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今年的抬把子价钱有点高啊

    许海军是的确有那个心思的。没去当兵之前,他觉得村里面的女孩也就是吴淑芬、顾晓霞看得顺眼一些。

    等去当兵回来,这俩人都结了婚,一个成了国家干部,一个成了家庭妇女。

    他也算是出去见了世面的,现在村里面的这些女孩他越发看不上眼了。

    但自身也就是个农民,生活圈里就那么大点,想要去认识外面的,他认为比较优秀的女孩还是很难的。

    这一次李龙从八一农学院邀请来了专家教授和大学生,许海军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两个女大学生长得白白净净的,像貌好,气质好,谈吐也文雅,至于能不能看上自己,那就争取呗。

    许海军当过侦察兵,知道机会是争取来的,而不是等来的。有些时候主动出击比被动等待要好得多。

    所以他主动去找了队长许成军,提出自己给罗教授他们负责伙食保障里的菜品供应。

    许成军自然是不能亏待自家的小兄弟,这是主动表达生产队善意的一个渠道,许海军出这个主意挺合他的想法,于是他做主给许海军每天两个公分。

    钱没多少,但主要的意思就是不让白干。毕竟许海军要去弄苜蓿,弄韭菜,不能让他既出力还垫钱呀。

    生产队不少人也在看热闹。想看一看城里的专家教授和大学生是什么模样。

    胡东风他们吃完饭收拾完,出来找罗教授的时候,看到了这些村民。两个女学生还有点不好意思,男生就不在意了。

    “你说咱们现在像不像人生那部里,被村民围观看刷牙的那个女主角?”李清源小声的对其他人说。

    “那不太一样吧,我看咱这村子里面好多人都是刷牙的。”郑志国没听明白这话里的内涵,还一本正经的回答。

    “清源的意思就是说咱们是被当新鲜事物给围观了。”胡东风反应很快,小声解释了一句,“这很正常,毕竟大学生还是很稀罕的。我打听过了,这个村子里面只有一个大学生,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所以大家看咱们看稀奇也很正常。”

    “好了好了,赶紧去找教授吧,教授都在地头那里忙活好久了。”朱悦婵不喜欢被围观,在后面催促着。

    李龙给罗教授介绍了一下这片盐碱地的具体情况,然后就开着吉普车回县里去了。

    这边的事情他基本上已经不担心了。伙食保障有老罗叔,有许海军给提供蔬菜和其他协助,不缺什么了。

    现在许海军摆明了是有意和研究团队加深联系,那罗教授他们碰到什么困难的话,许海军肯定是会主动帮助的。

    后面自己只需要每天过来一趟就可以了。甚至两三天过来一趟也没问题。李龙虽然不是专家,但很清楚改良盐碱地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现在的科研技术肯定比不过三四十年之后,想要研究清楚这片盐碱地具体情况,并且给出改良方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当然他有的时间去等。

    回到县里,李龙直接去了收购站,收购站门口围着的七八个人看李龙过来以后都露出笑容。

    李龙也认出来,这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二道贩子。说实话,现在已经到了农忙季节,农民们都在地里忙活自己的庄稼,

    而现在市场也已经允许了自由买卖,那些不甘心在地里刨食,或者本身在城市里没有正经工作的人,就干起了这个行当。

    他们骑着自行车走村串队去收各种农副产品,然后转手再卖到县里的收购站,赚取差价。

    这些人的本钱都不算多,能收一两张皮子,或者几百克的羊绒,又或者十来公斤的甘草就差不多了。

    李龙这些天也摸索出来了,一个星期能碰上两三个三四个真正那种以采草药或者打猎为生的人就算是挺多的了。

    毕竟本县是个农业大县,从事渔猎方面的人还是少,基本上都像以前的李龙那样,闲下来搞一搞,当个副业赚个零花钱。

    毕竟不管打猎还是捕鱼,都带着一些技术性,从事的人少,不保险。不像种地,你哪怕不会种,跟着别人照猫画虎也照样会有收获。

    一上午时间,李龙收了一吉普车的东西拉回到大院子里去。

    中午吃过饭,他没有着急去收购站,而是发动着了拖拉机把厢房里那些兔子皮羊皮,还有甘草等寻常药材装上赶往县里的皮革厂。

    李龙现在也算皮革厂的老客户,门卫看到他之后直接放行。

    春皮的价格比冬皮稍微低一点,皮革厂的技术人员看到李龙收的这些皮子质量参差不齐,倒也没多说什么。

    他们现在也已经知道,李龙的这些皮子也是从各地收过来的,那质量肯定是不一样。

    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按档次把这些皮子划等定价,让李龙签字去拿钱。李龙也没讲究什么,就这大半车的皮子,他赚的有二百多块钱。

