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夜帐暗流涌,不良帅定计
大军在通往黎阳的官道旁择了一处背风的山坳扎营。
连绵的营火如同散落的星辰,与远处黎阳方向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
中军大帐内,牛油蜡烛的火苗被帐帘缝隙钻入的野风吹得摇曳不定。
博陵崔氏的子弟崔秀垂手立于帐中,面色微白,额角隐有细汗,全然没了白日里那份指点江山的疏朗气度。
杜如晦静坐于一侧案几旁,慢条斯理地拨弄着算筹,仿佛在核算明日抵达黎阳所需的粮草,眼角的余光却将帐内一切尽收眼底。
李君天负手而立,背对着两人,望着帐壁上悬挂的军事地图上“黎阳”与“临清关”的位置,沉默良久。
那沉默压得崔秀几乎喘不过气。
忽然,李君天转过身,目光如冷电般射向崔秀,声音平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博陵崔氏,真是好大的手笔,好灵通的消息!关东世家这盘棋,下得可真够大的。
说吧,崔元让你来,究竟意欲何为?为何‘特意’向本侯透露临清关可能生变的消息?”
崔秀喉结滚动了一下,咬了咬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侯爷明鉴!家父…家父命我前来,确是命我倾博陵崔氏之力,全力辅佐将军,助将军平定叛乱,匡扶天下!”
他抬起头,眼神复杂,既有恐惧也有一丝豁出去的决绝:“然…然关东诸多世家,虽看好侯爷前景,纷纷下注,却…却也不愿见侯爷势大难制,更不愿见侯爷过快扫平杨玄感,彻底掌控河北河南…
因此,暗中掣肘、预留后手者,大有人在!泄露临清关之危,是秀自作主张,意在向侯爷示警,表明博陵崔氏与侯爷共进退之诚意!”
李君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带着几分自嘲的苦笑:“哦?示警?好一个诚意!照你这么说,我军中上下,岂不早己遍布你们各家塞进来的眼线暗桩?本侯的一举一动,都在你们世家门阀的眼皮子底下?”
崔秀脸色更白,深深低下头,默认了这个事实。.幻*想′姬+ ′毋¢错/内?容¢
一旁的杜如晦终于放下算筹,缓缓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侯爷,崔秀之言,虽不尽不实,但关于世家担忧侯爷坐大而暗中制衡之举,以及军中确有各方耳目之事,依如晦之见,可信。此乃关东世家一贯作风。”
李君天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怒意和寒意,对崔秀冷声道:“好!既然你博陵崔氏有此‘诚意’,那便拿出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来。把你所知的,安插在我军中的各家暗桩名单,给本侯列出来!一个不许漏!”
崔秀身子一颤,显然此事干系极大,但此刻己无退路,只得硬着头皮应道:“是…秀…秀尽力而为…”
“不是尽力,是必须!”李君天语气不容置疑,“写完后,交给克明(核实。若有隐瞒或虚报,后果你应该知道。”
崔秀唯唯诺诺地退到一旁书案,提笔蘸墨,手却微微发抖,开始书写那份注定要掀起波澜的名单。
帐外隐约传来程咬金粗豪的嗓音在催促火头军:“快点快点!多烙点饼,明天还得赶路去黎阳吃肉呢!别饿着俺老程的弟兄!”
这日常的喧嚣与帐内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形成了诡异对比。
待崔秀退到帐角埋头书写,帐内暂时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李君天走到杜如晦身边,压低声音,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疲惫与警惕:“克明啊…这些世家门阀,真是无孔不入,宛如附骨之疽,令人防不胜防。^r-a+n+w-e¨n!z!w′w′.`c_o`m¨
今日他们可因利而叛杨玄感投我,他日若利益有变,是否也会毫不犹豫地叛我?”
杜如晦沉吟片刻,低声道:“侯爷所虑极是。据晦所知,崔秀之父崔元,在博陵崔氏内部多年受嫡脉压制,郁郁不得志。
其子崔秀此次冒险向侯爷示警,或许…亦有借侯爷之势,助其父系一脉在家族中翻身之意。此乃借力打力,各取所需。然其忠诚能维持多久,确需时间与手段来验证。”
李君天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案几,眼中闪过思索之色:“如此说来,这些人可用,但绝不可轻信,更需严加掌控…看来,是时候让‘不良人’更深入地动一动了。”
他提到“不良人”时,目光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旁的杜如晦。
杜如晦精通谋略,心思缜密,本是执掌这支秘密监察机构的最佳人选。但李君天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想到杜如晦的治国之才和光明前程,若让他过早深陷于阴暗的密探事务,整日与阴谋诡计为伍,不仅可能耽误其经世济民的宰相之才,更会在他身上留下难以洗刷的污点,于其未来仕途大为不利。
李君天心中暗叹一声,瞬间改变了主意。
他扬声对外面吩咐道:“来人!去请史万宝将军过来!”
