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两条腿走路

七月的璐岛开始燥热起来。

  璐岛的夏天其实从五月初就开始了,而这时候胖哒最北边的土地上还有残雪没化完。  璐岛真正开始热起来是在七月份,一直热到十一月。  当北方开始飘雪的时候,璐岛上的人还在穿短袖。  但有个好处就是虽然热,由于是海岛型气候,最高气温并没有内陆几个大火炉高。  持续时间也不长。  基地办公楼旁边修建时留下来的几棵凤凰木和榕树上,知了已经开始在不耐烦的“姨呀~~,姨呀~~”乱叫。  像极了丢石头把邻居家玻璃砸了的淘气孩子被母亲按住打屁屁时候的求救。  天河翼没有知了,所以四白这几天就天天在那几棵树上蹿。  抓知了,也吃知了。  江力也不怕它吃坏了,如果是刚来蓝星的那会儿,还真不敢让四白乱吃,现在都已经锻炼出来了。  人都吃得的东西,四白也吃得。  毕竟主要食物还是果子和坚果类,知了偶尔打打牙祭。  四白辛苦劳作了几天,知了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多。  小家伙的胃口不大,最爱的还是巧克力和花生,尤其是花生夹心巧克力。  昆虫是偶尔换换胃口的小菜而已。  南方人对吃知了猴是敬谢不敏,即便是在北方呆过的江力,也就是看到有人吃才会捏一个尝尝鲜。  这就是南方知了声充斥满整个城市的原因之一,要是在北方,可能大部分都刚来得及爬上树干就被抓了油炸了。  哪怕是办公楼的隔音玻璃也没办法把知了的叫声完全隔离。  身处在这样的喧闹中,才让江力有一种真实感。  是真真切切的在蓝星上。  有时候在天河翼,江力会怀疑自己身处梦境之中。  就像某部电影里说的一样,一个梦套一个梦,当你以为醒了,其实还是在梦里。  所以江力拒绝了保安队长也成立个粘杆处用蜘蛛网粘知了的提议。  有知了的叫声,这个夏天才真实么。  何况不管是办公楼也好,宿舍楼也罢,都有隔音玻璃,又不吵。  山洞里就更没声音了。  四台发动机已经在昨夜,在两台装甲车的护送下,运抵了基地。  东力公司上到喵喵,下到保安保洁,全都签了保密协议。  东哥不在,签的是电子版,回来再补签纸质版。  对于在基地内看到的一切,出了基地后必须守口如瓶,所以对于四台发动机的到来,所有员工都已经有过心理建设。  又都是部队下来的,因此没有引起半点波澜。  牛滕达和田青山他们两个组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想办法把天翼扫描了发动机后的改进方案给落实了。  结构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主要是蜗轮叶片的表面处理,曲面等方面的改进,再就是各个腔室壁的曲面形状。  在流体的流动方面,基本就是一个伯努利方程为核心。  但是也有人说过,如果谁能够把伯努利方程给吃透了搞明白了,那么必定可以拿一个诺贝尔。  主要就是里面的常数,以及流体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关系表述是否准确。  其他技术天翼搞不定,但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它还是能拿得出手。  可惜它只有简单的整理归纳和调取数据库的能力,要让它像人一样把一个方程式讲清楚,属实难为它了。  就连天河翼的中枢智能系统也做不到。  人工智能可以在已经有了现成的具体的公式下,运算能力和速度秒杀人类。  但人工智能永远也不具备利用已知条件推导出一个具体的公式的能力。  它能给出的其实就是人类预先给它的。  比如说通过建模型,输入各种条件进行模拟得出的结果。  这个结果其实就是人类早已经输入的众多结果之一或者是众多结果的综合。  它给不出人类想象不到的结果。  简而言之,人工智能拥有很强的逻辑能力,也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  蓝星的人工智能还缺乏模糊统计能力,天河翼的人工智能倒是具备了模糊统计或者说是模糊推理能力。  比如天翼就具备模糊推理,可以根据一些看似不关联的条件给出一个合理的结果。  但是不管是天河翼的人工智能也好,蓝星的人工智能也罢,全都缺乏想象力。  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及曲率变化对流经的流体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是粗糙度要足够低,要光滑。  这里在汽车行业有个经典案例,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胖哒从小本子那里引进了其比较先进的汽车发动机。  那个时段算是小本子和胖哒的蜜月期,至少不少胖哒人是这么认为的。  小本子把发动机的样机给了,图纸也给了,是不是给的全套图纸没有人知道。  总之,最后发动机是仿制出来了,结果性能上和小本子原厂的差好多。  于是查原因,查来查去,愣是查不出原因来。  最后有个工程师把进排气管给切开了一看,仿制的进排气管内壁粗糙得不忍直视,反观小本子的原厂进排气管,非常的光滑。  最后把原厂进排气管安装到仿制发动机上,嘿,性能直逼原厂。  可见粗糙度的影响有多大。  曲率方面,不是说你气流通道的粗糙度好,摸上去光滑就可以了。  如果通道曲面的曲率有急剧变化的地方,哪怕是非常光滑,对气流的影响也很大。  天翼的工作就是把各个气体腔室、通道以及涡扇叶片的表面曲面进行优化,曲率的变化平滑。  粗糙度主要就是生产工艺的问题,这个不需要设计这里来解决。  有天翼的帮助,实际上让牛滕达他们组的工作量一下减轻好多,牛腾达他们光是找出曲率剧烈变化尤其是有断崖式变化的点就很难。  (曲率断崖式变化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圆弧和直线相切的切点)  赵銎他们组的任务就是搞明白第一代个人终端和指套、耳机及眼镜的联系方式,这种联系方式不是蓝牙。  比蓝牙更稳定,加密性更强,但比起现在天翼与离落之间的联系又要低级。  总之按天翼这半年来对蓝星科技的理解,这种无线连接是蓝星的技术能啃得动的。  找外援大概率是不可能找了,六进制的芯片如果成功将是蓝星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打破芯片技术天花板。  让人类的科技跃上一个新台阶。  而这两年,丑国正在芯片上全方位的围堵胖哒,不让胖哒突破。  江力估计,大概率是会由中科院牵头,指定几家对江力提供的个人终端进行研究。  可能还会有人和家里失联,或者是整个家庭和外界失联。  直到某一天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网上宣传的胖哒已经解决14纳米芯片制造技术的话,听听就好,或许已经在实验室以及试制中取得成功。  但是距离大批量投产依旧需要不少的时间。  在江力看来,7纳米,5纳米,3纳米甚至2纳米1纳米的光刻技术需要攻关。  六进制的芯片技术也需要攻关,这是两条并行而走的腿。  互不影响,因为六进制的芯片研制成功,到大批量投产也依旧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个时间甚至比胖哒自己搞定1纳米光刻机的时间可能都长。  这也符合胖哒一贯以来的策略。  即量产一代,在研一代,预研一代。  在芯片这里顺序有些乱了,反而是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比六进制研究要早。  不过效果是一样的。  量子计算机是连摸的石头都没有,而六进制的则有现成的样机可摸。  六进制应该会后发先至,正好填补了1纳米这个天花板之后和量子计算机普及开来前的空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