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这里的生活怎么和设想的不一样?

    李龙从陶家走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了,陶建设却开始收拾网。

    陶大强看到了,给他爹说:

    “爹,你还下网去?别下了吧,这么晚,这下完天都黑透了……路上不好走。”

    “明天那教授和大学生来了,咱咋说也得弄点好吃的送过去啊?”陶建设继续装网,“咱家没啥好肉,弄些鱼过去也是心意。”

    杨苹苹一边给孩子喂饭一边说道:

    “爹,那是李龙请来的教授和大学生,李龙都给宰猪了,这待遇可以了,咱就别掺和了吧?”

    “那哪叫掺和呢?”陶建设认真的解释着,“小龙弄来这些专家教授,可不光是为他一个人,那是给咱队里的盐碱地开路呢。弄好了,这盐碱地能种东西,那以后不是谁开的荒算谁的?小龙给咱们探路,那咱们可不能尽等现成的,你明天看着吧,咱送鱼,其他人肯定也会带东西。”

    陶大强将信将疑,却也不再阻止老爹去下网,他给杨苹苹说一声,然后跟着老爹去帮忙。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李龙给打招呼的这几个人,纷纷出去打野了。

    乌城,农学院。带着行李上车的时候,何丽娟已经不是那么乐观了。

    经过徐红霞一天的洗脑,何丽娟对现在的农村生活有了真切的了解,她甚至觉得,自己都不一定能坚持到一个月结束。

    为了验证徐红霞所说的话的真实性,她昨天又问了班里其他几个从农村来的学生,脑海里又多了一些以前没听说过的词。

    涝坝水,干打垒,地窝子,地方病……

    总体情况,北疆的农村比南疆,比邻省的要强一些,但强的有限。按现在的情况来说,能吃饱,但想吃好是不可能了。现在才开春,几乎没新鲜菜,有也是咸菜什么的。

    肉就别想了,本地人可能一年到头能吃三五回肉,当然作为客人,可能当天吃一回走,走的时候吃一回,这就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了。

    车上除了罗教授在写写画画,其他人表情大都不是很好——显然,不光是何丽娟打听到了具体的情况,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李清源是乌城人,对农村和理解和何丽娟一样,现在心情有些复杂。

    郑志国家在南疆,在本村算少有的汉族,他是最乐观的,北疆再苦,也比南疆的强——至少现在看来已经绿了,哪像南疆,这时候正是风沙大的季节,漫天黄沙看不到人,那才吓人。

    朱悦婵是口里人,她倒不担心条件艰苦,昨天是有同学告诉她,小心点别被当时的光棍给逮去当媳妇了。

    朱悦婵家庭条件不好,来上学也是省吃俭用,虽然有补助,但家里提供不了多少钱,她得省着花,所以同学们描述的北疆的条件,在她看来其实挺好的。

    但几十年前八千湘女进天山,导致有些人会误会,觉得这边的农村里,男人可能会比较蛮横一些,这让朱悦婵有些忧虑。

    还有一个同学叫胡东风,同学戏称他为麻将,这是妥妥的北疆人,虽然家不在玛县,但距离不是很远——在北面的福海,所以他是最镇定的。

    本身自家也在农村,对于北疆的农村他还是很了解的,所以一点也不担心,反倒有些好奇,好奇在于这个农村和自己家的那个,会有什么区别?

    “好了,大家静一静,马上到八一客运站了,现在我简单和大家说一下。咱们坐车到玛县后,会有人接咱们,直接把咱们送到做课题的村子。那边住宿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有人给咱们做饭,这一点不需要大家担心。

    当然,农村的条件想必大家都清楚,不会那么好,但既然已经上车了,那么就没什么后悔的。到地方后,能力强的要帮助能力弱的,适应的快的要帮助适应慢的。

    要记住,咱们是去学习去工作的,不是去顽耍春游的,所以要尽快进入情况,尽快把这个课题的框架搭起来,然后逐项解决问题。

    胡东风,你是北疆人,对于这边最熟悉,所以暂时你当小组组长。平时主要是由我来和当地的人沟通,如果我有事,那就由你来负责,明白吗?”

    “明白!”胡东风有些兴奋。平时在学习里他的学习成绩不算好,基本上不存在独自负责项目的时候,甚至连小组长都混不上,今天突然就当组长了,能不兴奋吗?

    “咱们组里有两个女生,虽然讲究男女平等,但女生过去自然是会诸多不便,男生们要主动帮助女生,避免出现问题,明白吗?”

    “明白!”

    ……

    在学校的车上,罗教授把该说的都说了,他的意思是等到了班车上,人多嘴杂,就不说什么了,到时互相照应就行了。

    因为来的早,八一客运站人不算很多,罗教授和胡东风两个很顺利的买了六张票,然后在学校驾驶员的帮助下,把学生们的行李和仪器给搬上了车,放到了行李架上。

    何丽娟和朱悦婵坐在双人座上,坐下后,何丽娟就从随身带的小背包里,取出一袋蛋鸡糕来,打开后,一一分给罗教授和同学。

    今天早上吃完早饭就集合,然后往这里赶,大家都有些仓促,饿倒不算很饿,但有鸡蛋糕,还是想吃的。

    罗教授都没推辞,其他人自然也就接了过来。

    “谢谢。”朱悦婵小声的说道,然后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一个手还接着渣。

    “不客气……也不知道呆会儿下车了,接咱们的是什么车,马车,驴车?有没有拖拉机?”

