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分钱,震惊大哥

      陆大嫂听到拖拉机声响,出来看到李建国拉着一车人回来,也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坐在页子板上,急忙叫铁头过去帮父亲拿行李。

    铁头过来的时候,正听着李龙给父亲发钱,三百七十二块钱的数目念出来,铁头自己惊了一下。

    他已经是少年,对钱数字有概念了。

    一辆自行车一百八,三百七十二,可以买两辆自行车了。

    自己父亲出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赚了这么多钱,这……真的太夸张了!

    毕竟这年头工人工资一个月才三四十块钱。这三百多,顶一年的工资!

    他看向父亲的目光里就有了崇拜。

    自己的爹,还真是利害啊!

    “……许飞虎,八十三个抬把子,三百三十二块钱。”李龙念着第二个名字,许飞虎走了过来。

    “来,先算一下你是不是这么多。”李龙看出来他的心思。他觉得自己数目竟然没有陆英明多,有点不服气。

    其实各自的数目多少,每个人心里都有本账,但许飞虎要觉得不信,这个也没办法。什么心理作祟李龙也不去想,让他自己算就好,反正每次验收的数目都是有本人签字的。他把总数加了两次,不至于加错。

    许飞虎又算了一遍之后,认下了这个数字,然后接过李龙递过来的三百三十二块钱,脸上带上了笑,开始数钱。

    这么厚啊!

    李龙开始写他的数字和名字,然后写下一个。

    许飞虎过后是陶建设,之后是贾卫东,再之后是许德军……

    每个人其实都将自己能赚的钱数在脑子里过了不少遍,所以基本上李龙报出来的数字他们就直接签字。

    李龙不会把这个算错,他们只需要数钱签字就行。

    有些人家已经听到了拖拉机声响,知道了这个,人已经过来了。陶大强今天和李青侠去下了网,回来的时候看到李龙的拖拉机在院子里,这么多人在,自然就清楚是怎么回事,摔推着自行车就在院门那里等着。

    等陶建设拿到钱之后,陶大强和李龙招招手打个招呼,就把父亲的铺盖带在自行车上,一起回去了。

    陶建设拿到了三百六十四块钱,不少。

    对陶大强来说倒不算啥,这二十多天他卖鱼也差不多挣这么多钱了——不是每天都能去逮钱卖鱼,地里还有活。

    父子两个双份钱,这也算独一份——哦不,李家那个不算。

    知道父亲要强,陶大强虽然嘴笨,但还是把父亲给夸了一下。

    陶建设脸有点红,但也是有点得意在其中的。

    他的想法和曾经的李建国有点类似。弟弟(儿子)能挣钱,比自己还能挣钱,除了自豪外,还有点隐隐的危机感和不服气。

    现在能挣到了钱了,那股子气自然也就平了。

    一个个拿着钱离开,或自己背着铺盖,或被家人接走,一直到最后就剩下李建国。

    李建国是所有人中编抬把子最多的。一来他和陆英明先去了一天,二来本身手底下动作就快。能成为队里的元老可不仅仅是资历,也得有本事。

    李建国编了一百零一个抬把子。李龙没让他签字。院门口也没了看热闹的人,大嫂先前过来看了一眼,看没忙完就走了。李建国原本也是想回去,反正都是自家人,但想想还得给弟弟站台,所以就一直等着。

    “大哥,这个是你的。”李龙拿了个整数给了李建国。

    “这么多?”李建国吓了一跳,“你这是……”

    “八块钱一个抬把子。”李龙小声说道,“你这个我肯定不能抽啊。不给外面说就行了。”

    “嘿!”李建国看着这钱,还有些犹豫。李龙塞到了他的手里,笑着说道:

    “大哥,这钱是实实在在咱自己挣的,辛苦了那么多天了,得休息两天了。”

    李建国其实想到过李龙会多给他钱,但没想到多这么多!

    其他人里,陆英明算最多的,也不到四百块。

    自己这里直接翻一倍!

    看李龙的表情,李建国知道这事就这么定了,他便不再客气,把钱接过来塞到衣兜里,问道:

    “供销社那边……”

    “我给股长给了一千。”李龙小声说道,“后面我还指望他再给我找活哩。这抬把子最多再有两三年,后面就没有了,咱们能挣一年是一年吧。”

    “两三年……”想着弟弟一次赚两千多,也不少了。但这活想想也不是别人能接到手的。

    “还是不能说,说六块钱就行了。”李龙边往后面大哥院子走边说道,“财不露白。”

    他是听过一个故事的,反例。

    复员回来的许海军讲的。

    某后勤单位在南疆沙漠里有一个油料保障点,只有一个在看着。刚到的时候单位每周检查,这人把这里管理的好好的,后面上级单位就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一个季度检查一次。但送给养物资送的很及时,领导也很关心。

    这个人觉得领导对他很好,在第二年某天领导过来送给养的时候,给领导塞了一条中华。

    那个时候领导抽雪莲王已经是很奢侈了,算头一回在自己手里看到一条中华。

    然后就怀疑了起来。

    上级很快过来检查,然后发现库里少了价值上千万的油料,而从这个人这里查到了几百条中华,还有上百万的现钞。

    原来他让过路的司机在这里加油了。一开始也只敢让加一点,收条雪莲啥的,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就开始收现金。

    最开始他看着给人加油,还胆颤心惊的,后来就任由那些司机自己去加,钱给到位就行。

    上天若使其灭亡,必使其先疯狂。

    间接损失上千万,这个人最后判了死刑。

    他的上级负连带责任。

    亏不亏?

