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00127

    李寒衣三人抵达,香茶随即奉上。


    三人踏入庭院,目光瞬间聚焦于朱后兆。


    一眼望去,心中大惊。


    李寒衣更是多看几眼,先前遥望时,大明与之为敌,朱后兆身影模糊,唯有深邃眼眸令人难忘。


    如今亲眼所见,这位大明主宰竟如此年轻英俊,与她想象大相径庭。


    望着朱后兆,李寒衣连忙向枪仙、酒仙示意,共同施礼:“见过大明陛下。”


    天人地位尊崇,面对帝王亦无需跪拜,繁复礼仪皆可省略,仅以同辈之礼相待,此乃九州天人之尊。


    “呵呵。”


    朱后兆闻言微笑,目光掠过三人,轻声道:“朕久闻雪月城之名,今日相见,确实名不虚传。”


    对于雪月城,朱后兆所知有限,但他深知三人因一人之情,甘愿赴战,甚至不惜生死,这份情谊令他颇为赞赏。


    这也是他示意李淳罡与邓太阿手下留情的关键所在。


    雪月城非敌,而是需重视之力量。


    “陛下过誉了,我等不过是萤火微光,怎敢与日月争辉?”


    枪仙被赞,面上荣光,神色缓和不少。


    面对大明之主,他心中难免忐忑。


    毕竟,朱后兆权倾九州,若要为难他们,易如反掌。


    “雪月城小地,得陛下青睐,实乃荣幸之至!”


    酒仙亦展颜而笑,神色轻松。


    唯有李寒衣,目光流转于朱后兆之间,欲言又止,终是沉默。


    她不善言辞,更重于行。


    “朕非客套之人,今日相邀,意在明确。”


    朱后兆轻笑,“朕对三位颇为欣赏,适才之战亦尽收眼底。


    不若三位携雪月城共入大明如何?”


    朱后兆对雪月城三大城主颇为了解,他们实力不俗,对日后征伐大唐大有裨益。


    且他对李寒衣这位女剑仙颇感兴趣。


    此言一出,枪仙默然。


    雪月城向来自由,从未依附于任何势力,连大唐李二亦礼让三分,岂会因朱后兆一言而轻易依附?


    酒仙亦面露迟疑,恢复往昔从容之态。


    他们虽欠大明人情,但若因此轻易依附,雪月城颜面何存?虽实力不及大明,亦是独立之组织。


    朱后兆此言一出,酒仙下意识欲翻脸,但念及恩情,终是隐忍。


    李寒衣秀眉紧锁,缓缓握住剑柄,周遭气氛骤变,紧张得仿佛一触即发。


    王仙之、曹常卿、邓太阿等天人亦收敛气息,蓄势待发。


    一旦动手,无论天人与否,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退下!”


    朱后兆目光扫向王仙之等人,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


    “是,陛下!”


    王仙之、曹常卿等人应声而退,紧张氛围瞬间消散。


    李寒衣、枪仙、酒仙心中暗松一口气,虽不惧事,但面对大秦所有天人的压力,三人亦感压力山大,随时可能被掌控的感觉令人窒息。


    然而,朱后兆一句话,所有天人皆听令而行,令雪月城三位天人震惊不已。


    他们深知天人地位尊崇,即便是君主也不敢轻易呼喝。


    而朱后兆仅凭一言,便令天人顺从,其控制力之强,令人心生寒意。


    枪仙、酒仙、李寒衣面色凝重,这位陛下远比想象中更为霸道。


    亲眼所见,传言非虚,实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趣,倒有几分骨气!”


    朱后兆轻笑一声,气氛缓和。


    他看向几人,淡然道:“朕请三位做客,可好?”


    枪仙心中暗喜,哪有什么骨气,不过是硬撑而已。


    做客总比送命强。


    “自然无碍!”


    李寒衣与酒仙点头应允。


    形势所迫,朱后兆已给台阶,岂有不下的道理?


    见三人答应,朱后兆脸色转好,起身望向大秦方向,长城横亘千里。


    “回大明尚需时日,朕欲往长城一观。”


    他感慨道,“此行应不会太久。”


    此地距长城千里,尚算近途。


    朱后兆非孤身前往,而是统帅大军同行。


    “这……”


    闻此,李寒衣、酒仙、枪仙皆愕然。


    往观长城?


