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洪福齐天

第七十五章洪福齐天

前脚刚踏进产房,后脚苏杳杳便害怕了。

产房内血腥味极重,陆婕妤躺在床榻上,面色白如一张白纸。

气息更是微弱的察觉不到。

看到这一幕的苏杳杳,脚下的动作都跟着迟缓了,可抬眼瞧见那被血染红大片的被褥上,全被黑漆漆包裹的严严实实。

她便不再怕了!

小粉拳攥的紧紧的,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杳杳不怕……杳杳是最勇敢的小福星!仙女姐姐还在等着杳杳……”

她抬起步子,冲到了床边。

毫不犹豫的踮起脚尖,将自己画的歪七扭八的符纸,塞到了陆婕妤冰凉的手心。

这平安符,对于苏杳杳来说便是她的全部心念。

她不知会有何作用,但她只希望仙女姐姐平安。

甚至,她还觉得这样做不够。

竟壮起胆子,爬上了床沿!

将自己整个温暖的上半身小身子,全都贴到了陆婕妤冰冷的身上。

小手臂使出吃奶的劲,想把陆婕妤揽在怀里。

见陆婕妤迟迟没有反应,苏杳杳一时间都急的哭出了声:“仙女姐姐……仙女姐姐不怕!杳杳要把全部福气……都给你!黑漆漆走开……杳杳最黑漆漆啦!快走开!”

奇迹,也就在这一瞬后发生了。

就在苏杳杳将整个身子都贴上去后,陆婕妤原本已经散乱的瞳孔竟奇迹般的凝聚出一丝微光。

冰冷的指尖竟蜷缩了一下……紧紧握住了那张已经皱皱巴巴的平安符。

“杳……杳杳……”

只听一声微弱的喘息声,微弱到苏杳杳都未曾听见。

苏杳杳只觉小身子下,感受到了陆婕妤胸膛,起伏的更猛烈了些。

一直守在围帐后清理污秽的产婆,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

就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般,激动大喊着:“娘娘!吸气!用力!跟着奴婢的节奏……快!”

或许是母亲的本能,也或是那带着稚子纯真福运的温暖,给她注入了一丝生机。

陆婕妤竟真的跟着产婆的指令,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哇啊——!”

一声响亮的啼哭,如同惊雷炸响。

让产房外嘈杂的哭声,都瞬间一滞。

门口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甚至周太医都觉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才会出现幻听:“这……”

下一秒。

就见产婆跌跌撞撞的冲出来报喜:“恭喜太后!恭喜皇后娘娘!陆婕妤娘娘诞下一位小皇子!母子……母子暂时平安!”

“皇子?!母子平安?”

太后简直不敢想象自己的耳朵,巨大的惊喜惊的她把先前的紧迫全都抛之脑后。

产婆愣愣的点了点头。

太后心中瞬间涌起一阵狂喜:“好好!当真是上天庇佑!祖宗显灵……竟当真是一位皇子!”

一旁的萧皇后,脸上的震惊之色远比太后更甚……甚至还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

太医多次诊脉,都暗示是公主。

怎么会……怎么会突然变成了皇子?!

一个健康的皇子,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陆氏的筹码将大大增加,意味着今日的算计不仅落空,反而还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她几乎无法维持住脸上端庄贤淑的神情,死死掐住自己的掌心,才勉强挤出一抹欣慰的笑,附和着:“真是……真是万幸!陆妹妹当真是……洪福齐天啊!”

周太医更是没料到此等结果,连忙上前,跪地请罪。

“太后娘娘恕罪……是微臣学艺不精,诊断有误,未能及早察觉乃是龙脉,险些……险些误了大事,请太后降罪!”

说完,他额头上就已是冷汗泠泠。

这诊断失误可大可小,可刚刚他可是给陆婕妤下了死状!

不说太后在此,就算是陆婕妤娘娘本人知晓此事,都会降罪与他。

落得个学艺不精,诅咒皇子的罪责。

太后此刻却沉浸在喜得皇孙的喜悦之中,哪里顾得上计较这些?

先前惊险的场面还历历在目……更何况,今天有大喜之事,哪里有见血之说?

终究,太后只是朝着她挥了挥手道:“罢了,终究是皇天保佑,母子平安才是顶顶要紧之事!你们都辛苦了,功过相抵,起来吧。”

话罢。

太后迫不及待的在往产房走。

顾不得听这些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就连一旁等着候着的掌事嬷嬷,都险些跟不上太后的脚步。

随着太后走进产房,萧皇后和谢景修一同跟了进去。

宫人识趣的去别处候着了,独留周太医俯首磕头,愣在原地。

……

刚进产房,血腥味尚未散尽。

陆婕妤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却比先前下了通告之时,平稳了几分。

而在她身侧,却看到了令众人感到吃惊的一幕。

苏杳杳这个小团子竟不知何时溜了进来。

只有跟在身后的谢景修,才知晓她何时离开了旁侧。

他未曾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此刻正趴在陆婕妤榻边,小脑袋枕着自己小胳膊,睡得正沉的苏杳杳。

她的小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泪珠。

一只小手,紧紧攥着陆婕妤的衣袖。

看起来,想必是为此事急哭了,睡着了,都不忘守护住刚从鬼门关闯回来的仙女姐姐。

而在她身边,那张皱巴巴,墨迹已淡的差不多的平安符,静静的落在陆婕妤手边。

见此情景。

太后不知为何,竟下意识放缓了脚步,就连眼神都满是慈爱。

她自己都说不清。

十日前还因她闹了别扭,怎么今日见到此番景象,心里又喜欢的紧?

下意识看向她,目光最终落在了那平安符上。

从先前来水榭居,便听这小团子念着什么“平安符”。

虽未亲眼见过,但此刻一见,便知那皱皱巴巴的纸团是啥。

感叹着:“哀家原还不全信什么福星之说……每每想起都觉得是巧合,可今日……这孩子怕是真有几分不凡的造化。你们看……”

她眼神示意,两人才把目光落在了纸团上。

而这其中的深意,太后没有说下去,但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