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向大隋求援
虽然现如今,大隋只开启了一次科举,但是科举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只要他们能够通过科举金榜题名,那他们的人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这条路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科举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以十万计,可是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也就几百人而已,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
在此之前,因为没有其他选择,哪怕有些读书人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因为朝廷取消贱籍,建设工程院,让更多的人拥有了上升的机会。
虽然工程院的机制,和科举并不相同,但这条路一样能够让他们的人生,变得截然不同。
在消息传出之后,有相当一部分读书人做出了选择。
如果说,他们在科举之上没有绝对的把握,那不妨试试另一条路,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能够在这个时代成为读书人,并且拥有一定成就,怎会是等闲之辈?
他们只是觉得,自己比不过那些天资聪颖,才华出众的读书人,并不觉得自己是乌合之众。
所以他们也希望能够换一条路,尝试新的结果。
如今的大隋,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向前,没有谁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他们的人生,自然也要随着大隋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他们冥顽不化,止步不前,那他们终将被时代淘汰。
这就是现实。
那此刻,这个消息正飞快,向着大兴城,乃至整个天下蔓延。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此事,他们也都想要尝试改变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那些觉得科举无望的学子,还是各地的工匠,面对朝廷开出的诱人条件,他们都想要努力一下。
虽然在这件事上,他们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要是他们什么都不做,那就注定只有失败一个结局。
反正如今朝廷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工程院无比重视,这是一个堪比六部的重要机构。
如果能够加入其中,成为工程院的一员,那他们的未来将会无比的广阔。
尤其是工程院覆盖范围更广,甚至包括了那些工匠,以及拥有特殊技艺的人群。
只要他们掌握的手段,对朝廷,对天下有利,他们便能获得朝廷的赏赐。
若是他们自身的能力达标,就能进入工程院任职,在工程院的官员,同样是朝廷的一员,他们的地位没有任何人能够轻视。
——
工程院的建设,正井然有序地推进着。
这件事情并不需要马展干涉什么,杨林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他只需要看最终的结果。
没有人比马展更清楚工程院的重要性,因为这个计划,本来就是他提出来的。
未来的大隋想要发展壮大,想要走得更远,科学技术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但很多事情无法一蹴而就,唯有建设工程院,收集天下之才,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打好根基。
大隋才能沿着这条路不断向前,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一日。
镇国王府中。
杨林来到此处,和马展议事。
二人对面而坐,杨林的脸上满是欣然笑意,他没有遮遮掩掩,直接说道:
“展儿,如今建设工程院之事,已经完全公布出去了,以大兴城府衙传来的消息,近来已经有不少人前来登记。
就是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要求,进入工程院之中。”
看得出来,杨林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希望工程院能够取得更多的收获。
面对杨林的询问,马展倒是颇为淡定,他随口说道:
“父王放心吧,我大隋疆域何其广阔,亦是人才济济,接下来工程院的收获必然不容小觑,我们要做的,便是利用好这些东西。
不管是再先进的技术,只要无法将之利用起来,那都无济于事,也不可能对我大隋造成什么影响……”
马展侃侃而谈,阐述着自己的想法,杨林听到这番话,亦是不住点头。
他如今对马展可谓是言听计从,因为马展的很多想法,都是他从来不曾有过,又能对大隋的发展壮大起到作用的。
杨林肯定的说道:
“展儿你说的没错,我们成立工程院,便是为了大隋的发展,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本王绝不会让大隋止步于此……”
此刻杨林的语气铿锵有力,他的态度无比坚决。
二人继续谈论着,马展针对工程院之事,又提出一些见解和想法。
如今他作为大隋摄政王,自然希望大隋能够变得更好。
其实对他来说,谁坐在皇位之上并不重要,关键是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模样。
只要杨林和羊羔杨杲,能够配合他的行动,推动大隋的变革,就算维持如今的局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同时,马展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的信心。只要他在这里,便能掌控大局,不管其他人作何想法,也都无济于事。
因为他们根本无力与马展抗衡。
也就是这时,院门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切脚步声,瞬间吸引了杨林和马展的注意。
二人皆是疑惑抬头看去,便是一名士卒匆忙而来,他看到二人,赶紧行礼道:
“卑职见过摄政王、靠山王,方才巡查城门士卒传来消息,有人自称是西方萨珊王朝使者,欲要求见陛下。”
听到这话,杨林和马展皆是面露古怪之色。
不过二人对这萨珊王朝倒是有所耳闻,在此之前,马展和杨林曾派人打探西域诸国消息,其中便是提到了这萨珊王朝。
萨珊王朝的位置比西域更加偏远,也是一方强国,实力不容小觑,国祚延续数百年,乃是绝对的霸主。
那此刻,萨珊王朝突然派遣使者前来,究竟是所为何事?
实在是令人琢磨不透。
马展短暂思索之后,便是将目光投向杨林。
虽然说这萨珊王朝使者要求见的是杨杲,但如今大隋的实权,都在马展和杨林掌控之中。
不管是什么事情,他们都有最高等级的知情权。
感受到马掌的目光,杨林稍作思索,便是开口说道:
“萨珊王朝距离我大隋路途遥远,他们突然派遣使者前来,也不知是何缘故。
不过既然他们来了,那就见一见也无妨,展儿你意下如何?”
