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怎么还不结束?
洪荒不记年。
婚房之内,那场关乎阴阳大道与生命本源的玄妙论道,不知不觉已悄然流淌了三千年。
秦轩身为混元大罗金仙,主修力之法则,其肉身气血之旺盛,力量之浩瀚,远未触及极限。
反观女娲,虽是大道圣人,但那份强大更多体现在对天地至理的领悟上,肉身并非她所擅长的领域。
此刻,她只觉周身骨骼仿佛被尽数拆散重组,连动一动指尖都感到乏力。
秦轩将女娲轻轻揽入怀中,温声道:
“我这里有一套功法,你要不要试试?”
女娲水雾朦胧的美眸中泛起一丝警惕,又夹杂着几分好奇,声音细若蚊蚋:
“你这功法……它正经么?”
秦轩低下头,在她光洁的额间印下一吻,轻笑作答:“包的。”
话音落下,他指尖凝聚一点灵光,缓缓没入女娲眉心。
这三千年来,他并非只沉溺于享乐,而是借此阴阳交泰之机,悟出了一套更为精妙的神交之法。
女娲立刻闭目凝神,一篇玄奥无匹的法诀在她识海中缓缓流淌。
她脸上的神情随之不断变幻,从初窥法门的羞涩,到领悟其真意的震惊,最终化为一抹动人心魄的期待。
片刻之后,女娲微不可查地轻轻颔首。
下一瞬,两尊晶莹剔透的元神小人分别自二人天灵盖中飞出,于半空中紧紧相拥。
刹那间,大道共鸣,神魂交融,双方对法则的感悟在这一刻毫无保留地共享、印证,再无半分滞涩。
两人的气息,也开始以一种远超从前的玄妙方式,稳步攀升。
殿内两人浑然忘我,不周山上苦等的一众洪荒大能,却已快要被这漫长的岁月熬疯了。
对他们这等存在而言,三千年时光本不过是弹指一瞬。
但坏就坏在,谁也无法确定秦轩会于何时现身,因此无人敢真正沉入修炼,只能强压下心头的焦躁,枯坐干等。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比如通天教主。
他伸出手指,在身旁徒弟多宝那对显眼的耳朵上,不轻不重地弹了一下。
“师尊,别闹了……”多宝连忙捂住耳朵,满脸无奈。
通天教主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
还好,还好带了徒弟过来,有这双大耳朵解闷,倒也不算无聊。
“师尊,咱们到底什么时候才回金鳌岛啊?”
多宝顶着一双又红又肿,仿佛又大了一圈的耳朵,语气焦急地问道。
他真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
通天教主轻咳一声,收回了手,摆出师长的架子笑道:
“不急,为师寻道尊尚有要事相商。”
“可是师尊,”多宝身体微微一颤,压低声音提醒道,“咱们出来都三千年了,金鳌岛外恐怕又聚集了数十万前来拜师的修士了吧!”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困惑:
“弟子记得,当年那数万修士前来拜师时,您老人家不还挺激动的吗?怎么到头来却一个都没收,反而让他们一直等着?”
提及此事,通天教主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叹息道:
“唉,为师的本意确实是有教无类,只要是诚心向道者,收入门下也无妨。但未曾想到,这次前来拜师的生灵,大多都是业力深厚之辈,更有甚者,是先被元始师兄拒之门外,才转投我截教门下的。”
多宝挠了挠发烫的耳朵,更加不解了:
“可像长耳定光仙他们,早年身上的杀孽也不浅,您不也一样收了吗?为何现在突然犹豫起来了?”
通天教主又是一声长叹:
“为师当初宣告广开山门之时,道尊曾亲自传音于我,只说了一句话:‘业力深厚者,带来的或许不是气运,而是灾厄’!所以,为师此次前来,除了向道尊贺喜之外,更重要的,便是想就此事向他请教一番!”
多宝闻言,这才恍然大悟,重重地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还是道尊看得深远!”
说到这里,师徒二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那座寂静的大殿。
……
另一边,帝俊与太一的脸色则要凝重得多。
“兄长,咱们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太一的耐心早已耗尽,“他若是一万年不出来,难道我等也在此枯坐一万年不成?”
帝俊面色一沉,声音透着不容置喙的严厉:“连这点耐性都没有,你如何能证道成圣?”
太一被这句呵斥噎得哑口无言,不敢再多说半句。
片刻后,帝俊的语调才缓和下来,以元神传音道:
“你仔细想想,除了昆仑山那位,如今洪荒的所有圣人,哪一个与他没有干系?那道鸿蒙紫气,你我兄弟参悟了多少个元会,可曾有半分收获?如今你我若想成圣,最直接的法子,便是向他请教。”
帝俊虽因常曦之事对秦轩心怀嫉妒,但理智却清晰地告诉他,放眼整个洪荒,有能力指点他成圣的,恐怕唯有秦轩一人。
听到这番话,太一先是认同地点了点头,却又立刻摇起头来,声音里充满疑惑:
“可他与咱们妖庭非亲非故,凭什么会轻易指点?更何况,混沌钟早就被他拿走了,我们手里已经没有什么能打动他的东西了!”
说到这里,太一的语气中满是懊悔:
“唉!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让伏羲和女娲那般轻易地脱离妖庭,若他们还在,如今说不定还能作为与他交换的条件。”
帝俊冷声道:“事已至此,后悔无用。当时鸿蒙紫气就在眼前,那种诱惑,换做是谁也不可能拒绝!”
话音刚落,太一脑中陡然闪过一道灵光,声音都因此而有些颤抖:
“兄长,你说……女娲以鸿蒙紫气为代价脱离妖庭这件事,背后会不会……也是他的手笔?如果真是这样,那此人的心思未免也太过深沉恐怖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帝俊嗤笑一声,断然否定了这个猜测,“当初他以三光神水要挟女娲的场面,你我亲眼所见。那时女娲的眼神,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又岂会听从他的谋划,心甘情愿地放弃成圣之基?”
太一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也觉得这个猜测太过离奇,赞同地点了点头:“兄长说得有理,女娲那副咬牙切齿的神情,的确做不得假。”
沉默了片刻,他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可是,我们已经没什么有价值的宝物了,兄长打算拿什么去向他请教成圣之法?”
帝俊闻言,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