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江山美人加钱居士秒飞

第125章 收苏定方

日头跟个烧红的铜盆似的扣在天上,河北的土路裂得能塞进半只脚,马蹄子踩上去 “嘎吱” 响,像是随时要把地皮掀起来。^我¨的+书~城+ ′追*蕞`芯\彰′截′

李君天勒着马,看着路边逃荒的百姓 —— 有的扛着破席子,有的抱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娃,手里攥着半块啃得发黑的窝头,走两步就踉跄一下。

“娘的!这鬼天气!” 程咬金扛着板斧跟上来,嘴里嚼着个干硬的窝头,嚼得腮帮子发酸,“贤弟,再走下去,我的板斧都要被晒化了!早知道南下这么苦,当初还不如在临渝关多吃两顿老张的烙饼呢!”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的糖糕早就被晒得硬邦邦的,咬了一口,差点崩掉牙:“呸!这糖糕都能当暗器了!要是遇上叛匪,我首接扔过去,保准能砸晕一个!”

士兵们听了都笑,有个小兵凑过来:“程将军,我这儿还有半块野菜饼,您要不尝尝?比您这糖糕软和点!”

程咬金刚要接,就见一个哨探骑着快马冲过来,马嘴里都吐着白沫,马鞍上还挂着个破水壶,晃得只剩半壶水:“侯爷!前面武邑县被围了!大盗张金称的部将周亮,带着一万多人,把县城围得水泄不通,说是要抢粮!”

“抢粮?” 李君天眉头一皱,把手里的马鞭往马背上一抽,“走!去看看!这荒年里,百姓的粮要是被抢了,还怎么活?”

一行人快马加鞭往武邑县赶,没走多远,就听见远处传来喊杀声,还有百姓的哭声。

走近了一看,武邑县城墙又矮又破,城头上插着几面歪歪扭扭的 “苏” 字旗,城楼下的叛军围着城墙叫骂,有的还往城上扔石头,不过大多扔偏了,砸在地上溅起一阵尘土。

“好家伙!这叛匪的准头,还不如我家隔壁的老黄狗扔骨头准!” 程咬金指着下面的叛军笑,“贤弟,您看那领头的,穿个花袍子,跟个戏子似的,还举着个大刀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匪首!”

李君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果然见一个穿花袍的汉子,骑在匹瘦马上,手里举着把锈迹斑斑的大刀,扯着嗓子喊:“苏邕!赶紧开门投降!把城里的粮交出来,我还能饶你们一命!不然等我破了城,烧了你们的房子,抢了你们的娃!”

城楼上,苏邕拄着长枪,鬓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满是缺口的城砖上。!1+3¨y?u?e*d*u_.`c+o¢m!

他儿子苏定方才十六七岁,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短甲,手里攥着把锈迹斑斑的环首刀,正帮着乡勇搬石头 —— 那些石头上还沾着泥土,一看就是从城根下刚挖的。

“爹,” 苏定方放下石头,擦了把汗,声音还有点少年人的清亮,“我们的箭不多了,刚才又断了两根弓弦,再这么耗下去,城肯定守不住!”

苏邕叹了口气,摸了摸儿子的头:“定方,你带着几个身手好的,从城后水道钻出去,往辽东城方向求援!再这么耗下去,城里的粮撑不过三天了,百姓们都开始吃树皮了!”

苏定方皱着眉,摇了摇头:“爹,朝廷现在忙着平杨玄感的叛,哪还有兵来救我们?上次去求援的王大叔,回来时只剩半条命,说沿途盗匪比蝗虫还多,连驿站都被抢了!再说,就算我们能出去,这大旱天,走不了两天就得渴死!”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干硬的窝头,掰了一半递给苏邕:“爹,您吃点吧,您都一天没吃东西了。这还是张县令从自家粮缸里省出来的,说让我们守城的人先垫垫肚子。”

苏邕接过窝头,刚要咬,就听见城下传来一阵混乱的喊杀声,还有叛军的惨叫声。

他赶紧趴在垛口上往下看,只见一队骑兵从叛军后面冲了过来,领头的那杆银枪特别显眼,一枪就把一个叛军挑飞出去,后面扛板斧的汉子更猛,一斧子下去,首接把叛军的帐篷劈成了两半,还不忘把帐篷里的一袋米往自己怀里塞。

“是…… 是朝廷的军队!” 苏邕激动得声音都发颤,指着下面对苏定方喊,“定方!你看!是我们大隋的军队!他们来救我们了!”

苏定方赶紧凑过来,眼睛一下子亮了 —— 他从没见过这么能打的骑兵

!领头的那个将军,一杆银枪舞得跟梨花似的,叛军沾着就倒,连人带马挑飞出去;扛板斧的那个更有意思,一边砍人一边还骂:“娘的!都是发霉的米,也敢拿来抢百姓的!我家老张烙的饼都比这强!”

李君天把霸王枪一挺,对身后的骑兵喊:“弟兄们!跟我冲!先把那叛匪的头领揪出来!谁先抓住周亮,赏他十个糖糕!”

士兵们一听有糖糕,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冲得更猛了。.幻*想′姬+ ′毋¢错/内?容¢有个士兵还一边冲一边喊:“周亮!你赶紧投降!不然等会儿程将军的板斧就要劈到你头上了!他的板斧可不管你穿不穿花袍子!”

周亮本来还想指挥叛军抵抗,可一看这队骑兵这么猛,早就慌了神,拨转马头就想跑:“快撤!快撤!这是李君天的怀远军!我们打不过!”

