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确实有指教!

隔天一早,晨雾还未散去时,黎洛屿跟黎老爷子悄悄说了一声,便背着背篓钻入了后山深处。

袁家村本就是背靠十万大山的东麓余脉山脚,而大山腹地内却藏着截然不同的景象:峭壁如削,古木参天,连阳光都难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冠,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兽类的嘶吼。

黎洛屿翻了好几座布满荆棘的山头,绕过两条湍急的溪流,轻巧避开深潭与沼泽,折腾了三个小时才终于抵达一片被天然岩壁环绕的开阔谷地。

这里是老领导为她选定的《夏希科研基地》的核心地址,既可以借岩壁形成天然屏障,更是因为岩壁深处藏着天然溶洞,正好改造成地下实验室,隔绝外界干扰。

基地建设的负责人王建设,正拿着图纸蹲在地基边,对着几名工程师比划着:“这里的钢筋密度必须再提两个规格,承重不够迟早出问题!”

这时,一阵军靴踩过碎石的声响传来,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小战士领着个“小伙子”走过来:

对方着黑色工装服,短发利落,身形清瘦,小脸稚嫩,看上去顶多十六七岁。

王建设皱了皱眉,心里直犯嘀咕:谁家毛小子走错位置了?

刚要开口询问,那“小伙子”已经迈步近前,声音清亮地开口:“王总工,你好,我是夏希。特来看看科研基地的进展。”

“夏希”两个字像惊雷炸在耳边,王建设震惊的眸子都快瞪出眼眶,盯着黎洛屿半天回不过神:“你...,你是...夏希?老领导说的那个‘科研总工’夏希?”

“对。”黎洛屿递过去老领导给她的证件和和一叠标注着“绝密”的资料递过去,“是我!”

王建设接过证件,手指都在发抖,翻开资料扫了几眼,又抬头打量黎洛屿,眉头皱成个疙瘩:老领导的决定这么儿戏吗?给这么一个半大小子建这么大一个科研基地?这可是砸了上亿资金的项目,要是搞砸了谁担得起?

黎洛屿被他这审视的目光盯得有些生气,冷声开口:“王总工,您是对我有意见?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王建设猛地回神,慌忙收回目光,将手里的证件递过去:“不知夏同志今日来此有何指教?”

黎洛屿冷哼一声,眼神淡淡扫过他的审视,接了他的话:“确实有指教!”

好在她之前满山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山都在她的脑海里了,

“我的科研基地是全科基地,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是实现多领域协同创新的综合性科研载体。

所以,是以解决复杂系统性问题为导向,摒弃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性,是聚焦医学工程、合成生物、智能材料、量子化学、空间物理、数字生态等多领域的交叉创新与深度融合的创新策源中枢,绝非各学科简单拼凑的‘大杂烩’。”

所以,从功能上,必须彻底推翻现行的‘学科割裂式’设置,按‘问题闭环’重构核心功能模块:比如围绕‘智能植介入器械’项目,要把医学工程的临床需求分析、合成生物的活性涂层研发、智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三个功能区打通成‘一体化实验链’,从器械设计到生物相容性验证,全程不超过 72小时;针对‘太空生态循环系统’研究,则串联空间物理的微重力模拟、数字生态的系统建模、量子化学的物质转化分析模块,实现从理论推演到实验验证的无缝衔接,等。”

从布局上,内部以地下溶洞的空间格局为天然基底,最大程度保留钟乳石群的原始肌理与立体层次,构建自然地质构造转化为跨学科协作的物理载体。

核心协作区依托溶洞主厅的挑高优势,打造“天穹式共享实验矩阵”......

溶洞支洞被改造为特色研究单元......

连接各区域的蜿蜒通道被设计为“灵感走廊”.......

顶部通过光纤模拟星空光谱,既满足量子化学实验的低光干扰需求,又为协作讨论提供沉浸式氛围......

外部建立以溶洞核心科研区为辐射原点,构建“山水环绕式休闲生活集群”,将自然野趣与现代生活功能深度融合,为科研人员打造兼具舒适感与归属感的休憩空间。科研讨论区、图书资料室、营养餐厅、公寓套房、健身运动中心、......

黎洛屿掏出一叠设计稿递过去:“你若做不了主,可以向老领导请示。”

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