    何意?


    莫非朱后兆无意乘胜追击,歼灭大秦?


    纵此三人不通兵法,亦知此刻大明军队若深入,大秦可一举而溃。


    然朱后兆却欲观长城?


    观后则返回?


    毕竟,朱后兆已邀他们同行。


    显是不欲灭秦。


    枪仙与酒仙交换眼神,未多言。


    既来之,则安之。


    其余人等亦然,虽需请樗里子,却无需天人全体出动。


    大秦那边,天人二三位即可应对。


    敢反抗,唯有死路一条!


    理智者,断不为愚行!


    夕阳西下,战事近尾。


    大秦二十万大军,王翦力战以阻,为樗里子争取时机。


    即便如此,亦仅挡半日。


    终,王翦殒命!


    蒙恬、蒙毅等皆亡!


    无意外!


    反观大明骁骑溃逃之二十万,耗时更久。


    然,战局已定!


    朱后兆唯待时机。


    其间,与李寒衣等人闲谈。


    初,雪月城三位天人略显拘谨,随交谈深入,偏见渐消。


    终,气氛轻松。


    朱后兆亦得闻雪月城诸多事宜。


    天人渐熟,


    交流武道心得,乃至


    与酒仙切磋武艺。


    此景宁静,与战扬惨烈大相径庭。


    似朱后兆此行非为亲征,乃为郊游访旧。


    时光荏苒,三日即逝!


    其间,朱后兆携李寒衣等天人至长城,眺望山河,感慨万千。


    心中暗自决意!


    凡目之所及,大明军所在,皆为大明疆土。


    统一天下之日,指日可待。


    正当李寒衣等人与朱后兆交流愈密之时。


    王翦与众将捐躯,大秦骁骑失魂。


    唯余逃回大秦之路。


    念头浮现,触发连串事变。


    大明军队因此耗时不菲。


    彼时,王翦逝世后,大秦残余的十万余众已被大明俘获或击溃。


    ……


    恰在此时,樗里子麾下的四十万大军亦被王翦、陈芝豹指挥的大明军队逼至绝境。


    失去王翦,尽管樗里子地位显赫,拥有超凡实力,


    但对军队的掌控与威望却远远不够。


    加之他非军事背景,无法指挥作战,亦不能与大秦骁骑融合煞气,发挥极致战力。


    溃败途中,又被叶白夔紧追不舍,终于探明大秦骁骑的行踪。


    然而叶白夔并不急躁,连陈芝豹也未动手,


    一路将大秦骁骑引向长城附近。


    “时机成熟了!”


    叶白夔面露微笑,遥望长城,叹道:“樗里子,至此,你已无处可遁!”


    长城,乃大秦皇朝之象征,亦是大秦安宁的守护屏障。


    有了长城,大秦无惧突袭。


    即便外敌来犯,也可凭借长城之利,将威胁拒之国门外。


    昔日,这无尽长城为大秦护土而建,今朝却成了大秦军队的枷锁,


    更是四十万大军的绝境。


    “你们还能逃向何方?”


    叶白夔眼神冷酷。


    另一边,樗里子领兵前行,眼前隐约现出长城轮廓。


    此刻,樗里子驻足。


    望着大秦长城,嘴角泛起苦涩笑意:“果然,此乃我大秦之囚笼!”


    未见长城时,他渴望一见,


    因为长城象征回归大秦。


    只要踏入长城,他就有逃脱之计。


    然而此刻亲眼目睹,却万念俱灰。


    原因只有一个:


    四十万大军在大明追击下重返大秦,近乎奢望。


    大明军队绝不会放过此机会。


    这一步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遥不可及。


    “轰轰轰!!!”


    大地震颤,肃杀之气笼罩四周。


    闻此声,樗里子面上却显露出超脱与释然。


    一死何惧?


    就在这时,大明骁骑的呐喊自四面八方传来。


    马蹄轰鸣,如雷鸣般震耳欲聋。


    不久,大秦剩余的四十万骁骑被重重包围。


    然而,封锁并未严密,独留一径以诱大秦骁骑,冀望其心生动摇。


    人之常情,畏死之心,即便是骁勇之骑,亦难逃此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