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嫂难当,禁欲军少求我改嫁伯牙绝食
第155章 护犊子
她的心先是因姜莱的恶毒而愤怒,旋即又被沈妄的话和两人的状态搅得复杂无比。
她沉默了足足有十几秒,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
最终,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里包含了太多的情绪。
她先是伸出手,轻轻拉过戚许另一只冰凉的手,用力握了握,语气充满了心疼和慈爱:“傻孩子,这怎么能怪你?你是受害者啊!是那个姜莱心术不正,干出这种断子绝孙的缺德事!你放心,阿姨一定替你讨回公道!”
她拿出帕子,轻轻给戚许擦眼泪:“快别哭了,哭坏了身子不值当。没事了,回家了,没事了。”
她的安抚温柔而有力,瞬间驱散了戚许心中一部分的恐慌。
然后,沈母才看向沈妄,眼神里带着责备,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认可:“你也是!虽说事出有因是为了救小许,但...唉!”
她又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这小子虽然混账了些,但肯认错,肯担当,还算是条汉子!没给你爸丢脸!”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戚许身上,眼神变得无比柔和,甚至带着一丝失而复得的欣慰:“小许啊,阿姨跟你说句心里话。我是真喜欢你这孩子,懂事、善良、性子又好。当初要不是...要不是沈磊那孩子没福气...”
提到早逝的大儿子,沈母声音哽咽了一下,但很快调整过来,“你早就是我的正经儿媳了。”
她紧紧握着戚许的手,语气真挚无比:“现在阴差阳错...虽然过程不光彩,但结果...阿姨心里甚至是...是有点高兴的。你这孩子,终究还是和我们沈家有缘,还能做我的儿媳。”
这话一出,戚许和沈妄都愣住了。
戚许是没想到沈母如此开明甚至...迫不及待?
沈妄则是深深看了一眼母亲,眼神复杂。
“阿姨...”戚许喃喃道,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别怕,”沈母拍拍她的手背,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沈妄也认了,那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我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她眼神一厉,继续说道:“至于外面那些风言风语,你更不用担心!有阿姨在,我看谁敢乱嚼舌根子!我们沈家的事,还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谁要是敢往外胡说八道,败坏你的名声,我第一个不答应!我虽然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但还是能堵住些人的嘴的!”
沈母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和护犊子的决心,仿佛已经为戚许撑起了一把坚固的保护伞。
在这保守的年代,这种来自长辈的、毫不迟疑的维护,显得尤为珍贵和有力。
戚许看着沈母坚定而慈爱的目光,听着她那些熨帖人心的话,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情绪——事情的发展,似乎正朝着她无法控制的方向,飞速前进。
而沈妄站在一旁,听着母亲的话,看着被母亲接纳和保护的戚许,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但眼底的沉重却丝毫未减。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要面对的,远比母亲的认可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沈母的强势表态像一颗定心丸,暂时稳住了戚许慌乱的心神。
然而,家中的气氛依旧微妙而紧绷。
沈母雷厉风行,当即就去煮安神汤,又亲自催促戚许回房休息,那件属于沈妄的军装外套被不动声色地留在了客厅。
戚许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她之前来沈家小住时常用的那间房间。
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她才敢真正松一口气,身体却因为放松而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那股难以启齿的酸痛和不适。
她滑坐在地上,把发烫的脸埋进膝盖里。
沈母的维护让她感动,可“结婚”这两个字,像两块巨石压在她心头。
她来自现代的灵魂对一夜情乃至婚姻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可八十年代的环境、原主的身份、以及沈妄那不容拒绝的责任感,都让她无处可逃。
客厅里,沈妄被沈母留了下来。
沈母脸上的慈爱收敛,变得严肃而深沉:“阿妄,你跟我说实话,昨晚到底怎么回事?姜莱那丫头,为什么突然对小许下这种毒手?她们姐妹之间...”
沈妄眼神一暗,他知道瞒不过精明的母亲,但关于沈磊的部分,此刻确实不宜提及,以免母亲承受不住。
他斟酌着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妈,具体缘由我还在查。但姜莱的心思,恐怕不单纯是姐妹不和。戚许她...性子软,又一直记挂着大哥,怕是挡了别人的路。”
这话说得含蓄,但沈母何等人物,瞬间就联想到了姜家那些攀高枝的心思和姜莱平日的做派,脸色更加难看:“真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欺负小许没爹妈护着吗?有我在,我看她姜家能翻出什么浪!”
她顿了顿,看向儿子,“那你和小许...”
“我会娶她。”沈妄没有任何犹豫,语气斩钉截铁,“报告我回去就打。”
沈母看着儿子坚定甚至带着一丝破釜沉舟意味的眼神,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她这个儿子,怕是早就对戚许有了不一样的心思,只是碍于大哥...昨夜阴差阳错,反倒成了催化剂。
她叹了口气,摆摆手:“行了,我知道了。这事不能拖,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你先回海市吧,工作要紧。小许...让她在家歇两天,缓一缓,我再让她回去。”
沈妄点点头:“谢谢妈。”
“谢什么,”沈母瞪他一眼,“以后对小许好点,要是再让她受委屈,我第一个不饶你!”
...