    还有一些收的水老鼠皮黄羊皮他留着是准备给赵辉的。

    那些皮子的数量少一点,但是价格更高。

    从收购站出来,李龙又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奔向药材公司。

    药材公司和收购站是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采购点,所以零敲碎打的买卖是不做的。

    李龙每次带来的量都挺大,所以他们也不介意多这么一个稳定的供应商。

    接下来这些天,李龙基本上是每天早上去四小队转一圈看看情况。

    许海军接手帮忙的当天就把老马号的库房给收拾出来,他还带人帮着研究团队把设备安装好。

    具体的操作就没办法参与了。许海军几乎一整天都在老马号这里跑前跑后,中午和晚饭也是在这里吃的。

    吃饭的时候,他有意无意的说起了自己当侦察兵的那些经历,把这几个大学生唬的一愣一愣的。

    这个时候十年两山轮战还正在进行中,军人的地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挺高,侦察兵和后世的特种兵一样,很神秘,他讲的那些事情,大学生们很爱听。

    不过让许海军有些郁闷的事,等他把自己的事情讲完了,这些学生们就开始从他这里打听李龙的事情。

    其实头一天下午,学生们已经从老罗叔他们那里听到了不少关于李龙的事情。

    这些学生们都觉得很神奇,一个初中都没有好好毕业的人,怎么能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整出这么大一片事业来呢?

    几乎是从一无所有,折腾出现在顶好多个万元户的家底。

    你要说他有运气也就罢了,他偏偏还懂得研究农业机械,知道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出路,还知道科技种田,还能带着村里人一起发家致富。

    这简直就是电影里的完美男主角呀。

    第二天李龙到老马号转一圈,准备走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人。

    乡里的宣传委员姜至瑜。

    姜至瑜看到李龙之后下了自行车埋怨道:

    “李龙同志,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你这边搞了这么大个项目,也不说提前给我说一声。

    如果不是我积极主动的和你们队里的人联系,都不知道,你竟然邀请来了八一农学院的专家教授。你这藏的够深呀,真不够朋友!”

    李龙心说我也不知道你把我当成朋友了呀。

    当然这话他不能当面说,笑着和姜至瑜打哈哈:

    “我想着这就是一个寻常的土壤改良研究项目,也没想到你们会那么重视嘛。现在你知道也不晚,罗教授他们才来两天,昨天把设备安装好,今天才开始准备工作,你正好可以采访一下他们。”

    “可不光是我,今天本来乡长和书记也是要来的,县里面开会,就是预防融雪性洪水的事情,我过来打个前站,他们可能下午就来了。”

    “嘿,没必要搞这么大吧?”李龙这就有些意外了,“我觉得就是一个普通的土壤改良项目呀。”

    “那是你觉得。”姜至瑜白了他一眼,“你不会觉得八一农学院的专家教授很轻易就会到基层农村里来搞项目吧?”

    “我觉得就是挺容易的呀,”李龙一边带着她往马号里走,一边说,“我就是和罗教授说了一下我的设想,然后他就决定过来了。”

    姜至瑜有想捶李龙一顿的冲动。然后她立刻就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停下来问道:

    “这个项目是你给他们说的,然后他们才过来研究的,而不是他们原本就要设立的项目?”

    “是啊,是我想出来的。我当时去八一农学院和另外一个教授聊天的时候聊起来的,罗教授本身就是研究土壤这一方面的,他很感兴趣,然后就确定了这个研究课题。”

    这件事情没什么不能说的,罗教授自己在昨天吃饭的时候也给大家说了。

    姜至瑜再次对李龙刮目相看。这是个宝藏青年呀,她感觉以后从李龙这里能挖到不少新闻。

    嗯,以后四小队这个点她是蹲定了。

    罗教授他们正在调试仪器设备,李龙这边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下姜至瑜的身份。

    至于后续,乡长书记要过来到这里看望的事,李龙没有说,这种事情交由姜至瑜自己去和他们说吧。

    作为乡里的宣传委员兼州日报的特约记者,姜至瑜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身份优势,和罗教授打完招呼之后,从学生开始采访,简单的聊了几句之后,就获得了很重要的信息。

    她印证了李龙所说的内容,这个项目的确是李龙提出来,然后由罗教授上报学院确定课题进行研究的。

    震惊之后,姜至瑜开始正式的采访。

    采访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这个自己之前关注过的特种养殖场,现在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姜至瑜已经有点期待,想象着再过几年看看李龙的这些产业能够变得多大。

    李龙因为收购站那边还有事,所以就把姜至瑜和罗教授他们介绍完之后,开着吉普车离开了。

    他离开半个小时之后,乡长和书记就一起来到了四小队。同来的还有乡里的几位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自行车上带着一些物资。

    姜至瑜这回充当了李龙先前的角色,给领导们介绍罗教授和其余的大学生。

    说实话,本乡成立之后,或者说在公社时期到现在,这是头一回有大学的科研团队过来研究农业项目。

    而且这还不是乡里牵线搭桥,是人家主动过来的(李龙的作用在这里被忽略)。这件事情往私下里说,乡长书记以后给县里汇报可以把这个当政绩的。往群众利益上讲,本乡拥有的盐碱地加起来大约有十几万亩。

    这盐碱地的测土改良如果能够有所成就,那乡里的耕地面积就会翻上一番不止,能多打多少粮食,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啊!

