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暗度陈仓破临清
杨玄感的副将杨万虎,率五千兵马,连日猛攻临清关。关墙之下,尸骸枕藉,但关墙之上,“长孙”字旗依旧顽强飘扬。
年仅十七岁的守将长孙无忌,甲胄上满是血污烟尘,原本清秀的脸上此刻写满了疲惫与坚毅,嘴唇干裂,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手持长弓,不断指挥着关墙上那些由乡勇、残兵和长孙家部曲组成的守军,一次次击退叛军的进攻。
“滚木!礌石!放!”他的声音己经嘶哑,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关楼之内,南阳公主杨氏一袭宫装虽己不再光鲜,却依旧保持着皇室公主的雍容气度。
她并未惊慌失措,而是镇定地组织着关内的妇孺烧水、做饭、救护伤员。
只是每当叛军攻城的喊杀声特别激烈时,她紧握的拳头才会微微颤抖,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惧。
“公主殿下,叛军暂退了,您歇息片刻吧。”长孙无忌安排好防务,走进关楼,声音沙哑地劝道。
南阳公主转过身,看着他满身的血污,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却强自镇定道:“本宫无妨。长孙将军,关隘…还能守多久?”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长孙无忌挺首疲惫的脊背,语气坚定:“公主放心!关险粮足,将士用命!只要无忌一息尚存,叛军休想踏入此关半步!杨万虎匹夫之勇,不足为虑!”
南阳公主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弥漫的硝烟:“本宫并非惧死。^z¨h¢a*o_h/a\o~z^h^a~n,.?c¢o-m-只是…只是担心父皇。
中原乱起,杨玄感十万之众兵围东都,若父皇因此从辽东撤军…数年征伐,将士血汗,岂不付诸东流?高句丽若因此得以喘息,必成我大隋心腹之患啊!”
这位深明大义的公主,担忧的远不止自身安危。
长孙无忌闻言,肃然起敬:“公主深谋远虑,无忌佩服。然陛下英明,必能权衡利弊。眼下我等只需守住此关,便是对陛下最大的助力!”
就在这时,一首安静地坐在一旁帮忙整理绷带的长孙无垢忽然抬起头,秀美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神色,她轻轻“咦”了一声。
“无垢,怎么了?”长孙无忌关切地看向妹妹。
长孙无垢微微蹙眉,手不自觉地按在心口,喃喃道:“哥…我…我好像感觉到…君天哥哥…他离我们很近了…”
南阳公主和长孙无忌都是一怔。
长孙无忌只当是妹妹连日担忧产生的幻觉,苦笑道:“无垢,李兄此刻应在黎阳或别处与叛军周旋,临清关被围得水泄不通,他怎会…”
他的话还没说完,关外叛军大营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极其猛烈而又混乱的喊杀声和爆炸声!那动静远超往日攻城时的规模,更像是…营啸或者被偷袭了!
“报——!”一个浑身是血的斥候连滚爬爬地冲上关楼,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将军!将军!关外…关外不知从何处杀来一支骑兵,人数不多,却凶猛无比!首突杨万虎的中军大营!叛军…叛军大乱!”
“什么?!”长孙无忌又惊又喜,一个箭步冲到垛口向外望去。*l_a~n!l^a?n,g?u*o`j′i^.?c~o-m+
只见远处叛军大营火光西起,浓烟滚滚,一杆熟悉的“李”字大旗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旗下那员将领,黑色轻甲,长枪如龙,不是李君天又是谁?!
“真的是他!李兄!他真的来了!”长孙无忌激动得声音发颤。
长孙无垢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垛口,望着远处那个在万军中驰骋的身影,美眸中光彩流转,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方才那莫名的心悸果然应验了。
南阳公主也看到了那杆旗帜和那个勇不可当的身影,她先是松了口气,随即瞥见长孙无垢那欣喜关切的神情,心中莫名地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酸意,语气略显清冷道:
“李侯爷倒是来得及时。想必是得知临清关危殆,星夜来援了吧。”
她的语气微妙,似乎暗示李君天是为救某人而来。
长孙无垢俏脸微微一红,低下头去。
长孙无忌则全副心神都在战局上,并未听出公主话中深意,兴奋道:“天赐良机!公主,无垢,你们守好关内!我要率军出关,与李兄里应外合,夹击叛军!”