戚许在沈家老宅忐忑不安地待了两天。
沈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绝口不再提那晚之事的体贴,让她稍微自在了一些,但那份尴尬和无所适从始终萦绕心头。
她迫切地需要离开这个环境,回到海市,回到她熟悉的工作岗位,至少那里能让她暂时喘口气,理清这乱麻般的思绪。
她沉默了足足有十几秒,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
最终,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里包含了太多的情绪。
她先是伸出手,轻轻拉过戚许另一只冰凉的手,用力握了握,语气充满了心疼和慈爱:“傻孩子,这怎么能怪你?你是受害者啊!是那个姜莱心术不正,干出这种断子绝孙的缺德事!你放心,阿姨一定替你讨回公道!”
她拿出帕子,轻轻给戚许擦眼泪:“快别哭了,哭坏了身子不值当。没事了,回家了,没事了。”
她的安抚温柔而有力,瞬间驱散了戚许心中一部分的恐慌。
然后,沈母才看向沈妄,眼神里带着责备,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认可:“你也是!虽说事出有因是为了救小许,但...唉!”
她又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这小子虽然混账了些,但肯认错,肯担当,还算是条汉子!没给你爸丢脸!”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戚许身上,眼神变得无比柔和,甚至带着一丝失而复得的欣慰:“小许啊,阿姨跟你说句心里话。我是真喜欢你这孩子,懂事、善良、性子又好。当初要不是...要不是沈磊那孩子没福气...”
提到早逝的大儿子,沈母声音哽咽了一下,但很快调整过来,“你早就是我的正经儿媳了。”
她紧紧握着戚许的手,语气真挚无比:“现在阴差阳错...虽然过程不光彩,但结果...阿姨心里甚至是...是有点高兴的。你这孩子,终究还是和我们沈家有缘,还能做我的儿媳。”
这话一出,戚许和沈妄都愣住了。
戚许是没想到沈母如此开明甚至...迫不及待?
沈妄则是深深看了一眼母亲,眼神复杂。
“阿姨...”戚许喃喃道,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别怕,”沈母拍拍她的手背,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沈妄也认了,那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我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她眼神一厉,继续说道:“至于外面那些风言风语,你更不用担心!有阿姨在,我看谁敢乱嚼舌根子!我们沈家的事,还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谁要是敢往外胡说八道,败坏你的名声,我第一个不答应!我虽然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但还是能堵住些人的嘴的!”
沈母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和护犊子的决心,仿佛已经为戚许撑起了一把坚固的保护伞。
在这保守的年代,这种来自长辈的、毫不迟疑的维护,显得尤为珍贵和有力。
戚许看着沈母坚定而慈爱的目光,听着她那些熨帖人心的话,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情绪——事情的发展,似乎正朝着她无法控制的方向,飞速前进。
而沈妄站在一旁,听着母亲的话,看着被母亲接纳和保护的戚许,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但眼底的沉重却丝毫未减。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要面对的,远比母亲的认可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沈母的强势表态像一颗定心丸,暂时稳住了戚许慌乱的心神。
然而,家中的气氛依旧微妙而紧绷。
沈母雷厉风行,当即就去煮安神汤,又亲自催促戚许回房休息,那件属于沈妄的军装外套被不动声色地留在了客厅。
戚许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她之前来沈家小住时常用的那间房间。
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她才敢真正松一口气,身体却因为放松而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那股难以启齿的酸痛和不适。
她滑坐在地上,把发烫的脸埋进膝盖里。
沈母的维护让她感动,可“结婚”这两个字,像两块巨石压在她心头。
她来自现代的灵魂对一夜情乃至婚姻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可八十年代的环境、原主的身份、以及沈妄那不容拒绝的责任感,都让她无处可逃。
客厅里,沈妄被沈母留了下来。
沈母脸上的慈爱收敛,变得严肃而深沉:“阿妄,你跟我说实话,昨晚到底怎么回事?姜莱那丫头,为什么突然对小许下这种毒手?她们姐妹之间...”
沈妄眼神一暗,他知道瞒不过精明的母亲,但关于沈磊的部分,此刻确实不宜提及,以免母亲承受不住。
他斟酌着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妈,具体缘由我还在查。但姜莱的心思,恐怕不单纯是姐妹不和。戚许她...性子软,又一直记挂着大哥,怕是挡了别人的路。”
这话说得含蓄,但沈母何等人物,瞬间就联想到了姜家那些攀高枝的心思和姜莱平日的做派,脸色更加难看:“真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欺负小许没爹妈护着吗?有我在,我看她姜家能翻出什么浪!”
她顿了顿,看向儿子,“那你和小许...”
“我会娶她。”沈妄没有任何犹豫,语气斩钉截铁,“报告我回去就打。”
沈母看着儿子坚定甚至带着一丝破釜沉舟意味的眼神,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她这个儿子,怕是早就对戚许有了不一样的心思,只是碍于大哥...昨夜阴差阳错,反倒成了催化剂。
她叹了口气,摆摆手:“行了,我知道了。这事不能拖,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你先回海市吧,工作要紧。小许...让她在家歇两天,缓一缓,我再让她回去。”
沈妄点点头:“谢谢妈。”
“谢什么,”沈母瞪他一眼,“以后对小许好点,要是再让她受委屈,我第一个不饶你!”
...
戚许在沈家老宅忐忑不安地待了两天。
沈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绝口不再提那晚之事的体贴,让她稍微自在了一些,但那份尴尬和无所适从始终萦绕心头。
她迫切地需要离开这个环境,回到海市,回到她熟悉的工作岗位,至少那里能让她暂时喘口气,理清这乱麻般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