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罗教授各怀心思的学生们

    李龙把马晓燕送回到县委大院,自己开着车匆匆回院子去了。

    这趟去的时候带着一个人,回来的时候拉了一车东西,回到家里还要好好收拾一下。

    太阳还没落下去,不过单位已经下班了,路上都是匆匆往家赶的人。只有一些学生放学后贪玩,在路上、巷子口打闹着,不知疲倦,享受着快乐的童年时光。

    虽然物资匮乏,但孩子们精神世界却很充实,手里拿着自制的铁丝弹弓,又或者捡来的细长直树枝子,嘻嘻哈哈的笑闹着。

    李龙有些羡慕,随即又迅速的开车到了大院门口。

    路过收购站的时候发现没人在,想来过来看到大铁门锁着,那些卖东西的人就知道主人不在,也就不这里停留了。

    吉普车刚开到大院门口,就听到里面韩芳的声音:

    “我叔回来了,我听到车响了……我来开门!”

    然后就是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大门打开,露出韩芳带笑的小脸。

    李龙笑着冲她点点头,开车进了院子。顾博远正站在床车边上照看着明明昊昊,李龙停车下来后,就闻到了浓浓的炖鱼香气。

    新鲜的鱼,味道就是好。

    “今天不错,回来的挺早。”顾博远跟个点评员一样点点头,“这是又进山去了?”

    “嗯,进山看看他们洗羊。”李龙打开后备箱,把那头小马鹿放出来,这两头小马鹿,比院子里跑着两头略小点儿,但已经能吃草了,这时候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还有些害怕,两只靠在一起,看着挺可怜。

    小黑凑过来想要闻一闻,两只小山羊也跑过来想要结识新伙伴,两只小马鹿吓坏了,以为这是猎杀者,干脆撒开细腿直接就跑起来了,连带着其他两只小马鹿一直跑着,院子里顿时就闹腾起来。

    “嘿,你咋又弄来两只?这个东西太闹腾了,小小的就知道顶人了!”顾博远先前进门的时候没注意就让小马鹿给顶了一下。

    李龙笑笑,没回话,他把后备箱里的皮子、鹿角之类的都搬到了厢房。

    原本空荡荡的厢房,现在已经基本上都满了,分门别类,他还打算再做一些木头架子,像在山里的小木屋那样,把东西放在架子上摆好,这样更方便收取和存放。

    东西放好,那边杨大姐喊着开饭了。

    李龙去洗手换衣服准备吃饭。

    顾晓霞和他打个招呼后就出到院子里,李龙换衣服的时候又看了看自己的伤口处,确定已经结疤且没有发炎化脓,便真正放下心来。

    虽然这一次命大,但以后还是要注意,枪带着,到山里要小心,消炎药要带着等等。

    出来吃饭,经顾博远的提议,干脆把饭桌端着到院子里,就在床车边上,这样明明昊昊在边上玩着,大人也能看到,不耽误吃饭。

    新蒸的馒头,熬的浓浓的大米稀饭,分成两盘的鲜味十足的炖鱼。

    虽然只有一个菜,但是闻着香吃着香,这就足够了。

    李龙饿了,连吃了两个白面馒头,炖的鱼其他人吃完,剩下的连汤带肉让他包圆了。

    稀饭只是在最后喝了半碗,感觉饱了。

    “今天你吃的不少啊。”顾博远在院子里调侃,“小龙,你这是中午没咋吃饭?”

    “吃了,在我大哥那里吃的,”李龙说道,“就是今天跑的地方多,去了队上,又去了山里,还帮着洗羊,干的活多嘛,吃的就多。”

    “还真是。”顾博远让李龙这么一解释,也不调侃了,感慨的说,“年轻的时候在队上开荒,那时候真能吃,苞谷面发糕,一个人能吃半笼!现在真是不比以前了……”

    “那真是。现在你一天天的都不干活,”顾晓霞一边看孩子一边说道,“天天往店里一坐,活动量少了,自然也就吃不下了。”

    让女儿这么一说,顾博远脸上略有点挂不住,但想想好像的确如此,自己现在不干农活,冬天往屋子里一猫,夏天就在店门口一坐,有人来了卖东西,没人来了就看书听收音机,有点不对啊。

    “后面我得活动活动。”顾博远是能听进去劝的,“不然再胖下去,该得病了。”

    嘿,这就对了。

    顾博远在院子里又转悠了一会儿,回他的院子去了,李龙和顾晓霞两个抱着明明昊昊进屋,又把床车收了。

    眼下天慢慢变长,温度也升了起来,蚊子目前还没过来,是最好的时候,再过段时间,温度再升高就有点热了,而且那时候蚊子也多起来,在外面呆着就挺难受。

    第二天吃过饭,等杨大姐接手明明昊昊的时候,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去了收购站。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时候收购站门口就已经有人提着袋子等着了。

    看到李龙过来,那些人让开位置,脸上露出笑容来。

    李龙打开铁门,先把这些人让进去,然后把吉普车开进院子停好,这才去开房间的门。

    “排好队,按先后过来的顺序一个个来,别急,咱们有时间,”李龙说道,“等我把东西摆治好。”

