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陶妖妖他们选的自己喜欢的屋子住下,舒舒服服洗了一个热水澡。

和暖和府中的一个妇人将膳食做好,叫所有人到饭堂用餐。

陶妖妖又见到了她那一身慵懒,面如冠玉的师父。

和段之意恭恭敬敬给无名行了礼。

无名虚抬了一下手,“不必多礼,都吃饭吧!”

这一顿饭是很是丰盛,只是没有一点青菜。

因为考虑到他们久不食荤腥,所以大部分都是鱼。

不是清蒸就是水煮,让陶妖妖很是怀念烤鱼的味道。

吃完饭,众人来到前厅。

屋里四角,都烧着旺旺的碳盆,里面很是暖和。

陶妖妖热的都有一些冒汗,赶紧将外面的斗篷给脱了。

而师父穿着裘皮大衣,那张脸却是一点血色也没有。

无名端起茶喝了一口。

“今日来就是要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因为白二的事情,县令也受到牵连,被人告了。

以后流放之地的犯人,要么每一年交六百文钱,要么开出三亩地上交。”

陶妖妖开心的差点拍手,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原本她还想着白二走了,以后她找谁去买地。

现在好了,她不用找任何人买地,只需给流放犯发工钱,多的是人给她干活。

陶妖妖猜测的确实没错。

流放犯开荒地,每一天只能领到两个掺麦麸皮的黑面窝头。

与其如此,还不如给人干活,每个月都有钱,如此只要做事就不会饿肚子。

没想到他们才离开了半个多月,师父就给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晚上陶妖妖躺在暖和的炕上,想着再干半个月,等下了雪地上彻底被冻住,所有人就彻底干不了活。

进入冬季,这边什么蔬菜都没有,只有鱼和羊肉,如此也太腻了。

今年要做大棚肯定是来不及了,想着师父家的院子大,到时候挑两间库房,自家种点白菜萝卜吃就可以了。

翌日清晨。

陶妖妖去师父那里借了纸笔墨,叫上爹爹,一起找到陶仲平,“小叔,可以麻烦您帮我写一个招人开荒,每天给十二文工钱的告示吗?”

说完从衣袖里拿出一个布袋子,“这是流放当天,我去老夫人房里拿到的两千两银票,应该够我们开出不少荒地了。”

两人见此都有一些震惊,那种时候还能想到去找些银钱,真是胆大心细。

陶仲平立刻明白小侄女要干什么了。

“行,我给你写。”

陶妖妖拿着告示从院子里出来,正好赶上村里人去做工的时候,所有人面色凝重,边走边小声议论着。

“朝廷政策一改,到了冬日,我们都没有办法出工做事,那还能像往年一样,向朝廷借粮,等到来年到山里采一些东西卖钱还债吗?”

“哎呀,谁知道呢?要是不能借粮,这个冬天我们该怎么活呀?”

陶妖妖扬了扬手里的告示。

“大家都跟我过来,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

他们来到瓦房前。

段之意在围墙上刷了糊糊,陶妖妖立刻将告示贴了上去。

“大家听我说,以后给我开荒的人,每天发你们十二文工钱。

想要跟着我干的,到这里来登记。”

这时陶仲茗和陶仲平抬了桌椅出来。

桌案上纸笔都准备好了。

人群中有人算了一笔账。

“瞧这天气最多还能干半个月,咱们就能领到一百八十文钱。

黑面三文钱一斤,可以买六十斤粮。”

等了一会儿,有人大声问道:“若是我们愿意长期跟你们干,可以借我们一个月工钱过冬吗?”

陶妖妖想了想想要快速壮大起来,人力是最关键的。

“当然可以,不过都要写借据哦。”

人群中有人声音比较高亢的应道:“你们仁义,我们自然不会忘本。”

刚刚还愁容满面的众人,在这段简单的对话中,一个个都舒展了眉头。

陶仲平和陶仲茗忙得不亦乐乎,先要给他们签雇佣合同。

陶妖妖让借钱的人,等半个月以后过来。

隔壁的砖瓦房前,二管事一直等着人上工,当看到所有流放犯都围在陶妖妖家门口。

让人立刻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陶妖妖家要招工,顿时有些慌了。

一路小跑到陶妖妖面前,“我说小姑奶奶,你当真要这样做。

虽然自己开出来的荒地,前三年不用交税。

可这荒地开出来,若没有人帮你守住,种出来的粮,你也收不到自己仓库去。”

陶妖妖点了点头。

“多谢提醒,眼看你好像要成无业人士,要不要考虑跟着我干?”

二管事微微愣了一下。

这些流放犯只要不傻,肯定都会选择跟着陶妖妖他们干。

那他呢?

再去投靠一个新的主子,还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想到陶妖妖出手大方,一家子也还不错。

“承蒙姑娘看得起,管理这些流放犯,也算是我的老本行,我当然愿意跟着姑娘做事。

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想要带上两个小兄弟,都是有经验的,而且能吃苦耐劳。”

看管这些流放犯,说着好像很简单,其实每个人要做多少事,哪些人在偷奸耍滑,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当然是有经验的人来管理更合适。

而且在地头走来走去,一天就是好几个时辰,风吹日晒,有人愿意帮忙分担,陶妖妖没有理由拒绝。

“你作为管事一个月五百文,两个帮手一个月四百十文,你要是觉得合适,等一会儿就找我小叔去签契书。”

二管事开心的点了一下头。

“东家,我叫赵振兴,我两个小兄弟,一个叫柱子,一个叫石头。”

人员登记完,赵振兴和柱子还有石头快速签的契书,带着众人去往北边的荒山地开荒。

段家人和陶家人都在这些人中。

而陶老大和老三却觉得拉不下面子。

以前都是老四给他们做事,现在反过来让他们给老四当长工,心里那道坎怎么也跨不过去。

陶老三手上还有从陶婉瑜那里弄来的十几两银子,一点也不担心这个冬天怎么过。

陶老大沉默了一段时间,最后将目光投向梁淑芸和肖姨娘,“媳妇儿,你带着肖姨娘,还有几个孩子都去老四那里帮忙开荒。

你们就算少干一点,看在亲戚的面上,他们应该也不会为难。

半个月下来,我们也有过冬的粮食了,你们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