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找上门

第八十章找上门

与此同时,惦记着姜知窈的可不止霍正舟一个,还有姜二姑。

自打姜知窈把房子收回去,姜二姑心里就憋着一股火,成天琢磨着怎么收拾这个“狼心狗肺的白眼狼”。

但眼下没了住处,她只能带着家当先找地方落脚。

可之前攒的钱大多给周明惠打点工作了,好在摆摊还剩下两百块。

反正自家bao贝儿子周明康不在家,她干脆租了个便宜的一室一厅。

好不容易把新家收拾利索,晚上她美滋滋地做着肉夹馍,盘算第二天出摊赚钱,警察却找上门来。

姜二姑心里一咯噔,虽然现在改革开放,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摆摊的人毕竟还在少数,

以为是查她摆摊的事,直到听说是找周明惠,她才松了口气。

周明惠那丫头就和她爹一样,和个老实葫芦似的,半天闷不出一句话,她亲手带大的闺女能惹什么事?

姜二姑不以为然。

可等周明惠回家,一见警察问她的下午行踪,瞬间变了的脸色,姜二姑才顿时觉得不妙。

姜二姑跟到警局才知道,警察找周明惠了解情况,居然是因为她花钱雇小混混去找姜知窈麻烦。

这可不是小事,是重罪!

姜二姑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她想不通,自家女儿好端端的去招惹姜知窈做什么?要说是为搬家的事出头,她可不信。

直到在警局听见“宁文柏”这名字,她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周明惠能有钱买金项链,原来是背着她搭上了宁文柏!

姜二姑又气又急,宁文柏是有点钱,可那不是什么好人,要不她当初怎么会把他推给姜知窈?

谁想到自家闺女眼皮子这么浅!

事到如今,姜二姑也没别的办法。

家里刚给周明惠买了工作,要是她真进去了,这钱不就打水漂了?

一个念头闪过,姜二姑开始在警局撒泼打滚,嘟囔着警察要放人。

可这儿是警察局,她那套根本不好使。

警察一个眼神扫过来,姜二姑就和焉了的茄子似的。

眼看惯用伎俩没用,她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要是周明惠真被抓,那工作她得赶紧想办法处理掉。

见姜二姑就这么走了,询问室里的周明惠心一沉。

呵,果然。

便宜女儿出了事,姜二姑根本不会管。

要是警局里坐的是周明康,姜二姑恨不得都带着铺盖睡在警局门口。

周明惠眼色暗了下去。

她没想到那两个混混如此不顶用,

她只不过想叫他们给姜知窈点教训,谁知道还扯上了抢劫猥亵妇女的罪名?

这罪名,太大了。

更何况,下午她才在小旅馆里千方百计讨好宁文柏,对方好不容易答应在纺织厂附近给她租个房子。

眼看就能搬出去独住,过上好日子了,她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认罪。

想到这,周明惠直了直腰板,在心里反复回想当时的情况。

她找混混时很小心,没确信没旁人看见。

只要她不认,谁也拿她没办法。

……

次日清晨。

姜知窈起了个大早,先利索地准备好出摊的东西。

今天是搬来新家后,九德喜头一次来送菜的日子。

怕对方找不着地方,她洗漱完就去巷子口等着。

果然,天色亮起,晨雾里就出现一个小老头和一个汉子蹬着三轮车的身影。

瞧见姜知窈,隔着老远的九德喜挥手就喊:“窈丫头,俺来给你送菜啦!”

姜知窈笑着迎上去,领着两人进了小院。

一进院子,九德喜四下打量,忍不住感慨:“哎呀,窈丫头,你这搬家搬得一次比一次好哇!这院里明亮宽敞,还有地种菜,而且这离春城百货就五分钟的距离吧?买东西可太方便了。”

城里的院子就是不一样,也不知道自己啥时候才能住进城。

九德喜满脸都是藏不住的羡慕。

姜知窈笑着回道:“九叔,你别羡慕,等春城做吃食的商贩多起来,大家都去九家村进菜,到时候你赚了钱,也能带家里人住进城。”

她说的是实话。

后世的九家村,可是北省响当当的蔬菜基地,每年产的菜不仅供应全省,还畅销出口国外。

她这一世能提前和九家村搭上线,纯属运气好。

日后等到九家村红火起来,她这种私人商贩再想订菜,可没那么容易喽。

九德喜摆摆手,只当姜知窈是说客气话。

他一个种菜的,哪可能靠这个住进城里?

不过听她这么说,心里还是舒坦。

他和侄子把菜搬进厨房,接过姜知窈递来的菜钱,心里盘算一会路过百货商店,得给孙女买盒雪花膏。

他来的路上看见城里的女人,不管老少身上都香喷喷的,神气得很,他也想让自家孙女用上。

九德喜刚想告辞离开,却没想姜知窈开口问道:“九叔,你认不认识会砌灶台的人?”

九德喜一愣:“你要砌灶台?”

姜知窈点点头,眼睛笑弯起来:“不瞒九叔,我昨天刚盘下个铺子,想开个小饭馆。可惜里头没灶台,得自己搭一个,我又不会,只能找人帮忙。”

九德喜一拍大腿,爽气道:“砌灶台还要找人干啥?咱农村人谁家不是自己砌的?窈丫头,你说想要啥样的,九叔给你搭!”

姜知窈眼睛一亮。

她本只想请九德喜介绍人,没想到他自己就会。

九德喜年纪虽大,但身子骨结实,干活也靠谱。

让他帮忙砌灶台,肯定靠谱。

不多考虑,姜知窈立马答应,语气带着几分欣喜,“那可太好了,我正愁没人会砌呢,九叔干活我放心……那就麻烦九叔了。”

“有啥麻烦的……”九德喜老脸笑成了褶子。

接着,姜知窈仔细说了需求,听完后,九德喜总结下来。

“窈丫头,你的意思就是要一个大灶台,分俩大锅,再加一个小灶,对不?”

姜知窈连连点头,脸上笑容更甜。

九德喜不愧是老手,一点就通。

“没问题,”九德喜点了点头。

姜知窈要的灶台正是做饭最实用的款式,也是他砌过最多的款式,他手熟的很。

他想了想,开口:“丫头,你要现在有空,带九叔去量量尺寸?要是尺寸量好,等买齐材料,俺就能动手。”

厨师的灶台是饭馆开张的关键,能早点完工当然是好。

姜知窈二话不说就应下:“行,九叔,我这就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