    他到柜台后面,把一应用具放好后就开始收东西。

    “老板,你这具体啥时候开门没个定数吗?我们有的来过好几趟了……”排在第二个位置的人问道。

    头一个从袋子里拿出来的是一沓兔子皮——李龙看着皱了皱眉头,一边翻看皮子一边给第二个人解释:

    “我现在也是在找合适的人看店,我自己有事需要经常往外面跑,不然的话我自己就看店了。现在没找到合适的人,所以就只能看时间……我尽量吧。”

    “你看我怎么样?”那个人嬉皮笑脸的说道,“我能天天帮着你看店,工资也不高,一个月给我五十就行。”

    李龙头都没抬,直接甩了一句话:“我和你不熟。”

    他没等第二个人说话,就对头一个人说道:

    “你这兔子皮是春皮,你看上面的毛开始褪了,这皮子比冬皮要差一些,一张按两块算。”

    原本李龙以为那个人会讨价还价一下,没想到他干脆的应了一声:

    “行。”

    二十一张皮子,大大小小,基本上都是灰兔皮,李龙给了四十二块钱。

    这个人袋子里还掏出四张水老鼠皮来,李龙翻看了一下,说道:

    “这也是春皮,不过水老鼠的皮子比兔子皮要贵一些,一张给你按十三算,这大小我就不分了,怎么样?”

    这四张皮子两大两小,小的自然是没大的值钱,但李龙给了均价,就是看着刚才对方那么爽快的份上。

    “好。”这个人也很干脆。

    “你剥水老鼠皮的时候,公水老鼠的肚脐眼下面有个囊,你收了没?”李龙问道。

    “没有注意……你是说那里翻出来的黑的脏东西吗?让我扔掉了。”

    “这个东西也能卖钱,下次逮到水老鼠,把这个一块带过来,一包黑东西,我给你按十块钱算。”李龙说道。

    “真的?”那个人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李龙认真的点点头。

    这个人结账拿了钱,快速的走了。李龙觉得他生活的地方,可能有不少水老鼠,这是回去着急着掏水老鼠了。

    第二个人拿过来的是一袋甘草——这玩意儿这段时间比较多,因为开春犁地,有些人开始打那些荒地的主意。

    开垦荒地也是有讲究的——眼下荒地太多,所以懂的人知道去找甘草多的地方,这里没什么盐碱,开垦后就可以直接种庄稼。

    不像再过两年,棉花涨价后,大家发现盐碱地种其他东西都是欠收甚至绝收,但种棉花长势还挺好,所以那时候就不挑地了,只要是荒地都给承包开垦了。

    这时候荒地多,所以想多种地的人就挑着开荒,开那些长了甘草、苦豆子的地方,这些地方土质还不错。

    这开出来的甘草根,开荒的地主大多是不太在意的,于是就有人去捡来卖。

    李龙翻看了一下,从中挑出来一些放在一边,看着那个人说道:

    “这玩意儿,你是故意的还是不知道?这是苦豆子根,可不是甘草根,你拿这个玩意儿过来,是糊弄我啊?”

    苦豆子和甘草在不开花的时候长的很像,知道的人能分出来,苦豆子叶片大,甘草叶片小。

    “这不是苦豆子根吧?”那个人故做不知的拿起来看看,说道,“我看长的挺像的嘛……我给你说,这些不是我捡的,是我媳妇捡的,这不都一样吗?”

    “你两个看一看一样不一样!”李龙拽着一根甘草根一根苦豆子根让他看,苦豆子根外面皮颜色更深一些,味道也不一样。

    那个人有些窘迫,打着哈哈说道:

    “我真不知道,不是甘草根那就捡出来吧,回去我就说那个婆娘去,还敢这么弄……不是让我丢脸嘛?”

    “你这甘草根没晒干,一公斤我给你按三毛五算,这些称一下……八公斤二,两块八毛七,来,签字拿钱。”

    头一个拿了近百块钱,自己就拿了两块多钱,这个人脸上有点挂不住,磨磨蹭蹭不想签,李龙指了指后面说道:

    “价格就是这样,你要不卖的话,那不好意思,拿着去其他收购站吧,我给你说,我这价,全县能找出第二个来,我给你双倍。”

    其实大家都知道,李龙的这个收购站给的价格很公道——或者说,在没有对比之前还不好说,市场那个收购站开了之后,大家就清楚了,这个收购站的价格给的是真好。

    后面人听了也都在说,你要不卖就赶紧腾地方。那个人这才不得不签字,拿钱,卷起自己的袋子走了。

    李龙看出来这个人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走路虚浮没个架式,不像是干活的人。

    感觉有点像平凡的世界里,少安的姐夫满银,只想捡现成的。

    只是一个闪念,之后李龙便继续给人看东西,评级,秤货量货,算钱。

    从八一年冬天开始李龙就和收购站打交道,卖的东西种类不少,也托了陈红军的福,两个人聊天的时候他对于收购站经常收的东西价格也大概有个谱,再加上后世网络上看的多了,所以来卖东西的,他几乎都能说得上话,啥东西都能聊几句。

