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锦衣卫指挥使
第九十九章锦衣卫指挥使
那心腹只能垂下头去,装作一副未曾参与过两人的纷争!
忽闻小团子甜甜的笑声,砸吧着小嘴呢喃:“太子哥哥……青团好吃……吃!”
小团子这会在软塌像是小猫似得蹭了蹭,随后一把抓住了谢景修的一缕头发。
看到此的两人一脸懵,这吵来吵去终是‘便宜’了太子殿下。
但这心思,谁敢提?
那都是脑袋分家的大事!
两人一同挪开视线,高高仰起脑袋,全当先前一事未曾发生。
谢景修本是不参与此事的,但此时自己的墨发正被小团子的小手死死攥着。
这是非参与不可啊!
他只能硬着头皮,把小团子昏昏沉沉的小脑袋倚靠在了肩上。
小脸肉眼可见的爬起一丝红晕来,脸上却依旧一脸冷冰冰的。
一路上。
行驶的速度慢下来不少。
等入了宫,天色沉的伸手不见五指。
储秀宫门口,站着一打着绒花灯笼的影子,等马车开近了才瞧见,兰儿身上裹了一件厚厚的袄子,正来回踱步。
显然是在等回宫的苏杳杳呢。
车夫撩开帘子,马车里的热气竟生起一丝薄雾来。
这入春没多久,晚上的温度自然是极冷的。
兰儿才会这般担心,带了条厚毯子在宫门候着。
见到娇内景象。
她显然是没猜出,太子殿下也在马车之中一道回来了。
吓的一个激灵,当即躬身行礼:“太子殿下安……”
话未明了,又见马车的昏暗出来一个影子——掌事公公?
刚准备启齿行礼,御膳房那老厨子也露了面,兰儿一脸惊讶之色。
要说为何会如此?
全然是因为两个老家伙觉得烛火,会打扰小团子的美梦。
两盏烛火全被吹熄咯!
而又为何纷纷都来储秀宫走上一趟,自然是有个老御厨路过御膳房而不下……说是青团吃撑了要走着回去?
更甚者,那老太监非要这个点去金銮殿瞧瞧皇上可安睡下……
兰儿只能一一行礼,但两人都未曾应下。
不知为何,兰儿只觉火药味浓重。
见两人下了马车,相伴着离开……说是相伴,看起来更让人觉得两人都不对付,互相卯着劲呢!
最终。
还是小团子砸吧着小嘴的清脆声,把兰儿的心思给勾了回来。
扭过头来,才发现不知何时手上那条厚毯子,太子殿下已经裹到了小团子身上。
兰儿赶忙抢下他手里的活:“太子殿下,奴婢来就是。”
谢景修今日听那两个老怪物争论不休,也已经乏了。
便顺势下了马车。
毕竟。
苏杳杳交于兰儿,自然比双手不沾阳春水的自己照顾的妥帖。
……
次日。
这春末夏初的日头说变就变,今日艳阳高照,宫人纷纷褪去了夹袄。
苏杳杳亦是如此。
就连平日里必不可少的风帽都已褪去,头发也已经长到了肩膀下面。
今日兰儿给她梳的是可爱的垂挂髻。
两个小鬏鬏上用嫩黄色的发带缠着,还各在两边别了一朵黄玉雕成的迎春花。
正好搭配上了一身湖蓝色的软罗短裙,上衣绣着一朵朵白色的铃兰花。
为了小团子行动方便,兰儿还特意给她在外面罩上了一件几乎透明的云白薄纱小罩衣。
这会儿,小团子正在花丛中穿梭。
脖颈上挂着的长命锁和手腕上的镯子“叮叮”作响。
玩了没一会,便失了兴趣。
因为,今日谢景修一早便到金銮殿去了。
日子总是比往日太子哥哥在时,无趣上了几分。
金銮殿偏殿。
庆云帝微蹙着眉看着手中的奏折,今日这奏折当真是批阅的格外不顺心。
多数都是说苏览之太过急功近利,那新式秧马还未曾有成效,便着急讨下封赏……这一封便罢,这接连十几个折子全是封讨苏览之的。
当真可气!
庆云帝放下手中朱笔,面色沉重,揉了揉郁结的眉心,久久未曾缓过神来。
而谢景修站在下方,对先前父皇考校的几条典故对答如流。
甚至,还能引申出不少自己的独到见解,沉稳的不似少年。
也正因此,庆云帝的心情才好上一二。
“看来张太傅教导有方,你近日来受益颇大啊!”
谢景修躬下身去,宫规礼仪同样面面俱到:“父皇,儿臣进益全凭父皇和太傅教诲!”
就在此时。
掌事公公疾步而入,手中捧着一份加急奏报。
“皇上,近日京城中人牙子猖獗,已有多户人家报案,丢失孩童……”
人牙子猖獗?
庆云帝眉头紧锁,他治下海晏河清……怎会发生此等恶事?
伸手接下急报。
谢景修侍立在一旁,闻言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色。
他想起昨夜马车前往归朴苑时,在临近榆林巷时遇见的那妇人。
略一沉吟,缓缓上前一步,将昨夜发生的一切禀明。
庆云帝那是皱着眉听完,眼中瞬间便闪过一丝精光。
只是这眼中的精光,不仅是对儿子的欣慰,还有的是震怒……震怒于人牙子的胆大包天!
他的目光当即在谢景修身上流转,心中闪过一丝念头来。
过了半晌。
庆云帝从御案旁的锦盒中,取出了一枚玄铁令牌。
上面“锦衣卫”三个大字,被青石板上折射出的光照射着,发出阵阵寒光。
而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令牌,已经数十年未曾出现。
还有御书房深处那一柄蒙尘的绣春刀。
刀鞘被擦的一尘不染,却也有数十年未曾出鞘了。
而这二者,所代表的便是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也和这刀一样,在大雍空置了数十年。
这并非无人可用,而是和庆云帝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有关。
数十年前。
先帝在位之时,当时的庆云帝还是一位年轻的皇子。
当时锦衣卫指挥使,名为陆川。
他可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大雍第一,更是看着庆云帝长大的武艺老师,更是庆云帝心中可靠的长辈。
而陆川有一长子,名为陆青舟。
当时同庆云帝年纪相仿,两人一同读书,一同习武,情同手足。
陆青舟也完美的继承了其父亲的忠诚和勇敢,是锦衣卫一致推出的下一任指挥使的不二人选。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粉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