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哈剌察初见燕王朱棣,蒙古八旗被揭开神秘面纱(下)

    稍微顿了顿,哈剌察目光中透露出对这段过往历史的熟悉,继续开口说道:“然而时光流转,随着局势的发展与壮大的需要,晋王殿下展现出卓越的远见与领导才能。

    在原有的黄、白、红、蓝四旗基础之上,晋王殿下又精心增编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至此蒙古八旗的体系得以完备,恰似一座宏伟建筑添砖加瓦,越发稳固且壮观。”

    说到此处,哈剌察神情认真,详细阐述其编制。

    “其具体编制严谨有序,每300人编成1个牛录,每个牛录设有牛录额真1人。

    牛录额真肩负着管理这300人的重任,从日常训练到各类事务的安排,皆由其负责统筹。

    5个牛录又组成1个甲喇,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负责协调与统领这5个牛录的相关事宜。

    再进一步就是5个甲喇汇聚为1个固山,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全面掌管整个固山的大小事务。

    如此层层架构,井然有序。”

    随即哈剌察缓了口气接着说道:“不仅编制清晰,而且蒙古八旗在诸多方面都有着严格且固定的安排。

    无论是居住、屯驻,还是行军、狩猎,乃至祭祀班列,都有着明确的方位规定。

    黄旗位居北方,犹如坐镇北方的守护之神。

    白旗位于东方,似与初升的朝阳相呼应。

    红旗立于西方,仿佛承载着落日的余辉。

    蓝旗则处在南方,各自占据着特定的方位,有条不紊。”

    稍作停顿,哈剌察清了清嗓子说道:“此外,蒙古八旗还分为左右两翼。

    左翼包含镶黄、正白、镶白、正蓝这四旗,因其所处方位,又被称作东四旗。

    右翼则是由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组成,故而又称西四旗。

    左右两翼,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蒙古八旗的完整格局。”

    哈剌察微微皱眉,回忆着说道:“在俺来京城苑马寺任职之前,蒙古八旗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晋王殿下为了更好管理与调配,将蒙古八旗进一步细化为上三旗与下五旗。

    晋王殿下凭借其绝对的权威,直接统辖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

    这三旗被尊称为上三旗,地位尊崇,宛如八旗中的核心力量。

    其他各旗则分别交由旗主统辖,被统称为‘下五旗’。

    自此蒙古八旗在管理体系上更加细致入微,纷纷各司其职,与大明军队一起共同为山西的安宁尽心竭力。”

    此时的哈剌察言辞恳切,声音洪亮且坚定。

    在说完蒙古八旗过往种种规制后,他紧接着着重强调道:“燕王殿下尽管放心,蒙古八旗上下一心。

    对大明向来忠贞不二,绝无半点二心。

    自创立之初,便是以辅佐大明、捍卫江山为己任。

    历经岁月变迁,这份忠诚从未更改,往后也定当矢志不渝!”

    说到这里,他挺直了腰杆。

    只见哈剌察目光炯炯地望着朱棣,那眼神仿佛在传递着蒙古八旗坚定不移的决心。

    然而朱棣静静地听着哈剌察的这番保证,脸上虽依旧保持着沉稳的神情,但眼神里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明显的担忧之色。

    他微微眯起双眼,眼眸深处似有暗流涌动,仿佛在思索着诸多复杂的事宜。

    毕竟蒙古八旗势力庞大,虽一直宣称忠诚,可局势变幻莫测,人心也难以捉摸。

    即便哈剌察信誓旦旦地表忠心,朱棣却深知天下局势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任何一股势力都可能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棋子。

    朱棣深知不能仅凭几句言语便完全打消心中顾虑,那蒙古八旗背后的势力纠葛、未来动向,都犹如重重迷雾让他心中实在难以完全释怀。

    就在哈剌察向朱棣表明蒙古八旗忠心,朱棣眼神中流露出担忧之色的同一时刻。

    在京城皇宫的一处大门前,侍卫苏御正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任务。

    只见他身姿挺拔,身着一身剪裁合身的侍卫服。

    那服饰上的黑色锦缎泛着沉稳的光泽,腰间束着一条镶嵌着精致玉石的腰带,更衬出苏御的英气不凡。

    他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径直走向苑马寺胥吏。

    苑马寺胥吏见苏御前来,赶忙恭敬地行礼,随后小心翼翼从匣子里取出那对翡翠耳环。

    这对翡翠耳环在光线的照耀下,散发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

    翠绿的颜色犹如春日里最鲜嫩的新叶,又似一泓清澈见底的碧绿湖水。

    每一处雕琢都细腻入微,线条流畅自然,可见工艺之精湛。

    苏御伸出手动作轻柔却不失稳重,从苑马寺胥吏手中接过耳环。

    他仔细端详了一番,确认无误后,将其妥善收好。

    紧接着苏御转身离开,朝着等候在不远处的宫女玉儿走去。

    玉儿身姿婀娜,一身淡粉色的宫装衬托得她面容愈发娇俏。

    她微微低头,双手交叠在身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与期待。

    看到苏御走来,玉儿不禁微微挺直了身子。

    苏御快步来到玉儿面前,轻声开口说道:“玉儿姑娘,这是你要的翡翠耳环,拿好了。”

    说着他便将耳环递给了玉儿。

    玉儿连忙双手接过,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多谢苏侍卫,玉儿这就拿给皇后娘娘过目。

    发现用不了多长时间,便可以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端倪。”

    随后玉儿感激地朝苏御颔首示意,紧接着她将那对温润碧绿的翡翠耳环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弄疼了这珍贵的物件。。

    翡翠耳环与玉儿的衣物轻轻摩挲,发出细微的窸窣声,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流转的故事。

    收好翡翠耳环之后,她微微弯下腰,双手稳稳端起放在地上的药罐。

    药罐外壁还残留着些许温热,袅袅热气从罐盖的缝隙间逸出。

    带着淡淡的草药香气,在空气中缓缓弥漫开来。

    这药罐虽然不大不小,却有着一定的重量。

    玉儿端起时手臂微微用力,纤细的手臂线条在衣袖下若隐若现。

    随即她转过身,身姿轻盈却又不失端庄,朝着坤宁宫的方向稳步走去。

    脚下的青砖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古朴的光泽,玉儿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坚定。

    沿途的宫墙高耸,朱红色的墙面庄严肃穆,墙头的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