    很亏啊。

    回到李建国院子,这边饭已经做好了。李青侠杜春芳都在院门口往这边看着,身边是李娟和李强。梁月梅和陈丽蓉在摆着桌子,李雪苹和李雪琴两个站在李娟身后,她们两个现在跟李娟亲的很。

    “嘿,都黑了,瘦了。”李青侠笑着说,“这在山里也能晒着?”

    “我能晒着,我大哥是天天烟火熏的,编那抬把子天天得烧条子。”李龙解释了一句。

    “吃饭吧。”梁月梅在桌子那里喊了一声。人多,饭桌支在外面,一个大桌一张小桌。因为并不知道李建国他们回来,饭菜是米粥馒头,中午剩下来的炖鱼,临时炒了个鸡蛋,又加一个韭菜肉。

    菜量大,所有人分开上桌吃饭,你一句我一句,你递个馒头我端碗粥,一时也挺热闹。

    几个孩子原本一直看着大人,李建国李龙都是好久没见的,也想说几句话,也挺失望,因为这一次大人没带什么好吃的回来。

    但很快就忘记了,今天晚上加菜,本身桌子上就有好吃的,加上孩子多热闹,很快就有自己的话题。

    李龙看了一眼,发现四个孩子在李娟带头情况下还是挺规矩的。李娟这个姐当的挺好,其他几个也都听话,这就挺好。

    吃饭的时候,家里人你一嘴我一嘴就问着山里的事情,有时候是李建国回答,有时候是李龙回答。知道在山里能天天吃到肉,他们也就放下心来。

    其实看看李龙和李建国的脸色就知道,他们在山里并不算受罪。梁月梅最清楚,以前李建国去山里副业队干活的时候,回来基本上能瘦好几公斤,需要好些天才能缓过来。

    但进山一次干的活能顶半年的工分,所以又必须得去。

    现在好了,钱不少挣,身体也没亏着,时间也不算长,这还要啥?

    晚饭一直吃到了天黑才算完。李龙今天也没打算再回县里,自己家的院子在那里放着,咋说也是得住一晚上的。

    “你那屋子你娘天天开门放风,里面没啥味道。”李青侠说道,“你在山里也累坏了吧,明早睡个懒觉,到时我就不等你了,和大强把网取了,到石城卖鱼去。”

    “老爹,你这逮鱼卖鱼还怪美着哩。”李龙笑着说道,“天天有钱进账,比当工人还要舒服。”

    这时候当干部是普通农民不敢想的。能当个工人就已经是想到尽头的美事了。

    “嘿,那是。我这一天就能挣工人大半月工资,现在就是让我当工人我也不干。”李青侠兜里有钱,底气也足,“再挣一段时间的钱,我自己就能买台彩电了。”

    “不用,过两天我就给你买。”

    “才不要你买哩。”李青侠心气很高,“好好过你的日子就行了。该要孩子了,你也不小了。”

    李龙苦笑,他才二十二,这就不小了?

    李青侠说,杜春芳也说。以前李龙匆匆回来匆匆走了,今天能在家里呆一晚上,他们就在李建国的院子里聊天。几个孩子也跟着凑热闹,打问着山里的情况。李龙间或说一点,就够李强他们羡慕向往半天了。

    后来李娟带着李强去休息,陈丽蓉带着两个孩子回老马号。李龙想了想对李青侠说:

    “老爹,后面让俺二嫂住我那个院子西屋吧。屋子里反正也没啥,二嫂天天在马号那里住也不方便。”

    “嘿,这事我也想过,就是没空和你说。”李青侠笑了,“行了,既然你说了,明天就让你二嫂搬过来,正好也帮着你收拾收拾院子。”

    李龙心想二哥去奎屯也一个多月了,说不定就快正式入职,到时大概率就会把二嫂和孩子接过去。

    当然前提是正式工很快会分房子。

    这事他就不管了,到时让老爹老娘和二嫂说吧,他明天一早还要回县里,去山上。

    贝母季即将结束,李龙也想着好好收个尾。

    按后世某些人的话说,挣一季的钱,剩下的半年就可以休息了。他肯定是休息不了,但会轻松很多。

    毕竟算了算,编抬把子的钱和倒贝母的钱加起来,自己赚的,差不多能过万。

    这么一算,李龙有点惊了。

    现在自己有多少钱他也不是很不清楚,李龙打算这最后贝母季扫尾后,回家好好盘点一下。也免得自己糊里糊涂的。

    很晚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屋子里是经常透气,所以没潮味儿也没霉味儿。上一次回来之后,他就把钥匙留给了老娘,想必老娘经常会过来开门通风,晒被子。

