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一笔大订单

阿力接完电话,脸色难看的走回客厅。

“力哥,咋了?过户手续出啥问题了?”苏建民看着阿力好奇的问。

阿力把大哥大往桌子一扔,啐了一口:“妈的,没完了。工商局那边说我们的材料有问题,要重新审核,至少还得等半个月。”

“肯定又是姓霍的搞的鬼,就不信咱们怎么绕都绕不出去那姓霍的了?”苏建民猛地站起来,一拳打在茶几上。

“不过现在该怎么办?咱们可等不起,王老板后天的机票,等不了半个月啊。”

一直安静坐在旁边的苏糖突然开口:“力哥,打电话的人有没有说,具体是哪份材料有问题?”

阿力摇头:“就说材料不全,需要补充。”

“这是托词。大哥,你在省城有没有同学在相关部门?能不能走走关系,加急处理?”苏糖转向苏建军。

苏建军皱眉:“有是有,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那就双管齐下。力哥,你带二哥现在就去工商局,不管用什么方法,问清楚到底缺什么材料,今晚就补。”

“大哥,你马上联系你同学,看看能不能从上边打个招呼。”苏糖语速飞快。

林秀芬从厨房探出头:“这都几点了,人家早下班了。”

“下班了就去他们家里找。我就不信了,还能被这点事难住?”苏建民抄起车钥匙就往外冲。

阿力一把拉住他:“别冲动。咱们这样,我现给王老板打个电话,让他无论如何多留两天。”

“建军哥联系省城的关系,我和建民现在就去工商局副局长家楼下等着。”

“等副局长有用吗?”苏建民不解。

“你不懂,有些时候,副手比正手好办事。”阿力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听说这个副局长有个爱好,那就是酒。没准咱们这事,办公室里办不成,酒桌上说不定能成。”

苏建军已经拿起电话开始拨号:“我这就联系我同学,他在省办公厅,应该能说上话。”

一家人立刻分头行动。

徐娇娇端着中药追到门口:“建民,药还没喝呢。”

“回来再喝。”苏建民头也不回地冲出门。

这一等就是大半夜。

凌晨一点多,阿力的电话终于打回来了:“搞定了。明天上午特事特办,直接过户。”

客厅里顿时一片欢呼。林秀芬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可算办成了。”

第二天下午,所有手续顺利完成。

建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牌子,正式挂在了原来兴华贸易的办公室门口。

苏建民摸着崭新的牌子,长出一口气:“总算搞定了。”

“别高兴太早。资质有了,客户呢?总不能靠兴华原来那点老客户吧?”阿力给他泼冷水。

话音刚落,苏建民的Bp机就响了。他低头一看,眼睛顿时亮了:“伊万,他找我。”

电话接通,伊万粗犷的声音透过听筒传出来:“苏,听说你开公司了?”

“你消息真灵通。”苏建民笑了,“怎么,有兴趣合作?”

“我有个朋友,做服装生意,想要一批加厚羽绒服和皮夹克。你能做吗?”

苏建民心跳加速:“能做!要多少?”

“先要五千件,样品满意的话,后续再加。但是要快,一个月内必须交货。合作的顺利的话后面订单不是问题。”伊万兴奋的道。

“没问题。我把样品准备好,马上发给你。”苏建民一口答应。

挂断电话,他激动地摩拳擦掌:“太好了,第一笔大订单这就有了。公司盘活了。”

林秀芬听说后,既高兴又发愁:“五千件?咱们工厂从来没接过这么大的单子啊。”

“妈,这是机会。咱们工厂的设备和技术都不差,就是缺个大单子证明自己。”苏糖拉着她的手。

“可是俄罗斯人穿的衣服,咱们没做过啊。尺寸、款式、用料,都得重新设计。”林秀芬担忧地说。

苏建民已经把伊万传真的要求拿来了:“妈,你看,他们要这种加长加厚的款式,保暖性要特别好。”

林秀芬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眉头渐渐舒展开:“这个不难。咱们东北的冬天也冷,做厚衣服有经验。就是这尺寸......”

“尺寸好办。我查过资料,俄罗斯人平均身高比咱们高,肩宽也大,按最大号再加放十公分就行。”苏建军不知何时也过来了。

说干就干。林秀芬当即召集厂里的老师傅开会。

“俄罗斯订单?这可是个大单啊。”老师傅们一听都来了精神,

“王师傅,您看这个版型。”林秀芬把图纸铺在桌上。

王师傅推推老花镜,仔细看了看:“这个好办。袖长加五公分,胸围放十公分,下摆再加长点。关键是填充料,得用最好的白鸭绒。”

“填充料交给我。我已经联系好了羽绒供应商,绝对真材实料。”苏建民拍胸脯。

样品制作连夜开始。裁剪车间灯火通明,老师傅亲自操刀。林秀芬守在缝纫机旁,紧盯每一道工序。

“这里,肩膀这里再加宽一点。俄罗斯人骨架大,不能按咱们的尺寸来。”她指着半成品说。

三天后,第一批样品出来了。苏建民立即打包发往俄罗斯。

等待回音的日子格外难熬。苏建民每天都要往工厂跑好几趟,徐娇娇的中药都快被他当成水喝了。

“你就不能安生呆会儿?伊万有消息自然会通知你。”林秀芬被他晃得眼晕。

“妈,这可是咱们公司第一个大单,能不着急吗?都五天了,怎么还没消息?”苏建民第n次看表。

正说着,电话响了。

苏建民一个箭步冲过去接起来:“伊万?”

电话那头传来伊万爽朗的笑声,苏建民立马按了免提,孙猴子在旁当翻译:

“胖友,样品通过了。客户很满意,让你们马上批量生产。”

“太好了,我马上安排。”苏建民激动得差点把话筒扔了。

“妈,通过了,赶紧开工。”苏建民高兴的一路往车间走一路喊。

整个工厂瞬间忙碌起来。

“这批货关系到咱们厂的信誉,绝不能出半点差错。”林秀芬反复叮嘱工人们。

苏建民也没闲着,天天往羽绒供应商那里跑,确保填充料足量足质。

“苏老板,您就放心吧。都是最好的白鸭绒,一朵杂毛都没有。”供应商拍着胸脯。

半个月后,第一批两千件羽绒服下线。苏建民随机抽检了几件,质量确实过硬。

“照这个速度,月底前肯定能完成。”他总算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了。

这天凌晨,苏建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惊醒。他迷迷糊糊接起来,电话那头传来车间主任焦急的声音:

“建民,不好了!缝纫机出故障了,一大半都停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