的!不然谁吃饱了撑的天天来这儿闹?”
话头一起,办公室里说什么的都有,一时间叽叽喳喳,又八卦了起来。
那一直埋头不语的新男老师似乎是听不下去了,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他默默地整理好自己的教案,一言不发地站起身,径直走了出去,显然是对这群女人的家长里短没什么兴趣。
再过些日子,天就要下大雪封路了,子弟小学的学生们也准备放长假。
上完最后一节课,几个跟姜晚秋关系好的孩子围了上来,仰着冻得红扑扑的小脸,七嘴八舌地问她放假了打算去哪儿玩。
姜晚秋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心里也暖融融的,她那双水灵灵的杏眼弯成了月牙,柔声说:“老师还没想好呢。”
“姜老师,去俺们家滑冰吧!”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儿抢着说,“俺家门口那条大河,现在冻得邦邦硬,人都能在上头跑呢!可好玩了!”
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也不甘示弱:“老师,上我们那儿的山上玩!我阿爸说能采到灵芝、鹿茸,还有人参呢!”
姜晚秋听得一愣,惊讶地睁大了眼。这些东西在南方,可都是顶名贵的药材,早就被公社或者大人物承包了,哪能随随便便就上山采?
不过她还是笑着,婉拒了孩子们的好意。
但还有孩子拉着她的衣角,信誓旦旦地说,等开春回来,一定给她带山里最好看的花,最好吃的野果子。
放学后,姜晚秋留在教室陪顾飞雁和孩子们练琴。
顾飞雁拉完一个段落,放下小提琴,半开玩笑地问:“姜老师,这学校一放假,我这琴是不是就没地方练了?”
姜晚秋被她逗笑了:“那哪儿能呢,你要是想练,就上我们家去,我们家赵营长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没想到,顾飞雁听了这话,只是又笑了笑,没接话。
他垂下眼眸,盯着手里的琴弓,沉默了半晌,才轻声说:“我其实过年,想回家一趟,给我爸拉琴听。”
姜晚秋问:“老爷子也喜欢听琴?”
顾飞雁摇了摇头:“我妈牺牲后,他那个人就垮了,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如今年纪大了,脑子又开始痴呆,时好时坏的。我就想着,拉琴给他听听,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想起来一些以前的事情。”
姜晚秋听得心里头一揪,鼻头酸涩,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脑子里立刻自动补全了一个画面: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独自守在北方乡下的破旧小屋里,风烛残年,神志不清。
她连忙安慰道:“别难过,一定会好起来的,伯父听到你的琴声,肯定会想起来的。”
顾飞雁听着也冲着女人安抚一般的笑了笑:“谢谢,有你这句话我也安心了很多”
姜晚秋回了办公室,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眼眶还是红红的。
还没走在加班批改作业的刘梅梅看见了,关切地问:“哎哟,小姜,你这眼睛怎么跟兔子似的?谁欺负你了?”
姜晚秋心里还为顾飞雁难受着,便把她家里的事说了。
谁知刘梅梅听完,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我的好妹子,你可真信了他那套说辞了?”刘梅梅凑过来,一脸“你太天真”的表情,“人家惨?人家可一点都不惨!他那爹,是离休的老干部,在市里住着独栋的小洋楼,吃穿都有专门的护工伺候着!就她那家底,不然你以为,他一个二十多的小伙子,凭什么能坐到一团参谋的位置上?”
姜晚秋眨了眨眼。
她仔细一想,也是啊。
这个年代,一个女人会拉小提琴,还拉得那么好,怎么可能是普通家庭能培养出来的?她嫁的人家又怎么会差。
自己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回家的路上,北风又刮了起来,姜晚秋裹紧了赵文昌给她买的厚围巾,想着早点回家窝着。
这个地方确实不适合长期留在室外。
正想着事,忽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嫂子!嫂子!等等!”
她一回头,只见赵文昌的警卫员小张正气喘吁吁地朝她跑来,年轻的脸蛋在寒风中冻得通红。
“可算赶上您了!”小张跑到她跟前,一边喘气一边说,“嫂子,我刚从军区大门口那边过来,门口有个老太太,约摸五六十岁的样子,正跟哨兵打听您呢!说是找您呢。”
姜晚秋一头雾水。
老太太?找她?
她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遍,自己南方的亲戚里,压根就没有这么一号人啊。
那是谁?
办公室里另一个耳朵尖的女老师也凑了过来,她拿手里的备课本扇了扇风,撇着嘴加入了话题:“什么得罪首长,还不是她自己作的。”
刘梅梅这人最是藏不住话,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孙小梅的老底都给掀了。
“仗着自己爹是烈士,整天跟军区要这要那,要优待。他爹活着的时候,在老家给她定了个娃娃亲,她倒好,嫌人家是乡下种地的泥腿子,死活不嫁,直接跑咱们军区来,赖着不走了。”
“我可听说了,”刘梅梅越说越来劲,“她那个定了亲的汉子,前两年还经常跑来军区大门口闹呢,扯着嗓子喊,让军区还他媳妇儿!那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这儿是拐卖妇女的人贩子窝呢,多难看!”