    虽然老娘信心,但李龙享受的挺心安理得的。

    被子上有股子阳光的味道,这让他感觉挺舒服。在自家睡觉和在木屋里睡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同样也要扣门,但枪是不用放在床头了。偶尔能听到外面有狗叫声,然后就有人喝斥。这才是田园生活嘛。

    很久没有睡的这么踏实,早上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太阳光已经透过窗户斜着照到了西面的墙上。

    很好看。

    李龙爬了起来,穿好衣服,去院子里压了水洗漱,完后到后面院子吃饭。

    李建国和他一样也是才起来,院子里自行车不在,一堆网放在塑料布上,旁边的小盆子里还放着小半盆狗鱼。

    梁月梅和陈丽蓉已经到地里干活了,李青侠已经给陈丽蓉说了搬的事情,陈丽蓉也很高兴,说上午要干活,中午回来搬。

    干的活主要还是地里的锄草。打瓜已经开始爬秧,梁月梅对这个很重视。冬小麦、玉米什么的都是常规种植,种了多年不会出问题,这打瓜头一年种,承载着的是家里通过经济作物致富的希望,梁月梅一点也不会大意。

    往常大田地种庄稼,锄草这种活干的比较粗,锄一遍后,杂草长的快,隔一段时间只要庄稼长起来,只需要把大草锄掉就行。

    毕竟地块比较多,干不了那么细。

    但这十亩打瓜,梁月梅在李建国不在的情况下,隔几天就要去锄一遍草,基本上保证田里就只有打瓜苗。

    李龙他们去山里之前也给梁月梅说了,打瓜苗两到三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间苗了。这玩意儿就是每穴留一个壮苗就行。间苗是个累活,蹲在那里一步一挪,往往一天下来,人几乎就不能走了。

    但这活硬是让梁月梅和后来加入的陈丽蓉两个给干完了。

    也因此,两妯娌关系一下子就好了起来,跟姐妹一样。

    “这一觉睡的舒服。”李建国拿毛巾抹了一把脸,说道,“山里地窝子还是潮,黑,住着难受。”

    “那是,那真不能常住。”李龙笑着说,“要不是哈里木玉山江他们给我盖了木头房子,我也不会经常往山里跑。不管是住地窝子还是住他们的冬窝子,都不好受。”

    “你那木头屋子真好。”李建国想起来去年砍大扫把杆子的时候在木屋里住着,哪怕睡地板也比住在地窝子里强。

    “嗯,我也觉得。”李龙点头,“今天还得回去。”

    “咋还要回去?贝母还没收完?”李建国问道。

    “还差个尾巴。”李龙去到桌子那里。饭菜在这里扣着,他揭开看到馒头,苞谷面糊糊,炒的菜。

    “应该快了吧。”李建国过来一起坐下来吃。

    “三五天吧,贝母开花,就结束了。”

    李建国点点头,不再说话。

    杜春芳在菜园子里出来,看兄弟两个吃饭,笑着就坐在菜园子门口捡着韭菜。中午打算包饺子,她现在干活也挺主动,自己家的孩子,兄弟和睦,妯娌亲近,孩子也懂事,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作为长辈,多干点没啥。

    以前偏李龙,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只能偏小的,现在家里条件都好了,大的小的都不需要她操心,那就按自己的心意来,想干干,不想干就不干。

    总归是明白事理的。老大主持着这个家,在山里呆了近一个月,黑了那么多,总得做点好吃的补补。李龙满脸红光,一看就不缺好吃的,天天忙着挣钱,自己也顾不上,等再回来再说吧。

    早饭吃完,李龙又和老娘聊了一会儿,讲一些山里的小故事,听听老娘说老爹逮鱼,以及孩子,村子里的事情。事情大小无所谓,只是母子两个聊聊天,杜春芳就很开心。

    “……嘿,你不知道,那天你爹多高兴!下网逮着一条四五公斤重的大鲤鱼,尾巴红红的,真漂亮!你爹就说,小龙要在就好了,一家人把这鱼做了吃一顿,卖掉划不来。不过最后还是卖掉了,吃不掉,那玩意儿太大了,光一片鳞就得五分钱壳子那么大……”

    老娘说的五分钱壳子,是指现在还在通行使用的五分钢蹦儿,比成年人指甲盖要大些,这就真不小了。

    “……每天都弄些狗鱼回来,我就说这玩意儿弄回来干啥?开剥着滑得不行,吃起来腥的不行。他说那不一样,这个可补了,经常吃对身体好……”

    “就是好。”李建国正在开剥小狗鱼,听到老娘的话就说道:“炖个汤,喝着鲜。在山里小龙逮过两次,那喝着汤真美。”

    “那今天晌午就炖个汤。”杜春芳笑笑。

    李龙陪着老娘聊了几句后,便去了自己的院子,开着拖拉机离开,路过大哥院子的时候,对门口的老娘招了招手,然后加大了油门。

    拖拉机开到县里时候已经是上午,李龙去食堂买了一兜包子,然后去油库加了油,又带了些油,去了山里。

    山里木屋的边上,有人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