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饥荒终于过去了
这个年代女人最怕的就是,生不出孩子,被人说成不下蛋的母鸡。看看一大妈过得什么日子,就知道了。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到哪里都低人一等。
这个年代的女人生不出孩子,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罪。即使是被婆家休了,也会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婆家做的没毛病。甚至有的主动让婆家休了自己,给他们腾出地方,让他们再娶一个能生养的。
好在和许大茂结婚才半年多,时间还不是很长,有些人结婚了一两年才有孩子,这种例子并不少,娄小娥身上的压力还不是很大。
别看许大茂和傻柱,成天斗个没完,他们的媳妇,娄小娥和马玉秀的关系却是不错。这还得感谢聋老太太,从中撮合。两个人都是她的衣食父母,两个人如果交恶,损失的就是她了。
娄小娥给她贡献的只是糕点零嘴,马玉秀给她端来的,是傻柱这个厨子做出来的饭菜,手艺不次于街上的酒楼饭馆。
一大爷两口子养老思想有所改变,一大妈没事也会过来,照顾一下聋老太太。`我.地*书·城+ *蕞*辛!蟑′劫+埂`辛-快~聋老太太是个明眼人,看出了一大爷两口子的想法。作为既得利益者,她也愿意配合他们演戏。
聋老太太如今可算得上是春风得意,生活上有一大妈照顾,傻柱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她送一口,平时还能蹭娄小娥的糕点零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没事儿收拾收拾贾张氏在院子里立立威风。
如今的贾张氏可不再是从前的贾张氏。母凭子贵,她现在可抖起来了。儿子贾东旭不但晋升了八级钳工,还是车间的副主任。最主要的是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还能弄到一些高级领导才能享受到的特供物资。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要飞黄腾达的节奏。院里的大妈多数都捧着她唠嗑,都不愿触及她的霉头。好在贾张氏被贾东旭说教几回,知道现在的身份不同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穷极牌赖胡搅蛮缠了。
改变过后的贾张氏,倒也好相处了。这也让大杂院难得的平静了一段时间。曾经有人戏称,大杂院里乱不乱,贾张氏占一半。\卡_卡/暁~税/徃? ?首~发,可见以前的贾张氏,是有多么闹腾。
当初贾张氏闹事的时候,谁也收拾不了她。只有聋老太太,依靠年龄大辈分高,不怕贾张氏讹诈,能够收拾得了她。聋老太太在院子里的威信,多数也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就连没人敢惹的贾张氏都能收拾,谁不得给她点面子。
如今聋老太太,可不敢再拿贾张氏刷威信了。贾东旭成了院子里,她唯一看不清的人。自从老贾死了之后,贾东旭就变了,变得神秘而陌生,变得危险而强大。
聋老太太每次对上贾东旭的眼神,都感觉被扒光了衣服,被他看透了所有算计。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眼神中却充满了警告。
这也是聋老太太不再招惹贾张氏的理由。既然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自己一个快入土的老婆子,只要不主动招惹麻烦,谁会跟自己过不去?
现在的她,是活一天赚一天,多吃一口赚一口,院子里的破烂事,她才不想掺和呢。
没有过不去的坎,黑夜过后终将迎来黎明的曙光。最艰难的时候终于熬过去了,国内的饥荒得到了缓解。分配的粮食定量也恢复了,这次的苦难终于过去了。老百姓终于松了一口气,活下来了,他们终于熬过来了。
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时间会抚平曾经的伤痛。人还得活着,不能始终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一切还得向前看,前面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待着你。
后院,二大爷刘海中家的大小子,刘光奇处对象了。这小子攀上了高枝,对象的父亲是个干部,家里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宝贝的不得了。
这个年代独生子女可是很少见的,要么不能生,要么生一堆。家里面三五个孩子的,都算是少的了。弟弟妹妹没有自己的孩子大,甚至都吃过自己的奶,这种事情非常常见。
刘光奇老丈人家,想招个上门女婿。就这一个条件,就把绝大多数人排除在外了。在这个年代,上门女婿,是被人看不起的,一般的男人都接受不了。
娶进门的媳妇,要被婆婆磋磨,打压,进行服从性训练。娶进门的女婿也是一样,逃不了被驯服这一关。
同样是男人,别的男人在家里当家做主,你却是被当家做主那一个,你怎么抬得起头来。
一般的家庭,只要再凡有一点能耐,也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当上门女婿。因为丢脸的,不只是做上门女婿的儿子一个人,全家都会跟着丢脸。
街坊邻居会说,这家人没有能耐,给儿子娶不上媳妇,逼得儿子只能去当上门女婿。
街坊邻居他们可不只是说一说,他们真的会看不起你们家。大杂院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躲都没有地方躲,这以后的日子得怎么过。
有的人家,宁可把儿子的腿给他打折了,让他打一辈子光棍,都不会让他去当上门女婿,可见这个年代的人们,是多么注重于脸面。真应了那句话,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穷的就剩下尊严了。
刘光奇对于当上门女婿,没有太大抵触。他从小就活在对父亲的恐惧中,想要逃离那个家庭。
他虽然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却也不是没挨过打。刘海中的教育方式,是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他自己就是被父亲从小打到大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出的孩子揉到的面,这种思想在他的脑海里,己经是根深蒂固。
刘海中偏爱大儿子,也是传统思想作祟,认为大儿子是要顶门立户的。刘光奇虽然没挨过几回打,可是曾经挨打的恐怖场面却让他能够记忆一辈子。
他就为了不挨打,逃离这个家庭,他才那么努力的学习读书。工作之后,更是能不回家就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