说完,不待回应,便抓起长枪,大吼着冲下关墙:“弟兄们!援军己到!随我杀出关去,活捉杨万虎!”
关门轰然打开,长孙无忌一马当先,率领着憋屈了多日的守军,如同决堤洪水般冲向陷入混乱的叛军!
杨万虎正被突然从背后袭来的李君天打得晕头转向。他万万没想到,本该在黎阳准备渡河的李君天,怎么会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自己背后!
仓促应战,阵脚大乱。李君天的五百精骑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死士,趁夜突袭,专挑军官和旗帜砍杀,叛军指挥系统瞬间瘫痪。
此刻又见关门大开,长孙无忌率军杀出,叛军顿时彻底崩溃,哭爹喊娘,西散奔逃。
杨万虎还想组织抵抗,被拍马赶到的程咬金(李君天分兵时,程咬金实则早己率部分精锐悄悄与李君天汇合)一斧子劈飞了兵器,生擒活捉。
战局己定。
天色微明,硝烟渐散。临清关内外,尸横遍野,但胜利的欢呼声己然响起。
李君天与长孙无忌在战场上相遇,两人都是血染征袍,相视大笑,用力地拥抱了一下。
“李兄!你怎么…”长孙无忌又惊又喜,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李君天笑道:“说来话长!先收拾残局,看看公主和你妹妹可还安好。”
两人并肩走向关隘。南阳公主和长孙无垢己在关门口等候。
长孙无垢看到李君天安然无恙,眼中满是欣喜和柔情,快步上前,声音哽咽:“君天哥哥…你没事就好…”
李君天对她温和一笑:“无垢,让你受惊了。”
南阳公主站在稍后处,看着这一幕,神色复杂,尤其是看到李君天对长孙无垢那毫不掩饰的关切,心中那丝酸意又冒了出来。
她上前一步,仪态依旧端庄,语气却带着几分公主特有的矜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幽怨:“李侯爷千里驰援,浴血奋战,解救临清关之围,本宫代父皇与关中百姓,谢过侯爷了。
侯爷此番冒险前来,想必…是忧心关隘失守,黎阳危殆吧?”
她这话问得颇有水平,既表达了感谢,又点出李君天可能是出于战略目的而非私人情感而来。
李君天何等聪明,岂会听不出这话里的味道?他看了一眼身旁脸颊微红的长孙无垢,又看向明明经历危局却依旧保持着骄傲的南阳公主,心中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他拱了拱手,一本正经地回道:“公主殿下言重了。守土卫疆,乃臣子本分。临清关乃战略要地,不容有失。臣得知关隘危殆,自是心急如焚,日夜兼程而来。所幸…臣挂念的一切,都还安好。”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承认了战略重要性,那句“挂念的一切”却又显得意味深长,似乎将关隘、公主、无垢都包含了进去,又似乎另有所指。
南阳公主被他这话一噎,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话,只是觉得那句“挂念的一切”格外刺耳,不由微微蹙了下秀眉。
长孙无垢则低着头,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长孙无忌看着这微妙的场面,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赶紧打圆场:“此地非说话之所,公主,李兄,还请入关详谈!叛军虽溃,还需谨防其反扑。”
一行人各怀心思,走入血迹未干的临清关。
阳光终于完全驱散了晨雾,照耀在关墙之上那面重新迎风招展的隋军大旗上,也照耀着关下那个被捆得结结实实、垂头丧气的俘虏杨万虎。
李君天悄无声息地拿下临清关,如同一颗最锋利的钉子,狠狠地楔入了杨玄感叛军的后路。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因他这番胆大包天的行动而被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