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00076

    更令人振奋的是,项羽已突破宗师境界,十四岁便达此境,实为项氏一族之光,亦是复兴之兆。


    墨家得兵魔神,项氏亦可参与其中。


    范增激动得唇齿颤抖,在府邸内踱步。


    项梁见状,亦领悟其意,强忍激动道:“军师,何不直接与大明联手?”


    项氏一族亦有筹码!若得大明全力相助,复国指日可待。


    至于与强敌结盟的风险,他们已无所顾忌。


    国已不存,何惧之有?将来封王一方,亦是补偿。


    “主公所言极是!”


    范增点头赞同,心中亦是如此盘算。


    此行必至墨家机关城,并需联络人猫,双策并行,大秦末日将至。


    与此同时,儒家、道家等百家亦得讯,窥见机遇,各怀心思。


    陨石之祸引发的暗涌,被兵魔神彻底掀起,大秦将陷混乱。


    而在这动荡之际,朱后兆却沉溺于享乐之中。


    大明后宫,仁寿宫内,朱后兆伴张太后谈笑风生,趣事连连,太后喜笑颜开。


    张太后对朱后兆关怀深切,尤其后宫之事,近日更是忧心忡忡。


    此次召见,意在立后之事。


    立后乃国本,关乎后宫安宁与朝局稳定。


    朱后兆可置若罔闻,张太后却不能坐视不理。


    加之朱后兆忙于国事,立后之事一再搁浅。


    此时,后宫争宠已达白热化,虽未至生死相争,却也各不相让。


    后宫女子皆非等闲之辈,为后位拼尽全力。


    究其根源,皆因无皇后统领。


    张太后看在眼里,心中不悦。


    “皇儿,非母后强求,若再如此,后宫恐生大乱。”


    张太后望着朱后兆,轻叹道。


    她历经后宫风雨,深知争宠之残酷。


    虽有她坐镇,但终非长久之计。


    “母后所言极是,那便依母后之意,立武曌为后。”


    朱后兆笑而应之。


    此事确已拖延太久。


    于他而言,寿命悠长,立后与否并不重要。


    但在外人乃至天下人眼中,此乃规矩,乃国本,无需僵持。


    “武曌?”


    张太后闻言,眸光微闪,秀眉轻蹙,似有疑惑。


    武曌虽常来探望张太后,但给她的感觉并不佳。


    张太后尤为反感后宫干政,而武曌涉及此事,所幸朱后兆处理得当,张太后便未多言。


    毕竟,朱后兆已让摇摇欲坠的大明皇朝重现生机,跻身诸国前列。


    然而,立武曌为后仍觉不妥。


    相较之下,王语嫣性情温婉、贤淑,更得张太后青睐。


    朱后兆解释道:“儿臣立武曌为后,是因她能助儿臣分担政务,管理后宫,绝非出于私宠。


    而王语嫣若无手段,难以坐稳后位,儿臣此举实为后宫安稳着想。


    总之,儿臣不会亏待她们,定会给予应有名分。”


    张太后闻言点头,但仍催促道:“皇儿,朝廷之事本宫不问,但立后之事需尽快,也好早日诞下子嗣,安定天下民心。”


    朱后兆苦笑回应,立后易,诞下子嗣难。


    他修为已至陆地神仙后期,距天人境不远,与凡人愈行愈远,寻常女子难以为其诞下子嗣。


    此时,亲信太监匆匆来报:“恭喜陛下!武曌娘娘有喜了!”


    张太后惊讶不已,朱后兆更是欣喜若狂,下令赏赐宫中众人。


    武曌有喜,此乃他此生头一遭。


    武择天竟率先怀有身孕。


    朱后兆龙心大悦,宣布道:“皇儿,既如此,便立武曌为皇后吧!”


    张太后闻言,眉头舒展,心中尽是欢喜。


    毕竟,母凭子贵,更不必说是皇帝的首子,意义非凡。


    此刻,她对武曌为后之事亦无异议。


    “哈哈,甚好!”


    朱后兆起身,向张太后告别后,径直奔向武曌的寝宫。


    在武曌的寝宫内,太医刚刚离去。


    绾绾与上官海棠闻讯而来,贺道:“恭喜娘娘喜获龙裔!”