面对杨林的询问,马展自然不会拒绝,他同样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见一见吧,若是这萨珊王朝别有用心,想要算计我大隋,那当真是自寻死路。”
萨珊王朝的实力很强,比起全盛时期的突厥也毫不逊色,可他们要是胆敢与大隋为敌,那就只有一个结局。
二人说定,便是起身而来,前往府衙之中,再接见萨珊王朝使者。
毕竟是面见他国使者,该有的威严还是要有的。
——
萨珊王朝使者一路而来。
当他进入大兴城中,神色不禁有些恍惚。
有些东西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若只是听他人描述,根本无法想象。
就像是此刻的萨珊王朝使者,他虽然也曾听说过东土之名,却完全没有想到,这大隋王朝竟然如此繁华强盛。
他沿途所见百姓安居乐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较之下,萨珊王朝的百姓则是显得有些麻木,他们对生活已经失去了目标,在上层的剥削之下,已经彻底沉沦。
换句话来说,那就是萨珊王朝的百姓,他们现在只是想要活着而已。
可是大隋的百姓不同,他们不止想要活着,他们还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标。
他们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让家人拥有美好的未来。
这是萨珊王朝从未有过的场景。
而此刻,更让萨珊王朝使者震撼的,是前方这座城池。
大兴城乃是大隋都城,也是当今世上最繁华,最宏伟的城池,没有之一。
所以当使者来到这里,只觉得大开眼界,甚至连嘴巴都合不上了。
他完全无法想象,这样的城池是如何建造起来的,他看着道路之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刻,萨珊王朝使者似乎明白过来,为什么大唐实力如此强悍,却是大隋的手下败将,只能逃离中原之地。
如今萨珊王朝面对大唐的进攻,是屡战屡败,处境何其艰难?
双方的差距显而易见。
如果不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萨珊王朝怎么可能派遣使者向大隋求援?
他来到这里,便是希望大隋出兵,助萨珊王朝解决眼前的困境。
此刻的使者,多少有些纠结。
因为他并不确定,大隋是否会答应萨珊王朝的请求。
虽然大唐曾经是大隋的敌人,可他们已经逃离中原之地,在和萨珊王朝开战。
在这种情况下,大隋就算不出兵,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如此一来,萨珊王朝面对唐军的步步紧逼,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使者在守城士卒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府衙之中。
使者并不觉得意外,虽然在这一路上,他一直震撼于大隋的强大,但他也没忘记了解大隋内部的消息。
此刻他才知道,原来大隋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
这个强大的王朝,在数年之前曾经遭遇了灭顶之灾,几乎是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徘徊。
但最终,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最终力挽狂澜,扭转局势,将各路反贼尽数镇压。才有了如今安稳祥和,蓬勃向上的大隋。
这个人便是如今大隋的镇国王马展。
虽然如今大隋也有君王,但真正的权力,始终掌握在靠山王杨林和镇国王马展手中。
或许接下来,他将要见到的,就是这两个人了。
终于在一道命令传出之后,使者跟着士卒进入正堂之中。
他看到前方坐着的两道身影,二人皆是威势凛凛,英武非凡,只是一个年纪老迈,一个正值壮年。
感受到二人平静且凌厉的目光,使者心头一惊,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
或许在那些小国面前,萨珊王朝威名赫赫,无人能够轻视。
但现在他来到了大隋,在这等强盛的王朝面前,萨珊王朝根本没有任何值得吹嘘的资本。
如果他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必将惹祸上身,甚至让整个萨珊王朝都化为乌有。
作为使者,他自然有这样的自知之明。
所以他上前而来,没有任何犹豫,便是用最新学到的礼仪说道:
“萨珊王朝使者,拜见二位大人。”
杨林看着这使者,缓缓说道:
“本王乃是大隋靠山王杨林,你应该听说过本王的名号,尔萨珊王朝距离我大隋路途遥远,却跋涉至此,究竟意欲何为?”
在这里,杨林的语气毫不客气,亦是目光犀利的审视着使者。
使者心头一凛,他的猜测果然没错,如果这老者是杨林的话,那旁边这不曾说话的男子,必然是大隋摄政王马展了。
他也不敢废话,老老实实行礼道:
“见过靠山王,在下来大隋绝无恶意,而是为了向大隋求援!”
都已经这个时候了,自然无需含糊其辞,死者直截了当的表明来意。
“求援?”
而在听得使者之言后,杨林和马展皆是面露诧异之色,他们显然不曾料到,使者的真正目的竟是如此。
同时,这也让人警惕起来。
如今萨珊王朝到底发生了何等变故,让这位雄踞一方的霸主,不远千里来向大隋求援,这件事多少有些荒谬。
杨林稍作思索,很快回过神来,他继续看着这使者,说道:
“你萨珊王朝距离我大隋路途何其遥远,却向我大隋求援,你不觉得这太可笑了吗?
又或者说,你萨珊王朝觉得能够付出代价,让我大隋出兵吗?”
使者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他身上肩负着重任,这个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启禀靠山王,我萨珊王朝之所以向大隋求援,是因为我萨珊王朝面对的敌人,正是大隋曾经的对手——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