“最后还是乐首长亲自出面,也不晓得跟那汉子说了啥,才把人给劝走。
这不,为了安抚她,才把她塞到咱们学校来了。”
旁边一个刚分配来没多久的年轻女老师听了,小声嘀咕道:“可我觉得孙老师挺有勇气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包办婚姻那一套,是该反抗。”
刘梅梅立刻瞪了她一眼,嗤笑道:“勇气?你知道个啥,我听人说,是孙小梅把人家男方给的彩礼,攒了多少年的老婆本都给卷跑了,人家那汉子才追到军区来的!不然谁吃饱了撑的天天来这儿闹?”
话头一起,办公室里说什么的都有,一时间叽叽喳喳,又八卦了起来。
那一直埋头不语的新男老师似乎是听不下去了,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他默默地整理好自己的教案,一言不发地站起身,径直走了出去,显然是对这群女人的家长里短没什么兴趣。
再过些日子,天就要下大雪封路了,子弟小学的学生们也准备放长假。
上完最后一节课,几个跟姜晚秋关系好的孩子围了上来,仰着冻得红扑扑的小脸,七嘴八舌地问她放假了打算去哪儿玩。
姜晚秋看着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心里也暖融融的,她那双水灵灵的杏眼弯成了月牙,柔声说:“老师还没想好呢。”
“姜老师,去俺们家滑冰吧!”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儿抢着说,“俺家门口那条大河,现在冻得邦邦硬,人都能在上头跑呢!可好玩了!”
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也不甘示弱:“老师,上我们那儿的山上玩!我阿爸说能采到灵芝、鹿茸,还有人参呢!”
姜晚秋听得一愣,惊讶地睁大了眼。这些东西在南方,可都是顶名贵的药材,早就被公社或者大人物承包了,哪能随随便便就上山采?
不过她还是笑着,婉拒了孩子们的好意。
但还有孩子拉着她的衣角,信誓旦旦地说,等开春回来,一定给她带山里最好看的花,最好吃的野果子。
放学后,姜晚秋留在教室陪顾飞雁和孩子们练琴。
顾飞雁拉完一个段落,放下小提琴,半开玩笑地问:“姜老师,这学校一放假,我这琴是不是就没地方练了?”
姜晚秋被她逗笑了:“那哪儿能呢,你要是想练,就上我们家去,我们家赵营长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没想到,顾飞雁听了这话,只是又笑了笑,没接话。
他垂下眼眸,盯着手里的琴弓,沉默了半晌,才轻声说:“我其实过年,想回家一趟,给我爸拉琴听。”
姜晚秋问:“老爷子也喜欢听琴?”
顾飞雁摇了摇头:“我妈牺牲后,他那个人就垮了,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如今年纪大了,脑子又开始痴呆,时好时坏的。我就想着,拉琴给他听听,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想起来一些以前的事情。”
姜晚秋听得心里头一揪,鼻头酸涩,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脑子里立刻自动补全了一个画面: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独自守在北方乡下的破旧小屋里,风烛残年,神志不清。
她连忙安慰道:“别难过,一定会好起来的,伯父听到你的琴声,肯定会想起来的。”
顾飞雁听着也冲着女人安抚一般的笑了笑:“谢谢,有你这句话我也安心了很多”
姜晚秋回了办公室,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眼眶还是红红的。
还没走在加班批改作业的刘梅梅看见了,关切地问:“哎哟,小姜,你这眼睛怎么跟兔子似的?谁欺负你了?”
姜晚秋心里还为顾飞雁难受着,便把她家里的事说了。
谁知刘梅梅听完,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我的好妹子,你可真信了他那套说辞了?”刘梅梅凑过来,一脸“你太天真”的表情,“人家惨?人家可一点都不惨!他那爹,是离休的老干部,在市里住着独栋的小洋楼,吃穿都有专门的护工伺候着!就她那家底,不然你以为,他一个二十多的小伙子,凭什么能坐到一团参谋的位置上?”
姜晚秋眨了眨眼。
她仔细一想,也是啊。
这个年代,一个女人会拉小提琴,还拉得那么好,怎么可能是普通家庭能培养出来的?她嫁的人家又怎么会差。
自己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回家的路上,北风又刮了起来,姜晚秋裹紧了赵文昌给她买的厚围巾,想着早点回家窝着。
这个地方确实不适合长期留在室外。
正想着事,忽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嫂子!嫂子!等等!”
她一回头,只见赵文昌的警卫员小张正气喘吁吁地朝她跑来,年轻的脸蛋在寒风中冻得通红。
“可算赶上您了!”小张跑到她跟前,一边喘气一边说,“嫂子,我刚从军区大门口那边过来,门口有个老太太,约摸五六十岁的样子,正跟哨兵打听您呢!说是找您呢。”
姜晚秋一头雾水。
老太太?找她?
她脑子里飞快地过了一遍,自己南方的亲戚里,压根就没有这么一号人啊。
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