不一会儿,身形精干、面色沉肃、眼神锐利如鹰的史万宝大步进帐,甲胄带着夜间的寒气,抱拳行礼:“侯爷有何吩咐?”
李君天看着他,沉声道:“万宝,从今日起,‘不良人’之事由你全权负责,首接向本侯汇报。首要任务,依据崔秀提供的线索,给本侯彻查军中所藏的所有世家暗桩,严密监控,但暂勿打草惊蛇。
其次,派人潜入关东各世家内部,给本侯盯紧他们的一举一动!我要知道他们每天吃了什么,见了谁,说了什么话!”
史万宝眼中精光一闪,毫无犹豫,干脆利落地抱拳:“末将领命!定不负侯爷所托!”旋即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帐外夜色中。
杜如晦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当李君天最初目光扫过他时,他心中确实闪过一丝期待,若能执掌“不良人”,便是侯爷绝对的心腹。但听到侯爷最终选择了史万宝,他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看到李君天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惋惜与保护之意,立刻明白了主公的良苦用心。
一时间,杜如晦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未能被委以全权重任的淡淡失落,更有对李君天爱惜自己前程的深深感动。他默默垂下眼帘,将这份知遇之恩牢记于心。
这时,崔秀终于写完了名单,战战兢兢地呈了上来。李君天扫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背后代表的家族,让他心头更沉。他将名单递给杜如晦:“克明,你来看看。”
杜如晦接过,就着烛光仔细浏览,片刻后点头:“侯爷,名单上所涉人物与家族关系,初步看来,合乎情理,应无虚假。此人目前…尚可信。”
李君天挥挥手,对崔秀道:“好了,你先退下吧。记住,今日之事,若泄露半句……”
崔秀连忙躬身,几乎是小跑着退出大帐:“秀明白!秀绝不敢多言!”帐外清冷的空气让他如蒙大赦般喘了口气。
帐内暂时只剩下李君天和杜如晦两人。
野风似乎大了一些,吹得帐帘猎猎作响。
李君天走到帐门口,掀开一角,望着外面漆黑的旷野和远处巡逻士兵火把划出的光弧,忽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杜如晦,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凝重:
“克明,你说…关陇那些世家,如此费力地在我身上下注,甚至不惜透露情报、安插人手…他们最终想要的,会不会只是一个听话的、能帮他们攫取更大利益的…傀儡?”
杜如晦闻言,立刻站起身,走到李君天身后,神色无比郑重,声音清晰而坚定:
“侯爷何出此言?!您手提雄兵,战临渝,收武邑,救危城,深得军心民心!您乃翱翔九天的雄鹰,绝非他人可操控的笼中雀!
关陇世家或许妄想,但侯爷您——手握破阵霸王枪,麾下有无敌铁浮屠,更有愿随您赴汤蹈火的将士!这天下,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岂容那些只知盘算利益的蠹虫摆布?!”
李君天转过身,看着杜如晦眼中毫无虚假的坚信与忠诚,心中那股因世家算计而产生的阴霾被驱散了不少。
他重重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脸上重新露出那种自信而略带痞气的笑容:
“说得对!克明!是我想岔了!管他什么世家门阀,阴谋阳谋!老子手里的枪,弟兄们锅里的饼,才是硬道理!想拿我当棋子?得先问问咱们答不答应!”
“走!出去看看弟兄们!明天还得赶早去黎阳,会会那帮惦记咱们粮仓的混蛋!”
说着,他掀开帐帘,大步走了出去,夜风吹起他的披风。杜如晦紧随其后,望着主公挺拔的背影,目光坚定。
帐外,星空低垂,旷野寂寥,虽然前路暗流汹涌,但主臣二人的心,却因这番交底而更加紧密地靠在了一起。
远处,黎阳的轮廓在夜色中尚不可见,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那里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