    “都行吧。”朱悦婵觉得拖拉机的可能性最大。家乡那边拖拉机少,但在北疆上了几年大学,她对于这边也有所了解,一边吃一边小声说道,“可能是拖拉机吧,不是说这边的农业机械比较发达吗?”

    “行吧,反正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体验了。”何丽娟也小声的说,“我在县里其实也没坐过什么好车,平时骑自行车,坐公交车,上学坐班车……马车还没坐过呢。”

    “我也没坐过。”朱悦婵吃完鸡蛋糕,面对何丽娟又递来的一块,摆了摆手说道,“不吃了,饱了。我家里只有手推车,我们村都没马车驴车什么的,倒是有一台手扶拖拉机。”

    “那也挺好的。”何丽娟点点头。

    朱悦婵扭头看了看她,然后确定她不是在笑话,便知道这个“准同事”是真不太清楚农村的事情,于是也点点头,不继续这个话题了。

    两个小时后,汽车在玛县客运站停了下来。

    胡东风、郑志国主动上行李架上取东西,下面李清源和罗教授帮着接,准备慢慢把东西拿下来后,再接力往外运。

    “罗教授你好!”

    李龙已经看到罗教授他们了,快步来到班车跟前,先和罗教授打个招呼,然后便和同学们一起搬着行李。

    “这个重,得两个人抬……”胡东风在汽车的行李架上喊着。

    这时候班车的行李架在车顶,这些放不到车内的大件都放在上面,然后用绳网绑着。

    李龙一个人接着一个包裹严实的大纸箱子,胡东风怕他一个人接不过来,提醒着。

    “没事,我力气大。”李龙接下纸箱轻轻放在地上,然后继续帮忙。

    “力气果然够大的。”

    “李龙同志,没想到你力气这么大啊。”这个纸箱子里是科研仪器,罗教授亲自装箱包裹的,他自然清楚其重量,这时候惊讶的说道。

    “农村来的嘛,锻炼出来了。”

    跟着李龙的还有供销社运输股的司机,他也跟着一起搬东西,然后把不重的行李往外提,准备往卡车上放。

    “我们东西有点多。”罗教授提着包和李龙说道。

    “没事,我开着吉普车,还带了一辆大卡车,足够运输了。”李龙笑着,提着两个大包往外走。

    几个同学有些吃惊的看着李龙——这是需要他们一个人费力提的大包,李龙一个人提两个!

    这天生大力士吗?

    “快搬东西吧,不能让人家笑话咱们。”反应过来的胡东风小声说道,“这人真厉害!”

    大家都在搬着,两个女生留着看剩下的行李物资。

    “他说开着吉普车……真的假的?”何丽娟想到了李龙刚才说的话,“咱们能坐吉普车?”

    “外面还真停着吉普车呢!”先一步搬了东西过去又跑回来的郑志国小声说道,“就是一辆212吉普车,和一辆东风大卡车……咱们这回条件不错啊!”

    何丽娟有点意外,徐红霞不是说坐了拖拉机坐马车,可能还要人背着行李走一段吗?

    怎么画风和想像的不一样呢?

    等坐在车里,李龙已经开车了,何丽娟才在后面有点傻乎乎的问道:

    “李龙同志,这辆车……是你的吗?”

    这话她自己问出来都不相信。

    “这是北庭州供销联社的,我是社里的职工,这辆车是社里批给我完成任务的,这段时间归我开。”李龙是老一套的解释,“后面的卡车是县供销社的。”

    “原来是这样啊。”坐在副驾驶的胡东风点点头。

    罗教授坐在后面卡车的副驾驶,他放心不下那些设备仪器,也看出来学生人好奇这辆吉普车,便带着郑志国坐在后面,其他人坐在了吉普车上。

    “你们这里的路还挺好的嘛。”何丽娟往外看,感觉路况还不错,和想像的,以及徐红霞介绍的不太一样。

    “这是县里通往乡里的路,等从乡里往队上那一截就要差一些,沙石路,会颠簸一些。”

    “噢。”

    等到沙石路上,路的确略差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让何丽娟,朱悦婵等感觉好像情况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糟糕嘛。

    等吉普车开到老马号的时候,这里人还挺多。

    院子里原本晒着的糖渣已经收起来了,这里化身为宰猪场——不过就一头猪,过程比较简单。

    李龙他们到达的时候,猪已经宰完,毛早就刮干净,院子里的灶台上正炖着酸菜肉——虽然已经是四月份了,但说实话家里有酸菜的人家还不少。

    毕竟这时候新鲜菜还没上来,有些人还就好咸菜、酸菜这一口。

    吉普车停下来,那些在院子里忙活的人也就明白,这意味着要接的人过来了。

    除了正在炒菜的,其他人都停了下来,快速的来到大门口,准备迎接远来的客人。

    “还挺热情啊。”下车的何丽娟小声对朱悦婵说着,随即她看着这些人的衣服……不错,不是那么土气。

    朱悦婵也在看这些人的衣服,让她有些意外的是这些人的衣服上,竟然一个补丁都没有!

