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当年死去的接生婆

“放肆!你妹妹何时失了清白?”崔氏大怒,觉得她无时无刻不在诋毁琉雪。

在她看来,康王世子是配不上盛琉雪的。

“若是康王世子不嫌弃琉雪妹妹,这世子妃的好亲事,怎不留给妹妹?”

盛漪宁仿佛只是单纯疑惑,但崔氏却听出了阴阳怪气。

“我将好东西给琉雪,你觉得我偏心,如今我将好东西给你了,你又觉得我别有用心?盛漪宁,我是你娘,难不成还会害你?”

盛漪宁心下冷笑。

崔氏害她还少吗?

武安侯听着崔氏的话点头,语重心长地跟她说:“漪宁,你娘也是为你好。正好这几日宫学休沐,康王府和福清长公主府都有赏花宴,你就同你娘多去看看。你若能嫁入康王府,日后一样是王妃,不算亏待了你。”

盛漪宁轻咬了咬唇,“爹,可我听说,康王世子他日日流连花街柳巷,府中姬妾成群……”

武安侯却浑不在意地摆手,“那是男子气概。”

盛漪宁闻言惊讶捂唇:“那爹多年来只守着娘一人,岂不是没有男子气概?”

武安侯一愣,旋即面色沉了下来:“放肆!我和你娘伉俪情深,与旁人怎能一样?”

崔氏眼里有讥讽之色一闪而过,漫不经心地收拢着染上蔻丹的手指,不知在想些什么,忽然道:“高门大户,哪来那么多一生一世一双人?你若想要夫君不纳妾,便只能低嫁,嫁个穷秀才或是商户。”

武安侯眉头一皱,不赞同:“堂堂侯府嫡女,怎能嫁给穷秀才商户之流?岂不是让满京都看我们笑话!”

崔氏却是没理会武安侯的话,而是神色淡漠地看向盛漪宁,略带讥诮:“你如何选?”

盛漪宁没选,两坨屎非要挑一坨来吃,不是恶心自个儿吗?

她只是惊讶地问:“所以当初娘嫁给爹,也是低嫁?是了,爹虽是侯爷,但只是承蒙祖上恩荫才得了爵位,娶了崔氏大族的嫡女,哪敢纳妾?”

“放肆!”

武安侯骤然恼怒,拍案而起。

崔氏倒是一反常态没跟盛漪宁发难,而是慢悠悠地抿了口茶水。

盛漪宁却好似对他的恼羞成怒浑然不觉,“爹,我说错了吗?你既觉得男子三妻四妾是男子气概,多年来不纳妾,难道不是迫于外祖父家淫威?”

“滚!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看就没必要过问她!”

武安侯甩袖。

盛漪宁敛衽告退,礼数周全,但走之前,却说了句:“爹娘若是决定好了,还请告知帝后,皇上与皇后都曾说过要为女儿赐婚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确可以不过问她。

但她的婚事,帝后都是过问的。

崔氏也清楚这点,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出。

待盛漪宁施施然离去后,厅内徒留武安侯夫妻二人。

“夫人,如你我这般一往情深的夫妻,在高门侯府中可谓罕见,那孽女不信也正常。即便你不是崔氏贵女,我得你为妻,也不会再有旁人。”

武安侯这才看向崔氏信誓旦旦地道。

崔冬宜略有些敷衍地“嗯”了声,垂下的眼眸却满是嘲讽。

谎话说多了,便连自己都信以为真。

她何时与他一往情深了?

正如盛漪宁所言,即便盛铎有二心,他的仕途都维系在崔家,敢在崔家的眼皮子底下纳妾吗?

从主院离开后,盛漪宁就被老夫人院子里的嬷嬷叫走了。

盛漪宁照常给老夫人请了平安脉。

“祖母身子康健。”

老夫人也觉得这些时日腿脚利索,加之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会儿老脸堆笑:

“多亏了你。过些时日,你姑姑一家就要回京了,她在信上听说了你的事,很感激你,说给你带了不少谢礼呢!”

盛漪宁微愣,姑姑盛锦,是老夫人唯一的亲女儿,嫁的是江州刺史孟家,这些年一直在江州。

前世,姑父调任回京,姑姑回到京中时,恰好赶上了老夫人发丧,母女俩至死都没能见上一面。

实际上,老夫人早死了,崔氏为了不让盛琉雪守孝,秘不发丧,可却又听闻孟家即将回京,知道盛锦这个亲女儿肯定会上门,所以盛琉雪出家第二日,侯府就挂起了白幡。

“姑姑太客气了。”

“对了,上次你叫我查当年的事情,我发现了些东西”

老夫人屏退下人后,笑容微微收敛。

盛漪宁正襟危坐。

“崔氏那温泉山庄是她的嫁妆,里头伺候她的都是崔家的家生子,铁桶似的,问不出半点儿消息。但却从山下的人那儿打探出了些消息,当初,山庄里有嬷嬷在山下找接生婆,说是有个得主子器重的丫鬟要生产,可那接生婆,上山后却没能回来,说是不慎摔落山崖死了。”老夫人说。

盛漪宁眯了眯眼,怀疑当初需要接生的恐怕不是上门丫鬟,而是崔氏自己。

崔氏手段也狠辣,竟是直接灭口了。

“找接生婆那户人家打探过消息了吗?”

“那家人早十多年前就搬走了,说是得了一笔抚恤金,去他乡过逍遥日子了。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人去了何方,是死是活,难查。”

盛漪宁微微沉默,有些不甘心线索就断在这。

明明真相已经呼之欲出,可却没有证据。

“当初我娘,为何要嫁给我爹?”

盛漪宁初次去崔家时,曾听崔氏夸耀过自家荣光,听得出来她实际上是不屑侯府的。

“侯府是到你爹这才没落的,你祖父在军中还颇有威望,崔家兴许是看中了这点。不过这倒也奇怪,当时比你爹好的人家比比皆是,崔氏却选中了侯府,兴许有些真情在。他们俩是玉京中出了名的伉俪情深。”

就连老夫人都如是说。

盛漪宁却不予苟同,若是伉俪情深,武安侯就不会弄出个庶长子,崔氏也不会有盛琉雪。

“当初他们的婚事不是祖母经手的吗?”

说到这,老夫人也略有些尴尬,“我到底是继母,你爹又是嫡长子,当初老侯爷还在,他一向器重这个长子,也很重视与崔家结亲,所以几乎是他自己操办的。但他们成婚后没多久,老侯爷就走了。之后我一心张罗我女儿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