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00031

    绾绾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接过瓷瓶,轻嗅其香,香气扑鼻。


    味道无误!


    她心中暗赞,大隋果然出手阔绰,深知这驻颜丹之珍贵。


    非炼制之难,而是材料太过稀有。


    辅料便有107种,每一种皆难以寻觅。


    如今,为让她尽心尽力,杨广不惜血本。


    “好,我会竭力而为,你退下。”


    绾绾终于满意地点头。


    做事不给回报自是不行,尽管此事对她修行亦有益处。


    “是,圣女。”


    宫女应声,迅速消失在寝宫之中。


    绾绾待宫女离去,眼眸轻转,整理起所得情报。


    尽管宫廷礼法严苛,她却探得一丝朱后兆之隐秘。


    朱后兆常私下出宫探访某人。


    那人身份,她无从得知,因守卫森严,不敢贸然接近。


    但这无疑是朱后兆欲掩人耳目的秘密,亦可能是众皇朝觊觎的大明宝藏。


    念及此,绾绾心意已决,待夜深人静时前往探秘。


    另一边,焱妃寝宫内,身着紫裙,立于窗前,目光清澈,凝视养心殿方向。


    眼神中闪过冷漠、幽怨,更多的是被忽视的怒火。


    为何?无依无靠的武曌能成为皇贵妃?而她,阴阳家焱妃,仅得昭仪之位?此乃羞辱!


    回想起那夜,脸颊绯红。


    占了她身子,岂能就此了结?没那么简单!


    此时,少司命步入,行礼道:“东君大人,秦国传来指令,务必查清陛下隐藏的实力,对大秦至关重要。”


    “知晓了。”


    焱妃随意挥手,渴望片刻宁静。


    秦国、阴阳家之事虽重,但她终是女子,私事更为上心。


    然眼下一切皆指向明皇朱后兆。


    赵敏行宫内,她坐在梳妆台前,手托香腮,满心疑惑:“玄冥二老或因实力不济而亡,但魔师与百损道人何以陨落?陈芝豹真如此强大?”


    原本计划顺利,可直捣黄龙,废黜朱后兆,拥立宁王为新君,再引大元军入驻,吞并大明。


    未料朱后兆竟胜,且胜得莫名其妙。


    皆因她低估了陈芝豹及其背后大雪龙骑的实力。


    此事让她耿耿于怀。


    “郡主!”


    宫女轻步上前,递上纸条。


    “嗯?朝中终于有消息了!”


    赵敏喜上眉梢,缓缓展开纸条。


    观赏片刻,她将物件掷入火炉,眉间轻蹙,低语:“朱后兆的秘密?大明的真正实力?”


    不出所料,大元亦如其他王朝,对大明潜藏之力极为重视,遂遣赵敏秘密探查。


    赵敏略作思索,微微颔首:“我明白了,你速速退下,勿让人察觉。”


    “遵命,郡主。”


    宫女应声,缓缓退去。


    待宫女身影消失,赵敏嘴角上扬,目光直指养心殿,轻声自语:“朱后兆,上次你胜一筹,便以为我无可奈何?这次看你如何逃脱。


    待我掌控你,你便唯我之命是从。”


    赵敏信心满满,因大元提供的情报不仅供她探查,更赐她筹码与周详计划——擒贼先擒王。


    大元之志更宏,欲探大明虚实之余,更欲掌控朱后兆或立宁王为傀儡,以此为跳板,入侵大明。


    此意未改,唯一新增之务,乃命赵敏探查皇宫防御,以备元军入侵。


    更甚,大元已与叶孤城暗结同盟,不日,将有陆地神仙降临。


    赵敏欲借此良机,彻底掌握朱后兆。


    想通此节,赵敏心情愉悦。


    窗外天色已晚,暮色沉沉。


    只待片刻,即可迈出第一步。


    此刻,只需静候。


    夜幕很快降临。


    绾绾、焱妃与赵敏皆换上夜行衣,行动开始。


    而在御书房,朱后兆正与曹长卿共商大明未来。


    “曹爱卿,所言极是,你对朕之作为及大明前景有何见解?”


