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山火来袭
对于李维而言,洛杉矶市长的职务还在,尤其是在竞选州长的白热化阶段。
任何在市政上的疏忽或失败,都会被对手放大镜检视,成为攻击的弹药。
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在演讲台上练就的,而是在危机处理的火线上淬炼而成的。
加州,尤其是大洛杉矶地区,以其独特的地中海气候——干燥炎热,圣安娜焚风肆虐——成为了山火的天然温床。
每年山火如同一个准时赴约的恶魔,吞噬着丘陵、峡谷,乃至威胁人口稠密的城乡之间。
对洛杉矶市民而言,山火警报声几乎成了熟悉的背景音。
在市政厅的紧急情况简报室里,烟雾缭绕,消防局局长奥斯瓦尔多·拉米雷斯正在向李维及其核心团队进行简报。
墙上挂着的巨大电子屏幕显示着卫星火点图、火势预测模型和实时风向数据。
“市长先生,这次是波特牧场以北的谢拉马德雷火区,”拉米雷斯局长的声音带着疲惫,
“圣安娜风预计在未来48小时内持续增强,风速最高可达每小时70英里。
火势正向东南方向蔓延,威胁到几个高档社区和重要基础设施。′幻!想,姬· *埂′辛`最\筷-”
萨曼莎·科尔眉头紧锁:“疏散命令发布了吗?避难所准备情况如何?”
“部分区域己发布自愿疏散令,但我们还在评估。避难所己经启动,但容量和物资是问题。”拉米雷斯回答。
迪克·兰森更关心舆论:“媒体己经在疯狂报道。以往的套路是,我们强调消防员的英勇,呼吁居民疏散,然后……祈祷风停雨来。”
迪克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道出了过去市政应对山火的被动模式。
李维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思绪却飞到了前世记忆中的另一种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模式,举国体制、未雨绸缪、生命至上和高效动员。
这与加州乃至美国西方传统的、更依赖于个体责任和地方自治的灾害应对哲学形成鲜明对比。
李维打断了汇报,问道:“奥斯瓦尔多,我们常规的消防力量部署模式是什么?”
拉米雷斯一愣,答道:“通常是划定火线,设置隔离带,投入地面消防员和空中洒水机,重点保护生命和主要财产,然后……控制火势首至天气条件转变。”
“听起来像是在被动反应,”李维冷静的分析道,“我们在等待火势决定攻击哪里,然后我们去防守。+1¢5/9.t_x?t\.*c-o·m*为什么我们不能更主动?更前置?”
李维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指着火势预测路径上的几个关键点:“这些区域,是预测火势可能经过的咽喉要地。
我们以往的疏散,往往是等到火烧眉毛了才下令,导致道路拥堵,人心惶惶。
为什么我们不能基于更精确的预测,更早、更果断地执行预防性疏散?
甚至,在火势到达前,提前部署资源,建立前沿指挥部?”
拉米雷斯有些迟疑:“市长先生,这需要极其精确的预测,而且大规模提前疏散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商业活动中断,也会被批评为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李维打断道,“比起失去生命和家园,过度反应的批评微不足道!
防灾智慧应该是防患于未然。
我们追求的是生命零死亡的目标。
我们可能无法完全做到,但我们必须把这个作为最高准则,而不是事后统计一个可接受的伤亡数字!”
简报室里一片寂静。
李维的话冲击着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
李维提出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转变,从被动的、损失控制的救灾,转向主动的、风险规避的防灾;
从更注重财产保护,到明确地将人的生命安全置于绝对首位。
“奥斯瓦尔多,”李维命令道,“我要你立刻更新火势预测模型,我要最精确的数据。
萨曼莎,协调城市各部门,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预案。
迪克,通知媒体,一小时后我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不是去念稿子,而是去宣布我们的主动防御策略。
我们要让市民看到,市政府不是在等待,而是在行动!”
李维目光扫过所有人:“这次山火,是对我们市政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向全加州展示何为真正领导力的机会。
我们要做的,不是重复过去的剧本,而是书写新的篇章——一个更主动、更高效、更将人民生命安全置于顶点的篇章。”
李维的试图在美式的制度框架内,强行注入一种更强调预先规划和政府强力干预的危机处理模式。
这场山火,成了李维治理哲学的一次实战检验。
李维的防灾思维遇到了冰冷的现实,洛杉矶现有应急体系的巨大惯性与资源瓶颈。
消防局局长拉米雷斯尽了最大努力,但反馈回来的情况不容乐观。
精确预测受限于模型能力和多变风力,误差依然存在,大规模预防性疏散的命令下达面临法律和操作上的困难。
更棘手的是资源问题。
“市长先生,”拉米雷斯在后续的电话会议中汇报,声音透着焦虑,
“我们的地面消防员己经连续作战36小时,极度疲劳。
空中灭火机队需要轮换维护,而且受限于风速和能见度,有效作业窗口很短。
重型机械用于开辟隔离带,但数量不足,调度缓慢,私人承包商有自己的工会规则和响应时间要求。”
传统的官僚体系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州政府及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的沟通,都充满了文书工作和程序延迟。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残酷的事实,按照既定剧本走,市政府很难打出李维所期望的主动仗。
此时,在李维的授意下,萨曼莎和麦卡锡几乎同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带有鲜明李维特色的解决方案:动用城市服务官(Cso)。
“市长先生,”麦卡锡的声音传来,一如既往的沉稳强硬,
“Cso的队员中,有27%拥有军队或民间消防经验,100%接受过基础应急响应和野外作业训练。
他们纪律性强,服从命令,并且部署迅速。
我们可以将他们作为辅助消防力量投入。”
这个概念让传统消防部门的高层吃了一惊。
Cso是治安力量,用于灭火救灾是否合规?他们的保险覆盖吗?工会会如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