    这可是个大事情!

    乡长书记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和罗教授他们说了很多感谢的话,也给工作人员说了,一定要保障好这边的生活,重点是伙食。

    “李龙这边,生产队这边已经把我们照顾的很好了。”罗教授诚恳的说,“顿顿有肉吃,有新鲜菜,说实话比我们在学校吃的都好,而且还不要伙食费,咱们乡里就不用麻烦了。”

    “那哪能行?村里是村里的,李龙的心意是李龙的心意,我们乡里要不有所表示,这事情让县里知道了,那还不把我们一顿批呀。再说了,这也是我们真实想法,我们是真的感谢你们。”

    书记说的也很诚恳,罗教授他们盛情难却,也就收下了。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研究团队过来之后会惊动这么多方面。

    罗教授甚至还在想,后面不会有县里面的人也会过来吧。

    姜至瑜就被作为联络员,今后每天到这里来和罗教授他们对接,记录罗教授他们的需求,如果需要乡里配合的,那就由她去报告。

    姜至瑜是求之不得,她也想多挖一挖这里面的新闻,写成一个系列报道。

    接下来的这几天,李龙去了一趟山里,送了一些米面过去,也拿到了哈里木他们需要的物资清单。

    然后又去了一趟牧业队留守点,给哈里木和玉山江的家人送了一些生活物资,主要是米面油和一些白菜,洋芋皮芽子。

    哈里木他们也宰了羊送过来,这两家现在都挂着风干肉。李龙原本是准备送点肉过来的,眼下看暂时是不需要了。

    接下来李龙又开着拖拉机进了一趟山。是山里的牧民需要的物资比较多,吉普车得拉好几趟,李龙干脆直接开拖拉机一趟拉完。

    他从山里回来的两天后,哈里木他们就收拾东西转场去了。

    山里的夏草场草已经长起来了,现在是需要冬草场休养生息的时候,去的晚了,冬草场的草长不起来,秋天草打不够,可能冬天就会比较麻烦。

    生活就是这样,一环套一环息息相关。每一个时间节点所做的事情都是特定的,错过了可能就会影响很大。

    山里那边的事情解决之后,李龙接下来主要的心思就在收购站上。

    他会时不时的提醒那些二道贩子,过一段时间收货站的开门时间会从每天开,变成隔一天开一次。

    那些二道贩子么也表示理解,反正只要开门就行,至于是每天开还是隔一天开,对他们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李龙敏锐的发现,来收购站卖贝母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山里现在贝母应该已经进入了采掘季。

    看来山里的兑换点也要开张了。不知道孙家强今年还来不来?

    李龙依然每天都要去四小队老马号那里转一圈。罗教授他们的研究进展,目前看不到成果。

    研究团队还担心李龙会着急,毕竟保障的这么好,投入的也比较大,如果看不到进展,一般人特别是外行是会心急的。

    但李龙是一点都不急,甚至于每天去,根本就不问研究进展情况。只是问一问研究团队,或者和许海军聊一聊,这边有没有什么困难。

    这反倒是让罗教授他们压力有点大。

    事情就是这么怪。如果李龙主动问起来,罗教授他们早就有想好的这个说辞。但李龙不问,他们自己这边研究进展不出成果,他们自己反倒急了。

    在农业科技研究这方面,本来就是急不来的事情。短时间不出成果才是正常的,这一点李龙很能理解。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李向前把李龙又叫去了。

    “州联社那边来通知了,今年的抬把子任务是四千个,每个台把子州联社那边给的定价是十块。”

    “那社里把任务给我,能出几块钱?”李龙问道。

    “咱们是要出车拉,然后还要往州里送,一个抬把子抽一块钱。”李向前是很仗义的,大头的全都留给李龙了,“给你按九块钱算,你分到下面多少钱你自己定。”

    去年社里给李龙的抬把子,一个价格是八块,今年又涨了一块。四千个抬把子,那就是四千块钱啊。

    “不过说实话,明年可能一个抬把子都没有了,这事你得有心理准备。”李向前又给李龙爆出一个消息来,“现在各单位用抬把子的少了,这些抬把子有相当一部分是给兄弟省份的。明年可能就没任务了。”

    “也行。”李龙想了想说,“先把今年的干完吧。”

    四千个抬把子,依然需要四小队和清水河村、梁文玉那边一起协作来搞。

    他打算干完后再给大家说,这是最后一次。