    朱后兆笑问曹长卿。


    曹长卿已知晓当前局势,朱后兆亦向其坦诚近日所为,望其能洞悉大明处境。


    他欲问曹长卿,这位智谋之士,对自己筹划的看法与建议。


    “陛下,臣以为,陛下已做得极好。


    如今兵权在握,大明内部应可安稳。”


    曹长卿笑道,此非虚言,实为实情。


    大明如今,病入膏肓,非铁腕手段,难见成效。


    言及肯定之处后,曹长卿续道:“陛下,关于未来规划,臣以为陛下眼光应更长远,譬如对外开拓海域,增强国力;对内则需整顿各地藩王。”


    “哦?此言甚妙,详述之!”


    朱后兆闻言,目中闪过异彩,思绪纷飞。


    然他仍欲闻曹长卿详策,以为参考。


    身为帝王,他不自满,自知决策非尽善,或有谬误,需能臣辅正,而非孤行。


    “陛下雄心勃勃,臣深知。


    但大明现状,即便陛下掌兵,内在经济仍显薄弱,若与强敌正面相抗,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且战事一起,恐引发连锁反应,九州诸国混战,局势动荡,于陛下及大明皆不利。”


    “反之,出海征伐异族,既可增强海上实力,又能无碍大明获取资源,积累国力。”


    “至于藩王,虽为皇亲,却拥兵自重,如平南王、宁王之辈,虽曾被陈芝豹制约,暂时安分,但非长久之计。”


    “因此,臣以为必须削藩,方能集权于陛下,合力对抗海上异族,迅速复兴大明。”


    曹长卿侃侃道来,静候朱后兆思量。


    他忠心于朱后兆,无需惧君疑。


    直言不讳,唯待君采纳。


    “此策甚佳!”


    朱后兆听完,沉吟片刻,面露满意之色。


    此法可行且稳妥,内修经济,外拓海域,宛如九州之大航海时代。


    他愈发欣赏曹长卿。


    此次抽奖,果未白费!


    为他开辟新思路!


    朱后兆有意调曹长卿入内阁,但思索再三,决定暂缓。


    他欲先携曹长卿见一人——李淳罡!


    此外,他还需处理西门炊雪与叶孤城之事。


    夜色深沉,绾绾与焱妃悄然出现在李淳罡宫殿外,隐匿于暗处。


    此行,两人未遣手下探路,亲自上阵。


    事务重大,不容闪失,故未让下属参与。


    绾绾着黑衣,敏捷地在墙边移动,试图捕捉屋内声响。


    焱妃则身披暗黑纱衣,与夜色近乎合一,难以辨识。


    巧合的是,两人因同一目标,不期然躲在同一位置。


    “何人?”


    绾绾惊见眼前人影,意欲动手,却闻焱妃冷言:“你是绾绾,我识得你声!”


    “焱妃?你怎会在此?”


    绾绾讶异,戒备之色浮于面上,心中暗疑焱妃跟踪或收买了自己的人。


    “我为何不能?”


    焱妃不悦,心中烦乱,未料有同行。


    焱妃心中起疑,手下是否有异心?但转念一想,大司命与少司命绝无背叛之理。


    或是大秦有变?


    “嘻嘻,焱妃姐姐也聪慧,莫非也知陛下常至此处?”


    绾绾恢复媚态,此言亦是试探。


    若焱妃承认,绾绾必将清理手下,以防后患。


    “哼,你亦有心,或你背后的隋朝更甚。”


    焱妃回击,亦看出绾绾在试探。


    焱妃亦在试探绾绾,为探得朱后兆习性,她亦费尽心机。


    绾绾的反应似证实了她所搜集的信息,让她稍感安心。


    只要无内鬼,一切无虞。


    否则,在大明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嘻嘻嘻!既如此,不如一同潜入,或能发现大秘密,共享之。”


    绾绾笑言,确信焱妃与自己目的相同。


    若非内部之人告密,便是焱妃自行察觉。


    既然如此,一同探寻也好,别无选择。


    此次联手,往后或有更多合作机会。


    为将来铺路!


    “也好!”


    焱妃略思片刻,轻点其首。


    与绾绾联手并无不妥,此事本就危机四伏,多一人也多份助力。


    甚至,危急时刻,她亦可先行抵挡。


    “合作愉快!”


    绾绾笑容满面。


    随即,二人行动起来,趁着夜色,悄然潜入这片神秘的禁地。


    步入其中,二人皆感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