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弘曟11
弘曟看着郭络罗氏,就想到当初弘时成亲前的场景。
同样是嫡福晋和侧福晋没进门,就有了一个绝美的,背后有皇子撑腰的格格。
他都忍不住笑了,这真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得罪女人,尤其是有些权势的女人。
这郭络罗氏绝对是被精挑细选来的,一看就是他那好三嫂仔细了解了他一番。
长相绝美,只是她微不足道的一个优点,性格很好,有心机,但听话,护得住自己,但也不会去找麻烦。
虽然也会揣摩他的心意,但从来不擅作主张,而且也是在一些小事上揣测。
大事上,从来不会莫名猜测,她自己都不会去想。
弘曟确实也很喜欢,这漂亮,聪明,知进退,还懂事儿,实在也让他舍不得丢下。
一看就是郭络罗氏一族,举全族之力培养的。
既然喜欢,弘曟肯定是会多去她的院子,这让她也很开心。
她如今的目标就是笼络住荣郡王,为家族寻求一次喘息的机会。
不过,过了不久,弘曟和雍正的聊天儿里,就发现他其实对此事还是有些介怀。
他发现之后,对郭络罗氏就慢慢的冷了下来,就表现出新鲜劲儿过了的样子。
果然,雍正很满意,还主动跟他提及,大婚的时候要给他升爵。
郭络罗氏在弘曟对她冷下来的时候就有些心慌。
但是她很快就发现弘曟并没有彻底对她不见,只是来的少了。
她明白,是皇上对她不满,但荣郡王明显是对她喜欢,所以她也没有彻底失宠。
明白过来之后,她也放心不少,要不是她惹了荣郡王的厌恶,之后翻身的机会还有。
她今年也不过十五岁,他们这样的人家也明白,女儿家最美的几年还没到呢。
弘曟来,她就用心伺候,不来就过好自己的日子,学习技艺,思索日后的路怎么走。
对于这样拎得清的女子,弘曟是欣赏的,所以他也并没有彻底冷下来。
在雍正的眼里,就是弘曟给弘时面子,所以也不再理会了。
雍正五年底,钮祜禄氏进府,弘曟对她挺是喜欢,端庄,大方,也漂亮,弘曟觉得她有资格做他的嫡妻。
这钮祜禄氏的家世也只是稍逊富察氏,若要较起真儿来,也差不了太多。
这是他给自己挑的福晋预备役,所以对钮祜禄氏也不错,在富察氏进府之前,将管家之权交给了她。
如今他的后院儿,侧福晋有钮祜禄氏,格格有弘时送来的郭络罗氏,赏花宴选中的高晞月和马佳氏。
侍妾还有耿若湄赐下教导人事的宫女张氏,和富察氏连带嫁妆一起送来的富察褚英。
也就是在这第一批的人里,除了嫡福晋富察琅嬅,其他的就已经全员就位了。
弘曟想到还在圆明园里的弘历,还有那个到现在还没确定着落的乌拉那拉氏青樱,就给耿若湄递了信儿。
永寿宫。
雍正:“爱妃今日让人去前面请朕,可是有什么事儿?”
耿若湄:“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
雍正:“有话直说就是,你与朕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耿若湄:“是,那臣妾便不瞒皇上了,不知皇上对四阿哥有何安排?”
雍正皱眉:“弘历?”
耿若湄:“是,臣妾只是贵妃,按说皇子娶妻一事,臣妾也没资格插手。”
“只是近来宫中有些传言,说是弘曟娶妻排在了四阿哥前面,这兄弟间......”
“臣妾如今统管后宫,这谣言自然是止住了,但是臣妾也不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好请来皇上,请皇上定夺。”
雍正听完之后倒也没有怀疑耿若湄有其他意思,毕竟弘曟如今地位稳固。
他考虑或许又是前朝八爷党的余孽,想让他背负虐待亲子的名声。
雍正:“朕知道了,此事或许事关前朝。”
又问道:“弘时和弘曟选秀剩下的秀女里有没有合适的?”
耿若湄自己也不做评判:“这两个册子都是当初为两位阿哥准备的。”
“只臣妾依稀记得,三阿哥选秀时,说皇后娘娘母家的青樱格格和四阿哥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雍正:“这消息怎么传到你的耳朵里了?”
耿若湄:“臣妾手中毕竟有宫权,一些消息知道的也比较快。”
雍正听到她直言,只觉得坦诚:“原来如此,对于乌拉那拉氏你怎么看?”
耿若湄:“乌拉那拉氏作为皇后娘娘的母家自然是地位尊贵。”
雍正:“嗯,是啊,乌拉那拉氏到底也是纯元的母家。”
“这也不能不顾忌纯元,虽说这纳尔布无用,乌拉那拉氏前朝也是扶不起来。”
“但一个皇子的正妃之位,朕给的起,也算是给看在纯元的面子上,给乌拉那拉氏一份体面吧。”
耿若湄:“皇上决定就是,虽说是嫡福晋已经定下,侧福晋和格格要不要也为四阿哥办个赏花宴?”
雍正:“不用。”
说着拿起当初弘时选秀的那个册子,翻了几下,选了两个人,一个侧福晋一个格格。
第二天便下旨为四阿哥赐婚,格格和侧福晋间隔不久进门。
娶嫡福晋的日子也在弘曟前面,也算是把他忘记弘历这事儿圆了回去。
青樱那边是挺高兴,毕竟她认为自己是真的喜欢弘历。
弘历倒是也没有什么不满,毕竟青樱好歹也是皇后侄女儿,总比他被遗忘在圆明园要好的多。
因为他也要成婚,皇上的其他两位皇子都并没有出宫开府,所以他也被接回了宫中。
同样安排在阿哥所,但是他的院子是皇上让苏培生特意挑了个远地方,之后就不再管他了。
一直到了雍正六年春天,弘曟成婚前,皇上为诸子进爵。
弘时为和郡王,弘历为贝子,弘曟为荣亲王。
荣亲王迎娶富察氏嫡女富察琅嬅,婚礼举办的盛大。
雍正特意下旨,许他二人在坤宁宫举行仪式,之后将毓庆宫赐给他作为日后居所,重视之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