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王漫妮5
为了让客户更直观地感受产品,她会不定期的举办“小聚会”,摆上刚到的餐具,用新到的香薰蜡烛烘托气氛,让大家一边喝茶,一边体验产品。
来的大多是老客户,带着朋友过来,有人说“在你这儿买东西,像在朋友家挑喜欢的物件”。
店铺一切都步入正轨,她也不想一直在店里看着,就请了一个人在店里。
她不想为这人操心,就挑了仲雨看店,她一向都很会做生意,盯一间小店没有问题。
很快钟晓芹的三十岁生日来临,她和顾佳准备带她去泡温泉。
到了地方才知道她已经离婚了,她还反过来安慰她们。
其实她是真的为钟晓芹高兴,陈屿简直是冷暴力的极致,每次都没有想着解决问题。
每一次争吵都是晓芹大声嚷嚷,而他听着心烦了,受不了了,大部分都是不说话,直接离开。
他作为一个丈夫是真的不合格,这段婚姻里,晓芹也受了不少的委屈。
所以,漫妮不为她难过,是为她感到真的开心,三十岁,生活也能重新开始,希望她之后会过得更好。
线下店的生意,比她预想的更“慢”,有了不少的产品,才迎来第一个走进店里的陌生客人,是位带着孩子的妈妈。
她逛了一圈,拿起一块刺绣桌布,小声问:“这个容易勾丝吗?我家孩子总喜欢在桌子上爬。”
王漫妮走过去,把桌布铺在桌子上,让孩子用手摸了摸,笑着说:“这是棉线和亚麻混纺的,结实着呢,就算勾了一点,剪了线头也不影响。我自己家也用这个,我家猫经常在上面睡觉。”
那位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她不仅买了桌布,还加了王漫妮的微信,说“以后买这些东西,不用再瞎逛了”。
她的到来为店铺开了一个好头,之后来的客人不多,但大多会坐下来聊几句,有人抱怨“网上买东西总踩雷”,有人分享“最近装修房子的烦恼”。
王漫妮和仲雨总是认真听着,偶尔推荐一款产品,却从不像过去那样“推销”。不把“成交”当成目标,反而更容易和客户建立信任。
但也有人不理解,比如上一次来她店里的老同学:“漫妮,看你朋友圈,还有这个店,我还是不太清楚你这具体是做什么?”
王漫妮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随即笑了笑:“算是帮大家找‘不好买但好用’的东西吧。”
她没解释太多,只是把自己带的样品——一只手绘陶瓷碗递过去,“你摸摸这个釉面,比超市里的骨瓷碗轻一半,还不容易沾油。”
对方接过碗,掂量了两下,没再说什么,但眼神里的疑惑,王漫妮看得明白。
她如今这个店铺面对的不是“没客户”,而是“不被理解”。
在这个一线大都市里,很多人习惯了用“品牌”定义价值,而现在,她要做的是让客户相信“小众”也有价值,这比卖大牌难多了。
她们这个行业,就算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都比较前卫,很少有跟她这样,特意开一间店来做的。
她在上海,梁正贤虽然还是到处飞,但是还是会经常来。
他也发现,自己在王漫妮这边释放魅力,作用不是很大。
买的礼物她也会收,然后也会回送他,没有跟他比价钱,但也次次都不落下。
梁正贤转换了想法,开始带她参加一些宴会,这一次得到了正向的反馈。
几场宴会下来,她接触了不少人,很多人都有机会成为她的客户。
还有一个人跟她有合作的意向,是一位做老洋房改造的设计师,叫秦钰恒,自己在法租界买下一栋小楼。
一楼就计划做个“有温度的生活集合店”,问她有没有兴趣“入驻”——不用付房租,只需拿出一部分利润分成,条件是“店里的选品和服务,要和‘漫选’的风格一致”。
其实就是看上了她如今在这个还不盛行的小圈子里的名气。
想做一个“漫选”的分销店,她的小工作室不会囤货,但是在这里,肯定有这样的需求。
而且,这一幢小楼,哪怕只有一层楼,面积也不小,所需要的产品就会更多。
但是她还是很有兴趣的。毕竟靠她如今的积累,想要更多的钱,大概只能在虚拟经济里获得了。
而且,她不仅对这个法式的小楼感兴趣,她对秦钰恒也很感兴趣。
这人看起来比梁正贤更有魅力,也更正派,主要是也符合她的审美。
合作刚达成,她就闲不下来,还又把易安带出来给她帮忙。
她想在上海稳定下来,也不可能就靠自己,这也不现实。
有了仲雨和易安,她能省不少的心,平时装修什么的,都可以让易安盯着。
几场宴会下来,该拓展的人脉也拓展了,需要的资源也基本到手。
梁正贤在她这儿就没什么用了,对他的态度算不上冷淡,但她开始变得有点难约到了。
梁正贤的惊讶比愤怒还多,他还以为自己也算是一个抢手的优质男,没想到在王漫妮这儿,他就是个高质量的工具。
他喜欢王漫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的确是想要征服她,可惜不仅没成功,还被人家利用了一番。
王漫妮和秦钰恒的合作达成之后,就送了梁正贤一个礼物,一个对于目前她来说,很贵重的礼物。
目的很简单,就是当做谢谢他牵线搭桥, 这么“懂事儿”,让梁正贤那口气憋在心里,都发不出来。
不过倒是没有打击到他,反而让他越挫越勇了,如今到处旅游对他的吸引力都没有王曼妮来的大。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她自己的工作室月利润就达到了七八万块,更重要的是,她的客户群形成了“自循环”。
老客户带新客户,新客户变成老客户,甚至有人主动问她“能不能帮我找一款适合放在书房的台灯”,也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