    虽然不是很新,但绝对不旧,而且从上到下,完全没打补丁的,大多数还穿了袜子!

    这年头,能穿得上袜子的,恐怕没多少人。

    这个村子……挺富的。

    “来来来,以后这一个月,你们就住在这里了。”李龙招呼着大家,“今天为了欢迎大家,我们宰了头猪,中午吃杀猪菜,走,我带你们先到宿舍安顿下来。”

    “嘿,有口福了!”胡东风一听吃杀猪菜,顿时就乐了,兴冲冲的提着东西跟着李龙往里走,没走两步就让陶大强他们把行李给接了过去。

    队里来的人不算特别多,但搬这些行李还是很在行的。

    于是除了每个人带的小包,其他行李都被队里人接了过去。

    李龙进了院子,给他们安顿好住的地方,然后就给罗教授介绍这边的人。

    大家也就打个招呼,都知道远来的客人需要休息一下,整理自己的东西,便也都没打搅,继续准备中午的饭。

    李龙看到不光有杀猪菜,还有炖鲫鱼,有蒸苜蓿和蒸榆钱,都是他叫来的人送来的。

    “鱼是大强他爸逮的,苜蓿是运东和大成带过来的,榆钱是卫东带过来的,”李建国笑着说,“配菜不少,还有一些没做,留着哩,够这些客人吃几天的。”

    “那可好。”李龙乐了,“我还给他们说可能没新鲜菜,这不就有了嘛。”

    “你嫂子让我提一筐鸡蛋过来,学生娃娃不容易,到咱这里来干活,得补补。”李建国继续说道,“可不能亏待了人家。”

    “那肯定不行。”李龙说道,“我这边有安排。”

    进了屋的何丽娟对朱悦娟小声说道:

    “看样子,咱们想多了。这村子……挺富的,看这吃的东西,我在家里也不能这么吃啊,有肉有鱼,还有炒鸡蛋的……”

    “嗯!”朱悦婵也重重的点点头,“专门为咱们杀了头猪,这……太隆重了!”

    罗教授这时候也是从屋里出来,拉着李龙小声说道:

    “李龙同志,你这也太隆重了,还专门杀头猪,这让我们不好接受啊……”

    李龙笑着指了指那些圈说道,“你看,这圈里的驯化的野猪、马鹿,都是我的,那边还有羊、牛。东西多,宰一头不算啥。你们过来帮我们搞这个盐碱地测土改良,我们也只能拿这些来感谢,所以别客气,真的别客气,我们是应该真的感谢你们的!”

    罗教授心说吴教授也没说这个李龙同志这么大方啊。这么搞,自己这边要不研究出点成果来,那真就对不住乡亲们了。

    中午这一顿饭,无论是罗教授还是几个学生,吃的都是非常的满意。

    队里的人年前吃过,自然是有些习惯,吃完顺便把院子打扫干净,李龙给来的人把肉分一分,剩下的骨头和肉,就让老罗叔他们燷上,骨头就卤上,这样能放的久一些。

    “我发现这院子里就有压井,和学样的自来水比,也是挺方便的,而且水质很好。”何丽娟笑着说,“这白天晚上都能用水了。”

    “咱们屋里还有炉子,外面有煤,自己架火烧水也方便。”朱悦婵这回彻底放心了,“这住的地方是砖房,四面不靠居民点,也不担心有什么坏人……”

    “就是,晚上把门一扣——我看这门还挺结实的。”何丽娟感慨的说,“地方很不错了。”

    “嘿,看来生活方面是没问题了,人家给咱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咱们是得好好研究一下了。”

    “就是旁边的盐碱地碱是真的很大啊。”何丽娟有些发愁,“都结成碱壳子了,上面长的苗子也不知道是啥……”

    “甜菜。”朱悦婵学的不错,能看出来那是甜菜,“甜菜是比较抗盐碱的作物,不过这里的盐碱,的确是大了些,我想罗教授应该已经有想法了吧?”

    罗教授吃过饭后,就让李龙带着去了西面的盐碱地。

    这里的盐碱的确很厚,让罗教授也有些意外。

    不过随即他就释然了,如果盐碱程度很轻,那他们也没必要过来了,来就是要攻克难关的,不然哪对得起这么好的伙食?

    一头猪至少有一半留在了老马号,这就是他们接下来的伙食打底。

    说明什么,说明李龙在保障方面的确做的非常好。

    那么,接下来就看他们这些农学院的专家怎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