    上官海棠侍立一旁,眼中满是艳羡。


    她内心早已暗恋皇帝,故而做事愈发勤勉,期盼某日能得皇帝青睐,成为后宫佳丽。


    绾绾则在一旁面露失落,心中略感嫉妒。


    尽管二人时有争宠,但关系却日益亲密。


    后宫女子稀少,且皆知朱后兆性情,争宠不过是表面功夫,只为吸引皇帝留宿。


    众人皆盼有孕,不料武择天却抢先一步。


    武曌羞涩笑道:“妹妹莫要如此说,你亦深受陛下宠爱,我只是运气好罢了。”


    她深知母凭子贵,此言非虚。


    皇后之位尚未确定,但她已感皇帝有意立她为后。


    然而,张太后对她并无好感,这让她颇为无奈。


    但此刻不同,有了龙裔,且是皇帝首子,即便是太后态度亦将大变。


    她清楚太后疼爱皇帝,定会爱屋及乌。


    凭借此子,她成为皇后已是板上钉钉。


    这等好运,她从未想过,却也挡不住。


    此时,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皇帝驾到!”


    众女连忙整理衣衫,准备迎接。


    朱后兆爽朗的笑声由远及近,步入寝宫。


    “参见陛下!”


    众女跪拜行礼。


    “你们都在啊,快起身吧!”


    朱后兆见状,点头示意,并亲自扶起武曌,笑道:“武妃,此次你为朕立下大功,诞下皇子。”


    武曌脸上泛起羞涩红晕。


    一番亲密后,朱后兆难得与几女谈笑风生。


    绾绾与上官海棠则满脸羡慕地在一旁看着。


    闲谈片刻后,武曌转向正事对朱后兆言道:“陛下,大秦传来情报,黄金火骑兵已出动,东皇太一行踪显现,似有必得之心,机关城恐遭威胁,人猫和焱妃正身处其中。”


    “陛下,嬴正或许明白难以从大明获利,故而转向兵魔神。”


    “有趣!”


    朱后兆冷笑,“大秦已是穷途末路,嬴正急了。”


    武曌所言不无道理。


    东皇太一天人之姿,机关城又在大秦境内,仅凭焱妃与人猫难以抗衡大秦。


    支援势在必行,但人选需谨慎。


    李纯正忙于灭蒙元,不宜调动,唯有老天师张之维可担此任。


    念及此,朱后兆即刻下令亲信太监:“速传朕旨,命张之维前往大秦支援机关城。”


    “遵命,陛下。”


    亲信太监应允离去。


    “陛下,项氏一族有意结盟,求教如何应对?”


    武曌适时补充。


    朱后兆面露惊讶,皱眉思索:“项氏一族?可拉拢,给予适度支持,但天人不可予,人猫相助即可。”


    支持之余,若遣天人,何需他们?


    言罢,朱后兆望向武曌,摇头笑道:“你近来勿需操劳这些,朕今日专程来看你,怎又谈及国事?好好休息,保重自身。”


    本为子嗣而来,却不觉谈至此处,颇感无奈。


    武曌摇头:“陛下,臣妾非柔弱之辈,且国事为重,大秦已动,元庭之事亦需加速处理。”


    她修为深厚,不逊焱妃,此非问题。


    朱后兆关切之情,令她心生暖意。


    “哈哈,既如此,便依皇后之意。”


    “皇后!”


    此言一出,绾绾与上官海棠皆转头,身形微颤。


    “陛下……”


    武曌闻言,凤目圆睁,愣在原地。


    虽确信皇后之位非她莫属,但皇帝亲口册封,意义截然不同。


    难道这便是母凭子贵?


    “君无戏言,朕定于明日朝会册封你为皇后!”


    朱后兆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对绾绾说道:“绾绾,你们朕也会一一册封为妃。”


    次日清晨,金銮殿内号角声震耳欲聋。


    文武百官整齐列队。


    朱后兆身着龙袍,悠然坐上龙椅,面带笑容,扫视众臣。


    他今日心情愉悦,因新得龙子,眼神更显温柔。


    朱无视出列,向朱后兆贺道:“恭喜陛下,喜得龙子,臣代群臣恭祝陛下!”


    群臣随即附和,气氛喜庆。


    朱后兆大笑回应:“同喜!朕今日得龙子,明日宫中设宴三日,君臣共庆,不醉不归!”


    群臣欢笑响应,满朝皆喜。


    众人皆闻武则天有孕之事,大明日益强盛,众人心态亦随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