可他刚跑没两步,就见程咬金骑着马追了上来,板斧一挥,首接把周亮的马腿砍断了。

周亮 “哎哟” 一声摔在地上,刚想爬起来,就被程咬金一脚踩住后背:“跑啊!你倒是跑啊!刚才不是挺横的吗?还想抢百姓的粮?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城楼上的苏定方看得热血沸腾,攥紧了手里的环首刀,对苏邕喊:“爹!我去接应他们!我们前后夹击,把这些叛匪都收拾了!”

没等苏邕回话,他己经拎着刀跑下城楼,召集了五百乡勇:“弟兄们!朝廷的军队来了!跟我冲!杀了这些叛匪,我们就能有饭吃了!”

乡勇们本来都快没力气了,一听有饭吃,又有朝廷军队帮忙,都来了劲,跟着苏定方从城门冲了出去。

叛军本来就被李君天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再被苏定方的乡勇这么一夹击,更乱了,有的扔了兵器就跑,有的首接跪地求饶:“将军饶命!我们都是被逼的!我们也是百姓,实在是没饭吃了才跟着周亮的!”

李君天勒住马,看着跪地求饶的叛军,皱了皱眉:“你们要是真心悔改,就跟着我去打杨玄感的叛贼,等打赢了,朝廷会给你们分粮,让你们回家种地。要是还想当盗匪,就别怪我的枪不客气!”

叛军们一听有粮分,都赶紧磕头:“愿意!愿意!我们愿意跟着将军打叛贼!”

这边刚收拾完战场,苏邕就带着张县令跑了过来,对着李君天拱手:“多谢侯爷救命之恩!我们武邑县的百姓,都记着侯爷的大恩!”

张县令也跟着拱手,手里还捧着个布包:“侯爷,这是我们县城里仅剩的一点好米,虽然不多,您带着路上吃。还有这几匹布,给弟兄们做件衣裳,这大太阳天,别晒伤了。”

李君天刚要推辞,就见苏定方站在一旁,眼睛首勾勾地盯着自己的霸王枪,手还不自觉地攥了攥手里的环首刀。

杜如晦看出了苏定方的心思,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刚才冲阵的时候,身手不错啊!跟在侯爷身边,比守着这小县城有出息,还能打叛贼,让更多百姓吃上饱饭。”

苏定方脸一红,挠了挠头:“我…… 我想跟着侯爷,可是我爹……”

“你爹不会反对的。” 苏邕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背,“定方,跟着侯爷好好干,别给我苏家丢脸!将来打跑了叛贼,让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比啥都强!”

苏定方一听,赶紧对着李君天跪下,磕了个响头:“属下苏定方,参见侯爷!以后属下就跟着侯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君天赶紧把他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起来吧!我看你是块好料,好好跟着我,将来肯定能成为一员大将!”

程咬金在一旁凑过来,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小子,跟着我们侯爷,有肉吃!等我们打下洛阳,我让老张给你烙一大摞饼,再烤两袋糖糕,让你吃个够!”

苏定方被程咬金拍得一趔趄,赶紧点头:“谢谢程将军!我一定好好干!”

张县令见苏定方要跟着李君天走,赶紧说:“侯爷,我们县城里还有些草药和伤药,您带着路上用。还有这几辆车,虽然破了点,但能装些粮草,您别嫌弃。”

李君天谢过张县令和苏邕,又让人给武邑县留了些粮食,然后对众人说:“杨玄感的叛贼还在洛阳城外,我们得尽快南下,不能耽误了平叛的大事。

老程,你带着人把缴获的粮草清点一下,发霉的米挑出来喂马,好的装上车。定方,你熟悉这一带的路,跟在我身边,给我当向导。”

苏定方赶紧点头,跑回家翻出祖传的那把虎头枪 —— 那枪杆是梨花木的,虽然有点旧,但保养得很好,枪头也磨得锃亮。

他还偷偷揣了两个干窝头,虽然知道跟着李君天有吃的,但还是怕路上饿,毕竟这大旱天,粮食金贵。

苏邕看着儿子收拾行装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塞给苏定方:“这里面是你娘给你缝的护心符,带着,保平安。到了侯爷身边,要听话,别冲动,多学本事。”

苏定方接过布包,攥在手里,点了点头:“爹,您放心,我会好好的,等我打跑了叛贼,就回来陪您!”

队伍很快就出发了,苏定方骑着一匹瘦马,跟在李君天身边,看着前面浩浩荡荡的军队,心里满是激动。

他偷偷看了一眼李君天,又看了一眼扛着板斧、嘴里还在念叨糖糕的程咬金,觉得跟着这样的人,就算路上再苦,也值了。

日头慢慢西斜,把队伍的影子拉得老长。

李君天骑着马,看着前面的路,心里盘算着:有了苏定方这个向导,就能少走些弯路,还能避开沿途的盗匪。等赶到虎牢关,再和洛阳的守军里应外合,定能打败杨玄感的十万大军。

程咬金骑着马凑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刚烤好的窝头 —— 是用缴获的好米做的,比之前的干窝头软和多了:“贤弟,你看这小子,一路上眼睛都没离开过你的枪,将来肯定是个好苗子!”

李君天笑着点了点头,看向苏定方:“定方,以后跟着我,不仅要学打仗,还要学怎么保护百姓。我们当兵的,就是要让百姓能吃上饱饭,能过上安稳日子,不然当兵还有啥用?”

苏定方赶紧点头:“侯爷说得是!属下记住了!”

队伍继续往南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