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棉花的神奇效果

云钦好奇地问道,“贤兄,这个真的用来保暖的吗?”

感觉这个棉花完全可以当成花来养。

黎诉微微点头道,“对,它很软,把它塞进衣服里面去当作填充物,就可以达到保暖的效果。”

“除了可以塞进衣服里面,塞枕头之类的也可以,还可以做成棉花娃娃,给小孩玩。”

“不过现在棉花的量有限,先优先用来做衣服保证冬天的保暖吧。”

黎诉说完之后,魏世安就觉得,棉花用来赚银子,肯定也能大赚。

等先把魏家军的保暖问题解决了,天下百姓也能穿上这个棉花做的衣服了,就可以用来做其他的新奇物件,卖给那些贵族。

其他的先不说,只要价格合适,有这样可以保暖的衣物,很多有条件的百姓,肯定还是愿意掏钱来买的。

而后面的管事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个棉花,是用来保暖的?

大多数百姓所求的,也不过是吃饱穿暖而已。

至于是吃饱重要还是穿暖重要,管事觉得其实都是很重要的。

吃饱和穿暖和其他所有东西放在一块,天下百姓都会选择先吃饱穿暖。

在吃的上面,实在不行,可以靠山吃山,尽量能让自己不饿死。

而冬天受冻,除了多穿和靠近火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多穿的话谁家都不富裕,并没有多少衣服,冬天柴火也得省着用,不能放肆的用。

如果这个棉花可以制作出一件让人穿上就觉得暖和的衣服,百姓们只要能凑得上这个钱,他们肯定是会愿意买的。

或许年轻的大人能挨,可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是真的挨不住寒冬。

管事此时觉得,他选择棉花,是真的选对了!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用他分到的棉花,给家里人做一身保暖的衣服,让他们更好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天。

管事没有插话,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而且他觉得,若是棉花这种东西被京城的其他家族的人知道了,一定会疯抢的。

魏世安其实也想到了这点了,在让棉花出现之前,他会派更多人来保护这里的农庄。

几人摘了一会儿棉花,魏世安和黎诉就开始商量,衣服怎么弄才可以更保暖。

魏家没有做衣服的铺子,也没有布料的铺子。

如果要找人合作的话,必须得找信得过的人家。

云钦愣了愣之后开口道,“布料和成衣的铺子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家里是专门做这个的。”

布料这方面最厉害的是白家,他这位朋友家里虽然也做布料的生意,不过争抢不过白家。

这些年也被白家有意打压,撑是撑住了,但生意上面确实比不上白家。

云钦这时候想,如果那位朋友家能争取到棉花的合作,说不定在布料的生意上面可以超越白家。

魏世安开口问道,“凌家?”

云钦微微点头,“能揽下棉花这个生意的,大概也只有白家和凌家。”

不过风评上面,白家的风评不太好,相比之下,凌家的名声就好多了。

云钦和凌顺之前在京城中算是关系不错的。

比不上和黎诉和宋升,但算是他在京城里面可以说说话的存在,两人性子也算是合得来。

不过也牵扯家族之间的交涉。

黎诉人虽然还没有去京城,但对于京城的各个家族还是很了解的。

这也是他学习内容之一。

白家和凌家他也是有了解的,如果真的要在两家里面选择一家,他也是会选择凌家。

“凌家现在敢对上白家吗?”黎诉问道。

现在是凌家势微,就算他们愿意选择凌家,也要凌家愿意对上白家,不然也没什么用。

云钦也思索了一下,这个他其实也不太确定,即便凌顺愿意,不见得凌家的其他人会愿意。

凌顺毕竟还不是凌家的当家人。

魏世安开口道,“再看看吧,凌家不愿意对上,我来想办法,大不了从凌家那里拿布料,魏家自己来做成衣。”

魏家算是较为有钱的,但因为得补贴自家的军队,算下来也就没有多少银子了。

魏家军如果光靠朝廷给的,那是真的什么地方都不够。

魏世安觉得他自己这边抽点出来做这个棉花衣服,还是可以的。

黎诉自己也不缺银子,他们想自己做,也完全可以。

魏世安还是更加倾向于自己来,棉花这个东西,他不太想交给其他人来,实在是太重要了。

黎诉看向云钦道,“贤弟,你询问一下你那位朋友,可愿意和我们合作,先不提棉花,就说我们是购买布料。”

云钦微微点头,“好,我等会写信询问他一下。”

云钦现在也觉得棉花的生意还是魏院长自己来做吧。

凌家上面还有长辈,凌顺的性子他知道,凌顺是一个愿意尝试的人,但他家中的人,可就不好说了。

“魏家军将士们很多,但早点准备起来了,不然这个冬天还真不一定可以做出来。”

“对了席盛,我这个肯定会优先给魏家军,你可别去找你徒弟来要棉花。”魏世安防备地看向席盛。

他说的这个徒弟不是黎诉,而是另外一个。

席盛:“……”

“你该给他的,你还是得给。”席盛淡淡地道。

魏世安摆摆手道,“这个我知道,做好衣服给他送点去呗。”

林泽小声地问道,“诉哥师父还有其他徒弟吗?”

云钦用力点头,有,这可太有了。

贤兄那些师兄,也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

魏世安想着那他们做衣服的地址就选择在棉花的产地,尽量地挨着棉花产地,再多派些人过来守着。

等棉花出现在大众面前,这边肯定会有很多人来造访。

农庄上的其他人手里采摘的动作不停,眼睛却时不时地看向黎诉他们这边。

“和管事一起的那行人,是不是东家?”

“应该是,管事那么毕恭毕敬的,只能是东家了。”

“我在这个农庄这么久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东家。”

“东家他们好像是来看棉花的,看起来很看重这个棉花。”

“能让东家这么看重,看来这个棉花确实是价值不小,三子,你们选择棉花,可能还真的选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