    半瓶子水冒充个行内人还是没问题的。

    大约是好几天没有来收购站,打算卖东西的人积累的比较多,所以一直到快两点下班的时候,李龙都没有把东西收完。

    收来的东西,吉普车一车是装不下的。

    他看看后面的人说道:

    “最后面那位大姐,帮忙把铁门关一下,咱们这些人收完就先不收了,下午再来,不然都吃不了午饭了。”

    “好好好,”最后面那个大姐提着一个筐子,里面放着的是好几样东西,有甘草根,有锁阳,有半筐子麻钱——这大姐还挺有劲的。

    李龙动作很快,估价也不小气,很快就将前面这些人的东西都收了,哪怕倒数第二位拿来的是一沓子线装本的旧书,他也按五毛一本给收了——人家也挺开心,比废品站贵就行。

    那个大姐乐呵呵的看着李龙收东西,到最后这个的时候,她还忍不住说道:

    “这破书也收啊?那时候我们家里存了好些,有上百本呢,都烧了火了。”

    “要有的话,拿过来,我基本上也都收。”旧书,特别是这种民国和清初的,李龙觉得还是有些价值的。

    虽然自己不懂。

    这个时候,在乌城的农学院里,罗教授正在给自己带的几个学生说话。

    “其实你们也不必勉强,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学校虽然支持我来做,但给的经费不多,而且我们要去的地方在县下面的村子里,条件肯定艰苦。你们可以在学校继续上课直到毕业,我代的课有其他老师来教……”

    “罗教授,我已经下定决心跟着您研究这个课题了,”一个扎着两根辫子的女生认真的说,“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研究价值,对咱们XJ的农业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肯定跟您去!”

    “我也去,条件艰苦我可不怕,我家是和田的,那边再艰苦,能比沙漠边上艰苦?北疆这边已经好太多了,南疆这时候,我爸妈还在外面吃沙子呢!”一个男生爽朗的声音说着。

    “就是,罗教授,你也别觉得我们娇气,吃点苦算啥,我们都觉得这个课题很有研究价值,跟着您能参与这样的课题,是我们的荣幸才对!”另外一个男生扶了扶眼镜说道。

    “李清源,你就算了吧,你是乌城人,根本没在农村呆过,说实话吃苦这方面,你不在行的。”另外一个扎马尾的女生笑话他。

    “何丽娟,你不也一样吗?你虽然是县城的,但家里条件那么好,去村里住大通铺、吃粗粮,你能呆得住?”

    “我……我不行就带一些零食过去,带一些钱过去嘛,吃不下我还买不上?再说了,你们能承受,我也能!”这个叫何丽娟的女生长的白白胖胖,明显感觉在这个环境下这种体形,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

    何丽娟的爷爷奶奶算是老革命,爸爸妈妈是县里的中层干部,家庭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她自小就没受什么苦,其实算起来,这一次罗教授最担心的还是她。

    “小何,我觉得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这次去的村里和你家里条件不一样,而且我们在村里呆着可不是一天两天,至少要呆一个月的,这样的环境,你真的不一定能承受。”

    “教授,你可不能看不起我!我一定能行的!”何丽娟倔强的说道。

    既然学生们都有信心,罗教授也不再多说,他看了看表,然后说道:

    “那咱们现在散会,各自回去收拾行李,被褥都要带上。明天一早,学校会派车把我们送到汽车站,从那里开始,我们就是一个小集体了,男生要帮助女生提行李,有困难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课题,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到时咱们看实地再进行修整,你们到时也可以提出你们的想法。好了,收拾东西去吧!”

    五个学生分拨离开,罗教授看着他们的背影其实也是有些忐忑的,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但多年的经验,包括自己的直觉都告诉他,这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方向,自己应该去。

    李龙这时候还不知道罗教授即将过来,他把一部分东西装车,开出收购站,锁大门的时候有人还背着袋子过来了。

    “先关门了老哥,”李龙摇下车窗对着那个人喊道,“下午再过来吧,中午得吃饭啊。”

    那个人看了李龙一眼,又看了看锁着的收购站的门,犹豫了一下,干脆坐在了铁门口,然后从自己带的布包里掏出一个馒头来。

    李龙已经开出一段距离了,有点不忍,又把车倒了回来,问道:

    “老哥,你这是卖啥?”

    “收购站是你开的吗?”那个人嘴里还有馒头,含糊的问道。

    “对,是我开的,来,我看看你的东西,能不能收。”

    “皮子。我这里有七张水老鼠的皮子,还有两张獾皮。”那个人把馒头又装进布包里,从袋子里取出皮子来。

    李龙看了看皮子,水老鼠的皮有点老,估计是去年的,獾皮倒是挺新,应该是才打的。

    “这水老鼠是去年秋天打的吧?它的肚子下面……”

    “你说香囊是吧?有的有的,这一窝有三个有囊。”那个人竟然还是个识货的。

    李龙乐了,不错啊,最后这一个,也算是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