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蔡明远

第一百二十二章蔡明远

窗外,繁星点点,预示着明天又将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而在李卫东家中这方温暖的客厅里,一场即将改变中国游戏产业格局的战略,

在夫妻夜话中,得到了最坚实、最温暖的后方支持。

李卫东知道,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去迎接那片数字蓝海的惊涛骇浪了。

一周后,两支精干的“猎游”团队悄然出发,带着李卫东凭借前世记忆圈定的几个重点游戏类型和关键词,奔赴海外。

而在临江,东威集团总部旁边的一栋小楼挂上了“东威互娱”的崭新招牌。

里面灯火通明,周伟国亲自坐镇,面试着一个个前来应聘的计算机人才和技术极客。

鞭炮声声中,周伟国带着几名行政人员站在门口,迎接前来应聘的各路人才。

小楼内部还弥漫着淡淡的装修气味,但已经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

一间间办公室被临时布置成了面试间,周伟国的办公室更是成了指挥中心。

“周总,这是今天上午筛选出来的简历,技术岗十五份,运营岗八份。”秘书将一叠文件放在周伟国桌上。

周伟国揉了揉眉心,嗯了一声。

他面前,正坐着一位头发凌乱、眼神却异常明亮的年轻人。

“你叫……蔡明远?”

周伟国看着简历:“北航计算机系毕业,之前在深圳一家外资游戏工作室干过?为什么回临江?”

蔡明远推了推厚厚的眼镜,语速很快:“周总,我看过报道,李总说游戏是连接千万人的虚拟世界!我觉得他说到点子上了!我在深圳做的就是图形引擎优化,但我觉得国内的环境太浮躁,只想抄。”

“听说东威要真正投入做这件事,我就回来了!我想参与构建那个世界,哪怕是先从汉化、架服务器开始!”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信仰的光芒,这让习惯与药材、报表打交道的周伟国感到些许陌生,却又心中一振。

李卫东要的,不就是这种有激情、有技术理想的人吗?

“很好。”

周伟国点点头,在简历上画了个勾:“你对服务器并发处理有什么看法?如果我们代理的游戏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万人级别,架构上你有什么初步思路?”

橘黄色的灯光下,蔡明远那双藏在厚厚镜片后的眼睛,在听到周伟国的问题后,瞬间迸发出更加炽热的光芒。

他身体不自觉地前倾,语速更快,仿佛生怕慢了一点,那些在脑中翻涌的技术构想就会溜走。

“周总,您问到点子上了!服务器并发,是在线游戏的命脉!”

他几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万人同时在线?这只是一个起点!按照李总描绘的虚拟世界,未来的目标是十万人,甚至百万人同服!”

周伟国虽然对具体技术不甚了解,但“命脉”二字和蔡明远笃定的语气,让他神色更加专注。

“您说的万人级别,如果采用传统的单服务器架构,或者简单的主从模式,绝对是灾难性的。”

蔡明远进入了技术状态,言辞犀利:“想象一下,所有玩家都挤在同一个‘新手村’,数据读写、逻辑运算全压在一台机器上,结果就是,卡顿、延迟、甚至服务器崩溃,玩家体验会极其糟糕。”

“那你的思路是?”周伟国适时追问,引导他深入。

“分布式,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

蔡明远毫不犹豫地抛出核心观点:“我们可以将整个游戏世界在逻辑上进行分区,比如按照地图,或者按照功能。”

“每一个区域,或者一组特定的功能,由独立的服务器进程或服务器组来负责。”

他越说越兴奋,随手从公文包里拿出纸笔,在空白处快速画了起来。

“您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个核心的登录和角色管理服务器,负责验证玩家身份和分配世界。”

“玩家登录后,根据其角色所在的位置,被引导到相应的地图服务器上。”

“比如,‘艾尔文森林’一个服务器组,‘暴风城’一个服务器组。这样,负载就被有效分散了。”

周伟国看着纸上那几个被圈起来、用箭头连接的方框,微微点头。

这个思路清晰,符合管理上的分工协作原则。

“但这还不够……”

蔡明远话锋一转:“难点在于跨区域的数据同步和交互。比如,一个在‘森林’的玩家要和‘城市’的玩家交易,或者两个不同地图服务器的玩家要进入同一个副本,怎么办?”

他笔尖重重一点:“这就需要一套高效的中间件和通信协议。”

“我们必须设计一个中央消息总线或者世界状态管理器,来协调不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确保所有玩家看到的世界状态是一致的。”

“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压缩、序列化和网络优化技术,我在深圳的时候,和团队初步研究过一些开源方案,比如……”

他提及了几个周伟国听不懂的技术名词,但周伟国并没有打断,他看中的是蔡明远这种层层深入、不仅看到问题还能思考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硬件层面呢?”

周伟国抛出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初期投入,你有什么成本意识?”

蔡明远推了推眼镜,冷静了一些:“初期我们不需要追求最顶级的iBm小型机,那成本太高。可以采用性价比更高的x86服务器集群,通过负载均衡设备进行调度。”

“关键是架构要有弹性和可扩展性,当某个区玩家人数爆炸式增长时,我们可以快速为该区增加服务器节点,而不是替换整个架构。”

“数据库方面,主从分离,读写分开,是必须的……”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当然,所有这些架构设计,都必须配套严格的监控和预警系统。”

“我们需要能实时看到每台服务器的Cpu、内存、网络io状态,以及关键业务的响应时间,一旦发现瓶颈或异常,能第一时间定位和处理,这比事后救火重要得多。”

一番长篇大论,条理清晰,既有宏观架构,又考虑了实际成本和运维细节。

周伟国看着眼前这个因为谈论技术而眉飞色舞、甚至有些“张狂”的年轻人,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李卫东要的,不是只会听话的庸才,正是这种有想法、有激情、有能力把“虚拟世界”从概念落地的技术骨干。

周伟国放下笔,脸上露出了今天面试以来的第一个微笑。

他拿起蔡明远的简历,在评价栏里用力地写下了“技术视野开阔,架构思路清晰,富有激情,建议重点录用,可考虑技术核心岗位”的评语。

“明远……”

周伟国的称呼变得亲切起来:“你的想法很好。东威互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来搭建基石,欢迎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